新年開年了,快遞小哥們終于上班了。小伙伴們是否又開啟了新一年的買買買呢?
是不是有小伙伴在等待快遞信息,卻等來這樣兩條短信
這樣的短信既沒有說明店鋪名稱,也沒有指明是什么商品,僅憑著要給你退款20的這種變相返利就要您加微信,加了微信可就掉入陷阱了。
春節前后,是各種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高發期,本著大撈一筆的心態,不法分子蠢蠢欲動籌劃騙局,手段也是層出不窮,讓人防不勝防。這不,還真有人信了!
今年1月底,家住寧夏銀川的馬女士在網上為自己和丈夫買了幾件衣服,準備過年穿。
可沒幾天,有人自稱快遞公司工作人員與馬女士電話聯系,對方聲稱由于近期攬收的包裹太多,不小心把馬女士的包裹弄丟了,現在要按照包裹三倍價值向馬女士進行賠償,但需要填寫一下賠償申請。(此時,應該盡快聯系賣家,查詢訂單狀態!)
雖然馬女士對丟包裹很生氣,但想到快過年了,大家都在網購,快遞公司也不容易,就接受了對方的建議。(騙子正是利用了馬女士的同情心)
沒過幾分鐘,“快遞公司”發來了賠償申請鏈接,馬女士按照要求填寫了身份信息和接收賠償退款的銀行卡號,并依次填寫驗證碼等。
可奇怪的是,很快她收到銀行發來的扣款短信,顯示剛剛填寫的那張銀行卡被轉款2萬元。
隨后馬女士意識到自己被詐騙了,急忙來到公安機關報案,而她的包裹也在兩天后由真正的快遞公司寄送到了家里。
騙子針對網購備年貨這一節點,設計出了冒充快遞公司工作人員辦理理賠退款的詐騙手段,利用的就是廣大群眾對網購正規理賠退款的信任。在這起案件中,馬女士正是輕信了所謂快遞公司工作人員,將自己的銀行卡號等信息都透露給了對方,造成巨額財產損失。
春節期間開支增多,也會造成節后貸款類詐騙高發。網上那些寫著“大額度、低利息、對征信沒有要求”的貸款廣告,大多是陷阱。
另外,節前有些市民網購的商品沒有及時到貨,節后可能接到冒充賣家、客服人員、快遞員的詐騙電話,稱由于“貨物短缺”“系統故障”等情況無法發貨,可辦理退款,隨后發送“退款鏈接”,達到實施詐騙的目的。
小伙伴們注意啦!
便宜切莫貪
遇事不嫌煩
多問多看看
騙子能心煩
錢袋可捂緊
被騙拿證據
警察追查穿
來源:平安南粵
責任編輯:張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