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在施工單位做造價的小伙伴來說,經常要參與投標,但是在投標前和投標后經常做的兩件事事情就是:成本測算
其實成本測算沒那么高深奧妙哈,你只要記住兩點即可:
1、這個價格能不能賺錢;
2、賺多少錢;
當然成本測算主要的難點就是把握整個項目的費用,你得略懂施工流程,也就是知道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要做什么,然后要用什么。
另外一個就是價格的問題了,對于很多小型企業一般沒有自己的企業定額庫,或者說沒有戰略性價格,所以很多價格往往要自己去詢,這個詢價的過程是很痛苦d,這個痛苦的過程不亞于一個女孩子去逛街買衣服哈.........
下面我們從各大主材方面分析如何做成本測算哈
混凝土:
每一個單價不外乎人工材料機械三大塊(管理費等另外計算),人工的話,不要照定額上的人工費,因為不準的,人工費按清工價格另行總計算。機械費按現場總配置的機械設備按總工期總費用(折舊或租費)統一計算,機械人工就不管了,因為一般都是由清工合同中包含的。我們僅僅算一個材料費就夠了。
以C25混凝土為例:通過當地的其他工程相同材料產地的同級配比看看水泥砂石水泥含量是多少,如果沒有,可以到工程所在地的實驗室找找,因為級配單的級別一般要高過實際設計等級的,還要看工程所在地附近的材料情況,這些要在投標的勘察摸清楚。如果是商品混凝土的話就更簡單了。通過級配分析出整個工程的水泥砂石用量,注意:不要去分什么梁板柱什么的,只要是混凝土都放到這里分析!
分析好了之后就是對混凝土的損耗進行分析了:大家都知道混凝土的損耗量一般是3%,但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混凝土的工程量計算是不扣除鋼筋體積的,而鋼筋的比重是7.85t/m3,也就是說一個10000m2的工程,按含鋼量50kg/m2的話,就有500噸的鋼筋,也就是說鋼筋占了64m3的混凝土,這64m3的混凝土可以用來完成一個普通的300m2的框架結構的一個標準層!
雖然施工損耗和鋼筋的體積相抵消了,但是還有損耗的:一般送料的車不會給足量,頂多給97%。不過不要緊,施工單位還有一招:樓板300px,國家規范允許+-5mm,算算一個樓面下來你能按國家允許范圍內省多少?繞來繞去,就是為了讓大家更加了解工程上的實際情況。一般都是混凝土取1%的損耗就夠了。
混凝土的配比含量都知道了,分析結果乘以所調查的材料單價就可以了!
鋼筋:
鋼筋也是這樣,如果不抽料的情況下,可以按定額含量暫估。竣工或進度款支付同期調整。同混凝土:人工費機械費暫時不管,只算材料費,關鍵是定損耗.。
實際中的損耗是1%!而且建議在和鋼筋班組定合同中就把這個1%損耗定死!超了就算鋼筋班組的,因為實際中,科學合理的下料和進料,1%的損耗控制不在話下。工程量出來了,結合所了解的材料單價及其走勢(總價合同時用)相乘就是了。
模板措施費
這項費用一般是按“包工包料”給施工班組價格減去“包工”的價格和鋼管扣件支撐的租費得出來的。清工價格上一期已經說過了,包工包料的框架結構一般是65元左右,反正基本上是清工價格*2。
但是要考慮工期,如果工期緊或大跨度要多備一兩層模板,價格相應提高。如果是剪力墻或者有結構轉換層也要提高。另外的鋼管扣件的租金結合常規支撐方案參照外架測算方法計算。
外架
外架的測算相對繁瑣一點,因為這個涉及施工組織設計和國家的搭設規范以及當地的安全監督站的要求。要知道,每個省市的搭設要求不一樣的,搭設規范也有不同之處,市區和郊區的搭設要求也不一樣。不過大體上是一樣的。我們對這個測算一般是按柱距1500mm,一道踢腳桿一道攔腰桿來算的。
根據建筑物外墻周長和工程總進度計劃編制月需求鋼管扣件量,這一步對熟悉施工的朋友來說不難的。鋼管租金0.014元每米,扣件0.008元一個,每250米一噸48*3.5鋼管,每噸鋼管配180-200個扣件足夠。有了這些數據,再給一本《腳手架搭設規范》,應該沒問題了。
地磚:
這個其實比較簡單一點,人工費機械費(其實也沒什么機械)一般質量要求的25-30元/m2,地磚價格相信大家在成本測算之前已經了解到了。水泥砂的成本12-15元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