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丹·米爾曼
生活訓練
那些內心空虛的人,是他們所在環境的囚犯。——Henri F.Amiel
這本書有兩個宗旨:一是提供一些目標、觀點及練習,來幫你拓展內在訓練的領域;第二則是在你的專業領域中,能讓你發揮更大的潛能。
在追求優秀的過程中,人們很容易將分數、統計數字及勝利視為訓練的目標;但如果我們只是一味的埋頭苦干,我們可能會忘了最初的目的——讓自己好過一些、體驗快樂、將潛能發揮到最高點。
這本書不是要你將生命都用在訓練上,而是將訓練運用在生活當中。
運動家——心靈與身體
退休以后,我便開始教練的工作,我卻發現自己喜歡教初學者勝過于杰出的體操選手。因為那些老手已經走過這條路的大半,但是新手卻有較佳的心靈質量。他們其中有很多人都在其它領域有所成就:音樂、戲劇、武術、競走、啞劇、繪畫及雕刻等。通過他們的觀點,讓我對運動這門學問的眼界更加開闊。
在韋氏字典中為“運動家”所下的定義是:投注心力在比賽中,靈活、優秀及耐力表現的人。在“心靈運動家”方面卻有其更深遠的意義及范圍。除了外在生理上的技巧訓練以外,“心靈運動”同時還能培養心理和情感上的特質,不同于一般體能技巧的是,它還能對每日的生活有所貢獻。
我們通常不認為音樂家或藝術家也是運動家的一員,但是事實上他們也表現出勇氣、集中力,同時也和那些運動員一樣有著身體上的專業技能。例如:舞者即是最辛苦的運動員之一,但是他們卻極少投注于正式的比賽當中。
在這本書中,我采用很多運動的例子,諸如:高爾夫球、網球、跑步、體操、武術、橄欖球和籃球等,它們對其他技藝的訓練也是有所幫助的。
外在的體能訓練能使所有用心于運動的選手成為專家。但是配合內在心靈的修煉可以使他們成為大師。體能、心理、情感等各項如果能互相協調,便能整合心靈的平衡。并不是所有運動家都企圖或希望在比賽中獲得勝利,但是他們在心靈上的修煉成就,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贏家。
對真正的運動家來說,人際關系、健康、事業、服務方式及經濟狀況都和體能訓練一樣重要。也就是說,在日常活動中,他們也需要付出相同的熱忱、努力及按部就班的練習,以期步上大師之路。
內修外煉
“心靈運動”,基本上是要使我們身體的各項機能提升至最高的境界,借而將身體、心理及情感合而為一,并且通過適當的訓練,將自己以及生活的里里外外的重新改造。
對身體和心靈而言,訓練就是日常生活所隱藏的含義形成的一面鏡子,它反映出我們的軟弱、我們的堅強,同時也揭露出我們的極限及潛能。事實上,就以最高標準來說、心靈的訓練能將精神提升至一個更高的層面,讓我們能以另一種方式體驗生命。
當我采用訓練或是練習的方法時,我指的是加強注意力于努力改善的層面上。“心靈運動”的精髓在于以我們自己所選擇的專業領域為標準,培養生活的平衡性。我們常常在為體能運動做練習,但是有多少人仍然在看書?不管是走路或是洗盤子,有多少人會完全投入于每天必做的事情上呢?
我常常提醒學生們一件事,音樂家練習音樂,運動員練習運動,但是心靈運動家練習所有的事。
最小型的競賽,最廣闊的競技場
對運動員來說,分數、比賽時間和輸贏紀錄,是代表成功的主要指標。我們也許會因為翻跟頭、打球進洞、觸地得分或是投籃得分等事情,被人稱為天才,但是事實上,這些小成就對真實生活并無多大幫助。然而我們通過集中注意力、情緒能源,以及在沮喪中亦能放松身體的這些練習,才真正對生活有所幫助。
多年前,我曾經觀察到日本的奧運選手以太極拳來暖身,合氣道大師則在教高爾夫球選手。東方文化總是能了解到,內在的訓練對體能來說是致勝的要訣。我們現在逐漸了解到因為各種文化的多樣性、語言及文化的觀點,建立了一個健全的整體。對自我的了解其實就從深藏于潛意識中的那道小小光芒開始。
該是喚醒我們每個人心中都存在的那個和平戰士的時候了。
選自:《心靈運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