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場調查與分析人的最基本需求不外乎衣食住行,而"食"在這幾項需求中,又尤為重要,從某種意義上來講, "食"是生活中永恒的主題,我認為拿資金辦飯店、酒樓,想法是對的,人以食為天嗎! 反過來,但許多人不加思索看別人辦酒店,逢勃發展確實有利可圖,才開始追風趕浪,當飲食業已經熱起來了, 他們以為天上掉陷餅了,不分析大環境已經在變化,而盲目擠過去。
怎樣才能使我們企業在當今飲食行業機制競爭中站穩腳步,經營取勝創造效益呢?
分析一下當今飲食業發展情況, 對酒店經營與管理談一點看法。 在生意場上,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 就地理位置由其重要,地理位置的好壞決定酒店經營模式和經營方案:也可以說一個酒店從即將誕生,就要從地理位置上決定經營品種。二十世紀是餐飲業發展比較兇猛年代,也是競爭進入你死我活年代。這對我們酒店來說也是嚴重的考驗,所以要知道在成功的企業上總結經驗,在失敗的企業上總結教訓,找出適宜市場經營的品種,迅速投入拳頭產品,形成名牌菜肴,使我們酒店以飲食業龍頭出現,領導本地飲食業發展,這樣我們比較好做了。首先,要了解當地人們生活習慣,填補當地餐飲業市場空白, 劃定經營范圍。
決策決定了經營菜肴的菜式、品種及菜式口味, 所以從決策上應該慎重、再慎重。 從經營決策上本人認為應在個性化、標準化、風格化中找出自己經營路子,形成獨特的經營方式和經營模式, 就鄭州可以看出:現在為什么許多燴面、燒烤、排檔砂鍋生意興隆呢? "合記燴面館"、"老蔡記餛飩"這些主體餐廳, 前些年開業以來都是生意興隆,他們經營中就是做到"個性化、標準化、風格化、小型化"。世界有名的北京全聚德烤鴨、 天津狗不理包子、四川火鍋等等。不就是在做好這幾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嗎?
刊物中有一篇這樣的文章:海南一家電纜廠廠長與港商在海鮮酒樓共進晚餐時,看到賓客滿座,財源旺盛。于是一時興起,將投資辦廠之事改為合辦海鮮酒樓。廠方負責裝飾酒樓,港方進設備,雙方共花去二百多萬元。開業置辦50桌宴席, 還有軍樂隊、鮮花隊游行助興。廣告十分響亮。那知一正式營業問題就出來了。管理混亂,精兵力量不足,菜品繁雜難以操作; 顧客多來幾桌,廚房就問題百出,不是原料不齊,就是海鮮不鮮;服務人員大多是新手,業務知識服務技巧十分欠缺, 不斷得罪顧客。于是兩個老板沉不住氣,他們不是坐下來從規律上、決策上找原因,而是不斷換人,裝修改造。哪知越陷越深, 酒樓卻不見了熱鬧。這樣的情況在飲食企業中不占小數。
以上這個例子的問題就出在不知道第一步應從個性化,標準化、風格化、小型化的規律中找經營方針。顧客隨意挑選,防不勝防,備不勝備。經營變化應該是經營者掌握主動權的變化,在自己能力許可下的變化可有些經營者被顧客牽著鼻子走,難以擺脫的這樣經營模式。 結果泡土挖坑,得罪損害顧客,顧客越來越少,以至埋下禍根,無法經營。成功企業給經驗,失敗企業給教訓。
現代酒店具體結構上:早餐以自助形式比較好, 大廳經營品種以個性化、標準化、風格化、小型化推出自己的經營品種,來避免酒店餐飲冷淡的現象發生。包間以宴請為主,選擇有幾個有特色的拿手菜,做為主菜龍頭等。突出重點,形成套路,以標準化的經營方式來適應千變萬化的顧客,這樣經營符合當今餐飲業市場需求,定能填補地方這塊餐飲空缺。從天時來分析。搞餐飲業,特別還要注意政治大氣候的變化,大大的不利于餐飲業大興之時,決不要輕舉妄動。在有利于餐飲業發展之時,也應不失時機,迅速投入。從整體的國家形勢來看,波折是有的,我國的經濟形勢正處在有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渡時期,會出現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應走一步看一步, 出現問題立即予以調整,或采用新的啟動措施。較長期的頻繁波動在所難免,應時刻提高經營質量。 從人和分析。當今餐飲的競爭,其本質是人才的競爭,現代化酒店經營管理的成敗主要取決于員工素質的高低。
餐飲行業是一種復雜性經營結構:制作一個菜式有選料、粗加工、 細加工、加熱成熟、調味、出鍋、盛裝等繁雜工序。餐飲是依靠傳統的手藝為消費者服務,工種多、分工細、要求高、技術性強。每個環節配合十分重要,每個崗位都要合理安排,合理分工,所以選拔廚師隊伍,選拔中層管理人員都應特別慎重下面對酒店管理談談本人看法: 常言說:"三分技術,七分管理"。就管理來說,又何其為重要,在管理中要強調結果,強調效率,強調質量。 生存就在于管理,管理不好效益就不會好, 為搞好我們酒店總結以下經營管理經驗。
(1)搞好職工的自身素質。遵守職業道德,嚴明勞動紀律,明確管理章程,制定各項管理制度和生產標準, 抓好每個環節的組織、指揮、監督和調節。服務人員必須培訓后上崗,獎勤罰懶,促使職員上進,每天要有例會制,總結缺點,發揚優點。
(2)落刀成才,物盡其用。 不論經營什么菜式都要把浪費率壓低到最低層,把成本的起貨率提高到最高層。成本原料是菜式的基礎,成本大小決定利潤高低,所以選料上壓低成本, 讓利給消費者,以便售價讓顧客更好的接收。菜式品種建立標準卡,規定其所用原料品種,規格和數量,精確核算成本,一切出品率按規格標準操作,這樣即控制了成本,又保證了出品質量一致性,做到標準化,對保持飯菜質量十分有利。
(3)以龍頭菜式帶動經營主動權。 從中檔菜式中不斷推出本店的特色菜,并以成本稍高價售出,來刺激客人消費, 活躍酒店氣氛,而且還要使其適應各檔次消費者的需求, 以便抓住飲食業經營主動權。
(4)食無定味,適口而擇。不論經營什么菜肴, 都要入鄉隨俗,把當地人口味考慮到前邊,適應地方口味變化,能讓消費者接受,顧客認為好吃那就"萬歲"。再說粵菜、港式粵菜、 湘菜、川菜等結合當地生活習慣,在突出保持其特點、物色的基礎上,一定要適應當地人的口味和生活習慣。
(5)要安全生產,各部門把握好自己責任區(包括原材料、衛生等等)。采購、倉庫、生產必須建立帳面流水帳;服務、生產、收銀也必須建立良好財務制度。實行分片包干制, 定期檢查各部門衛生、生產情況,形成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本人認為,若想搞好我們酒店,應了解了大環境、 大趨勢,掌握我們顧客群體心理、口味,做到知已知彼,科學決策,找到經營路子。傳統的菜式與改良引進的西餐和創新菜三路齊頭并進。只有拓寬思路,才能適應當今飲食業市場經濟社會的消費需求,才能在激烈競爭中站穩腳,領導餐飲的朝流。
二、廚房廚師技術力量組合和管理 在管理上不僅采取軍隊式的垂直管理模式, 又結合了傳統的家族技術傳播形勢,以"以人為本,以德義為核心"的管理思想成立了管理委員會,使全體員工明確整個目標、自己職責、 工作意義、相互關系等,從而能夠主動地、積極地、創造性地去完成自己的崗位職責,所以說選擇廚師隊伍十分關鍵。
三、市場促銷與營銷的幾點看法 全國各地的餐飲業早已銷煙彌漫,你死我活地競爭著。 做為河南,我想,2000年也將是一場激烈的競爭戰。 怎樣才能使我們酒店在環境、服務、飯菜、價格、 公關等方面成為地方區域的龍頭酒店呢?下面我從促銷、營銷方面談幾點看法。
1、樹立酒店的知名度、提高信譽。在短時間內,不管從言行宣傳、電視媒介上,都要有一定的影響。但要想做到你沒我有、你有我優、你優我變的程度,我們還需不斷努力、拼搏。所以,我想酒店應定期地舉辦一些節目;組織一些活動;贊助一些事業,來擴大自己的知名度。看起來是費些人力財力,但只要組織得力,安排恰當,一定能收到效益和影響的。
2、員工的整體形象與素質;開業后員工在紀律、條件、 環境的約束下,盡心盡責地工作。經過一段時間適應后,會開始工作懶散、紀律松懈,對工作的開展有一定的阻力。所以, 在員工的整體紀律與心理素質上還要加強培訓,培養員工的集體榮譽感和自豪感,使員工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走出店門后能自豪地說"我是某某酒店人"。這樣我們酒店的形象會更好!
3、提高優質的服務質量:一少部分服務員是來上班做一翻事業,一大部分是來掙錢的。怎樣才能提高服務員的工作積極性,這是優質服務的首要前提。我想用意見卡這種方法比較好, 它打破常規的格式,使服務員的檔次拉開,使每個人都有危機感, 同時也有收獲的喜悅,這樣也便于管理。
4、創造良好環境:不要說從整體,就是每一個角落, 都要使客人覺得賞心悅目。在就餐的同時能夠感覺到溫馨的氣氛, 使人覺得物有所值。例如,花卉品種定期更換、維修及時。
5、廚房特價:廚房可根據季節, 每周推出一二樣特色菜或特價菜,以此吸引或刺激顧客的消費。
6、贈品:酒店應有特色的小工藝贈品, 讓顧客覺得到酒店吃飯,除了能享受高層次的氣氛,還能得到令人心奇的小玩意兒。它不僅能起到宣傳作用,還能提高我們酒店的檔次。 在發放上可以根據消費的高低,贈品與之相配,但需要專人負責。
7、建立和收集《客源人事檔案》, 如市委×××領導×年×月×日生日,×公司×年×月×日年慶, ×××領導結婚紀念日,到時提前發放賀信以此用來加強與食客的聯系, 使我們有一批穩定的客源。可以這樣計算,若建立有5000客源檔案,一年有一次就餐機會,每天就有5000÷360=13.8次, 上座概率就五分之一,那么每天也有2-3桌客源。
8、餐后服務:就餐后,客人除得贈品、優惠券外, 安排一兩個人為客人免費洗車(憑餐券或其它手續)事雖小, 卻能給客人減少許多麻煩,以此來增加客人對酒店的印象, 從而更好的為酒店創造效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