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陜域絲路花饃)
卡通(陜域絲路花饃)
小黃鴨(陜域絲路花饃)
卡通(陜域絲路花饃)
蘋果(陜域絲路花饃)
棗花(陜域絲路花饃)
棗花(陜域絲路花饃)
棗花(陜域絲路花饃)
卡通(陜域絲路花饃)
蛇(陜域絲路花饃)
龍(陜域絲路花饃)
麒麟(陜域絲路花饃)
陜域絲路花饃
陜域絲路花饃
陜域絲路花饃
大花饃
牛頭饃
花饃又稱面花,作為饅頭的一種升華,面花集中體現(xiàn)了陜西人的面食文化。據(jù)記載,面花最早被用于祭祀,以后演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生日祝壽、婚喪嫁娶、民間送禮等等。尤其是民間送禮,在陜西的農(nóng)村,至今仍保留著送禮送面花這一習(xí)俗,且一年四季不同季節(jié)、不同節(jié)氣、不同節(jié)日、不同對象,所送的面花內(nèi)容不一。
麻姑獻春
雙獅爭球
面花從其制作工藝上大致分為蒸制和烙制兩大類,其中尤以蒸制的種類繁多。蒸的面花又叫花糕,農(nóng)村的花糕有幾十、上百種,而且全省各地,一個鄉(xiāng),甚至一個村相鄰的兩家人做出來的花糕都有所不同。
龍鳳呈祥
喜饃
牛頭花饃
陜西人喜食面,一包面粉,在他們手下會被做出各種不同的面食。饅頭作為其日常食用面食的一種,更是被做的花樣翻新,面花,就是其中的一種。面花,又稱花饃、禮饃,在陜西有著悠久的歷史。關(guān)中一帶,尤其是咸陽、渭南等地,過去幾乎家家戶戶都做面花。
花饃又名面花、面塑、禮饃,花飾以花鳥魚蟲、蔬菜、水果等萬物生靈為主,表達對祖先的祭祀、老輩的祝福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等豐富內(nèi)容。春節(jié)時多做棗花饅頭,象征鑫福多壽;小孩子滿月,姥姥家會送來有龍鳳或虎頭造型的 “囫圇”,意為“龍鳳呈祥”或“猛虎驅(qū)邪”;五月端午時,由舅家送給外甥一種特制的大型圓面花,群眾叫做“曲連”,上面捏著魚、蓮花等等,魚指五谷豐登,吉慶有余;蓮花象征幸福花開,喜氣盈門。
陜西花饃又稱禮饃、面花,其實就是花樣饅頭,陜西花饃是面塑藝術(shù)的代表之一,它的花飾以花鳥魚蟲、蝴蝶、蔬菜、水果等萬物生靈為主,表達對祖先的祭祀、老輩的祝福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等豐富內(nèi)容。春節(jié)時期多做棗花饅頭,象征幸福與多壽。
花饃大都用精麥發(fā)面,它通過用捏、揉、撥、粘等方法,用剪刀、梳子做細部及裝飾,蒸熟后上色點彩、然后晾干,做成的花饃表面光亮,不易干裂。常用花饃造型多樣,空中飛的,地上生的,水中游的無奇不有,無所不在。
駕鶴西游
梅
蘭
竹
菊
傳統(tǒng)民俗花饃屬相:龍
傳統(tǒng)民俗花饃屬相:牛
傳統(tǒng)民俗花饃屬相:豬
傳統(tǒng)民俗花饃屬相:兔
傳統(tǒng)民俗花饃屬相:猴
傳統(tǒng)民俗花饃屬相:鼠
這樣驚艷的花饃,你還舍得吃嗎?
小老虎花饃,其實和我們老家做的面人面羊很相似。我們老家做的,也是把面和的比較硬,然后做成各種造型,放干后,放爐火邊烤得焦脆,今天自己做,很期待呀。
面可能是還是有點軟,再一個出手可能有點慢,這邊做著,那邊先做好的就已經(jīng)發(fā)了。還有個缺點就是,后半部分折回的時候,沒放正,發(fā)了以后更歪了。趴著的老虎,順著一邊兒歪了。不過總算完成了,烤一下再吃,外脆內(nèi)軟,面香十足,還是不錯的??
棗花饃,棗
主料:面粉500g
輔料:酵母4g,清水220g,棗適量
棗花饃的做法步驟
1. 將干棗洗干凈放冷水里燒開煮20分鐘。
2. 500克面粉放入4克酵母加220克清水用廚師機和面4分鐘。
3. 然后用面條機將面團軋成面片(來來回回過了有十幾遍,這樣面皮比較滋潤。)
4. 再將每一片面皮平分三份切成三個長條
5. 每一個長條都卷起來封口處捏好
6. 然后擺成如圖這樣
7. 將煮好的棗用吸油紙擦干水分按圖擺放好
8. 用筷子在中間部位捏緊,一個棗花饃的坯子就做好了。
9. 或者這樣擺
10. 然后擺好棗用筷子捏緊
11. 蒸鍋里放好水,然后墊好蒸紙,將棗花饃坯子放蒸紙上擺入蒸鍋內(nèi),蓋蓋子發(fā)酵50分鐘(冬天就要延長發(fā)酵時間。)
12. 發(fā)酵好以后開電源開始加熱,開鍋以后定時20分鐘,定時停止以后再燜2分鐘再打開蓋子,一鍋胖乎乎的棗花饃就蒸好了。
13. 揀出來開吃
小貼士
擺放的回型彎越多棗花饃的花瓣就越多。
蒸好以后燜2分鐘再開蓋子饅頭不會塌下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