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吃貨的季節,各種新鮮的食材上市了。鮮艷的蔬果,肥美的海鮮,應有盡有。特別是一些小海鮮,更加鮮美——蛤蜊、琵琶蝦、小螺……等等等等,數不勝數。 螺,春季的時候最肥。螺要買活的,已經駕崩的不能吃,會臭的。選的時候用手戳一下裸露在外面的肉,它會迅速縮回去,證明是活的。如果不動了或是收縮的慢了,那就不要選了。再就是,新鮮的螺粘液特別多,而且聞起來無異味。綜上兩種方法選擇螺,基本沒跑。以前博文中有圖解教過,可以看一下《
冰鎮海螺》。
小香螺,最簡單的烹飪方法是白灼,原汁原味。而另一種做法是醬爆,蔥姜爆鍋后加黃豆醬,再下香螺翻炒,加少許水將香螺燜熟。炒好的香螺湯汁濃稠,而且每一顆香螺都裹著醬汁。
以前我爸掌勺的時候,這種小海鮮經常用醬爆的做法。大概是我們這里的人口比較重,咸魚、蝦醬什么的重鹽食品是家常菜,所以處理起蛤蜊、螺啊什么的,也用重口的方式。天熱的時候,打一斤散啤,冰涼冰涼的,配一碟小海鮮,超級過癮!我上學那會兒,經常裝模作樣的陪我爸喝一杯,倆人面對面有一搭沒一搭的談天說地,再偶爾碰個杯。我媽看到這種場景,經常翻個白眼,“切”一聲飄過。
不過,無論是原汁兒的白灼還是重口的醬爆,都得掌握一個“度”,這個“度”就是烹調的時間。時間短了肉沒熟,細菌寄生蟲還未滅掉;時間長了肉老了,螺里的肉挑不出來,干著急。說實話,做殼類小海鮮所需掌握的時間,真的沒有硬性規定,完全憑靠經驗來判斷時間。例如蛤蜊,蛤蜊大小不同,使用的鍋子不同,爐灶的熱力不同,所以時間也不能硬性規定,完全憑靠觀察,蛤蜊一旦開口就要關上火,燜個十幾秒就可以了。螺這種東西,皮薄的、厚的不一,時間就不一樣。我一般是將它大火煮沸后,轉中小火煮,小螺煮1分鐘左右,大螺就要2-3分鐘,然后燜一下。說的多不如做的多,多多感受一下信心就足了。
家常的做法,往往沒有那么多條條框框,必須要幾克幾兩的。特別是這種小海鮮,根本不需要放鹽,醬的味道足以味蕾的需求。隨心就好,味道差不了。
醬爆香螺
【材料】
香螺 450g
蔥 5g
姜 3g
蒜 2瓣
油 1勺
黃豆醬 2勺
清水 少許
【做法】
1.香螺放入清水中反復搓洗,反復換水,直到清水中無泥沙沉淀,撈出控水;
2.蔥姜切片,蒜拍破;
3.炒鍋大火燒熱,轉小火加入一勺油,放入蔥姜蒜炒香;
4.加入黃豆醬炒香;
5.加入控過水的香螺,翻炒均勻,加少許水,大約200ml左右,能蓋過鍋底即可;
6.蓋上鍋蓋大火煮開轉中火煮一分鐘左右,開蓋轉大火收汁即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