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影響和支配犯罪人實施犯罪行為的心理結構形成發展和變化規律以及犯罪對策的心理依據的學科,也是一門介于犯罪科學和心理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它既具有和前的理論性又有很強的實踐性。
具體總結犯罪心理學的研究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研究犯罪者犯罪行為形成的心理“內化”機制。揭示犯罪行為產生的外部原因,研究社會生活中的某些消極因素怎樣影響并反映到犯罪人的頭腦,又是怎樣支配犯罪行為的。2、研究犯罪者的心理特點、人格結構和類型。3、研究犯罪者犯罪以后直至受到懲處這一階段的心理特點。4、研究犯罪者的“轉化”即矯正問題。5、研究犯罪者犯罪行為的預測和預防問題。
了解犯罪心理學的研究內容之后,我們不禁要問:進行這些犯罪心理學研究究竟有什么意義呢?其實,犯罪心理學研究的重要意義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科學解釋犯罪心理與犯罪行為現象。我們可以通過犯罪心理與犯罪行為研究的實驗數據和研究結論,對人類犯罪心理與犯罪行為的現狀,犯罪心理活動的過程與特點,犯罪心理結構形成的原因等做出科學的解釋和說明。
二、科學描述犯罪心理與犯罪行為現象。隨著犯罪心理學的進一步發展,我們可以采取科學的研究方法精確地描述犯罪心理與犯罪行為現象,科學地闡述犯罪心理結構的基本特征和外在表現。
三、科學預測犯罪心理與犯罪行為現象。科學的犯罪心理與犯罪行為理論是我們正確預測人類犯罪心理和犯罪行為的重要理論工具。
四、科學控制犯罪心理與犯罪行為現象。控制犯罪心理與犯罪行為是犯罪心理學最重要的目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