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54(1951)年式7.62mm手槍
1951年式7.62mm手槍
1954年式7.62mm手槍
50年代初期,兵工戰線在簡陋的生產條件下,以仿制為主,開始了國產手槍的發展歷程。1951年,首先對蘇聯的7.62mmTT30/33式托卡列夫手槍進行了測繪,并成功的進行了仿制,被命名為1951年式7.62mm手槍。隨后,該槍裝備我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
1953年,仿制工作開始走上了正軌。從蘇聯引進了有關產品圖紙及技術資料,聘請蘇聯專家,開始了產品試制工作。1954年,在51式7.62mm手槍基礎上,成功的生產定型了1954年式7.62mm手槍。該槍雖然是仿制品,但對原槍存在的不足進行了改進,使新產品的性能更加完善。這是我軍在新中國成立后列裝的第一種手槍。它的列裝,宣告了人民解放軍裝備“萬國牌”手槍的落后狀況一去不復返,為新中國手槍發展史冊寫下了光輝的序篇。
口徑:7.62毫米 全長:196毫米 槍管長:116毫米 全重:0.85千克 瞄準基線長:156毫米 初速:420-440米/秒
射速:30發/分 有效射程:50米 彈匣容量:8發 槍彈:7.62×25mm
2、1959年式9mm手槍
1959年式9mm手槍
59式9毫米手槍是我國仿制前蘇聯馬卡洛夫9毫米手槍的產品,1959年定型,59式手槍采用自由槍機式自動方式,有聯動擊發機構。我軍曾少量裝備。
口徑:9毫米 全長:163毫米 槍管長:93.5毫米 全重:0.81千克 瞄準基線長:130毫米 初速:314米/秒
射速:30發/分 有效射程:50米 槍彈:59式手槍彈 9×18毫米 彈匣容量:8發
3、1964年式7.62mm手槍
1964年式7.62mm手槍
20世紀60年代,我國手槍走上了自行設計的道路。64式7.62毫米手槍于1960年開始研制,1964年設計定型,發射64式7.62毫米手槍彈,這是我國第一種完全國產化的軍用手槍,開創了國產化手槍的先河。64式手槍的自動方式采用自由槍機式,設有聯動擊發、空倉掛機、彈匣回和彈膛有彈指示等機構;保險機構有安全保險、到位保險、自動保險和射擊保險等多種功能。
口徑:7.62毫米 全長:155毫米 槍管長:85毫米 全重:0.65千克 初速:295-315米/秒
射速:30發/分 有效射程:50米 槍彈:64式手槍彈 彈匣容量:7發
4、1964年式7.62mm微聲手槍
1964年式7.62mm微聲手槍
64式7.62毫米微聲手槍是我國第一種完全國產化的特種手槍。60年代初,中國人民解放軍提出了開發帶有消聲器的特種偵察部隊所用輕武器的要求,該槍于1961年開始研制,1964年設計定型,消聲器全長125毫米,消聲器下方增設了預備氣體擴散室的圓筒,消聲器的斷面為“8”字型。發射64式7.62毫米手槍彈。主要準備于偵察人員及特工人員,有效射程為30米,槍口噪聲為75分貝,有消煙消光等特性,可以非自動或半自動方式射擊。該槍簡化改進后為67式7.62mm微聲手槍 。
5、1967年式7.62mm微聲手槍
1967年式7.62mm微聲手槍
67式7.62mm微聲手槍 67式微聲手槍作為一種特殊用途手槍,主要裝備偵察人員及其他特工人員,用于執行特種戰斗任務。該槍于1956年開始研制,1967年設計定型。
該槍采用自動方式采用槍機旋轉(非自動)與慣性閉鎖(半自動)兩種,保險機構采用手動保險和自動保險。特別是消聲裝置采用了與槍管整體配合式,結構比較緊湊,體積較小,并使其外形得到了有效控制。消聲原理采用阻性消聲和屏蔽消聲,具有比較好的消聲效果。實際使用表明:槍口噪音較小,且具有微煙、微光等特性。該槍結構緊湊、外形尺寸較小、攜帶方便、射擊精度較好、操作簡單,是偵察人員及其他特業人員不可多得的一支特種手槍。
口徑:7.62毫米 全長:226mm 全重:1.05kg 有效射程:30米 槍彈:64式手槍彈 彈匣容量:9發
6、1977年式7.62毫米手槍
1977年式7.62毫米手槍
1976年濟南軍區修械廠研制成功一種小型手槍,定名為1977年式7.62毫米手槍,簡稱77式手槍。該槍發射64式7.62mm手槍彈,是我國自行設計、自行研制的第二種手槍,主要配備高級軍官、武警、公安干警及其他特業人員。
該槍采用自由槍機式自動方式,慣性閉鎖,擊針平移式擊發機構,保險機構有手動保險和到位保險。其獨特之處在于設計了一種單手裝填機構,這在國外各種手槍中還尚無先例,利用該機構可實現單手裝填槍彈或單手排除瞎火彈,提高了手槍射擊的及時性和可靠性。由于該槍設計獨特、外形美觀大方、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單手裝填射擊,因此深受部隊的青睞,同時也引起國外同行的注目。
后來的改進型有77B、77B2、NP20型等,口徑均為9毫米,使用國際流行的9×19巴拉貝魯姆槍彈,彈匣容量9發,增設了彈匣保險和擊針保險機構。
口徑:7.62毫米 全長:149毫米 重量:500克 彈容:7發 射速: 30發/分 有效射程: 50m
初速: 318m/s
7、1977年B式9mm手槍
77B式7.62mm手槍
該槍為外貿型。配用國際流行的9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以77式手槍為基礎改進而成。于1990年設計定型,已有批量產品。該槍外形美觀,握持舒適。全槍共有77種零件,其中借用77式手槍零件9種,標準件2種。它是77系列9mm口徑手槍的基型槍,曾榮獲1991年兵總科技進步3等獎。
該槍雖然沿用了77式手槍的單手裝填機構和擊發、發射機構,但大部分尺寸已改動,尤其是為配用9mm手槍彈,其結構設計有許多獨特之處。首先,為緩沖后坐力,精心設計了氣體延遲開鎖式閉鎖機構,這在國內手槍上尚屬首次。其次,又按國際手槍慣例,設計了空倉掛機、可調式照門、彈匣保險等機構,使手槍的功能大大增加。此外,又設計了防止活動護圈擊手的杠桿止退機構,徹底解決了77式手槍的這個缺陷,但單手裝填力較大,高達120N左右。
口徑 9mm 初速 320m/s 有效射程 50m 閉鎖方式 氣體延遲式 自動方式 半自由槍機式
全槍尺寸 (長×寬×高)190mm×36mm×145mm 全槍質量 (帶一個空彈匣)1.02kg
彈匣容彈量 9發 配用槍彈 9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
8、1977年B2式9mm手槍
77B2式7.62mm手槍
該槍是77B型手槍的改進型,它是在77B型手槍的基礎上,將彈匣容彈量由9發改成15發(雙排彈匣),“77B2型”中的“2”即雙排之意。全槍共80種零件,其中借用77B型手槍零件65種,達81%以上,其外形與77B型手槍也相似。
除保留了77B型手槍的基本特點外,彈匣設計在不增大全槍外形尺寸的情況下,增大了容彈量,和國際上的同類手槍趨于一致。該槍還設計了有彈指示器,當膛內有彈時,可在套筒上方看到明顯的凸起標記。彈匣的特點是:上部呈“凸”字形,最上面的2發彈成單排,其余則為雙排。這樣,既增加了容彈量又保持了9發彈匣的供彈路線,為使用多規格彈匣打下了基礎。該槍除彈匣容彈量為15發外,其余均與77B型9mm手槍相同。
9、NP20型9mm手槍
NP20型9mm手槍
該槍為外貿型,以77B型9mm手槍為原型,改進了護圈部分,全槍共57種零件,其中借用77B型手槍零件49種,達85%以上,于1993年設計定型,已有批量產品。該槍在77B型9mm手槍基礎上,將活動護圈改為固定護圈,減少了零件,改進了可調式照門,另外增加了擊針自動保險機構,只有扣壓扳機到位才能解脫擊針,提高了手槍使用的安全性。
口徑 9mm 初速 325m/s 有效射程 50m 自動方式 半自由槍機式
槍全長 190mm 全槍質量 (帶一個空彈匣)1.04kg
彈匣容彈量 9發 配用槍彈 9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
10、NP24型9mm手槍
NP24型9mm手槍
為了更好地滿足外貿部門的要求,在綜合了77B、NP20、77B2型等9mm手槍的優點的基礎上,NP24型9mm手槍于1995年完成設計定型。全槍74種零件,其中借用件66種,達到89%。其外形與NP20型手槍相似。除彈容量為15發外,其他主要諸元與77B2型9mm手槍相同。
該槍采用高強度鋁合金作為套筒座的材料后,在尺寸和某些鉚接件上做了相應改動,解決了使用強度及鋼、鋁零件不能同時進行表面處理的問題。其壽命試驗情況已與國外同類槍趨于一致。還對氣體延遲機構的活塞作了改進,使活塞阻尼力的大小得以調整,功能更趨完善。
主要諸元: 除全槍質量(帶一個空彈匣)≤0.85kg外,其他與NP24型手槍相同。
11、1980年式7.62毫米手槍
80式7.62毫米手槍(沖鋒手槍)
1980年,為適應世界手槍朝增大容彈量方向發展的潮流,中國輕武器研制人員為基層軍官設計了一種大威力全自動手槍——1980年式7.62毫米手槍,也稱80式沖鋒手槍。80式戰斗手槍是我國自行設計、自行研制的第一種戰斗手槍。這是一種既可以單發又可以連發的全自動武器,國外一般稱其為沖鋒手槍,其性能不亞于7.63mm毛瑟手槍,擬取代54式手槍。
該槍1970年開始研制,1980年設計定型,歷經10年。沖鋒手槍既有手槍攜帶方便的優點,也有沖鋒槍火力猛烈的長處,可單發、連發射擊。它配有兩種可卸式槍托:一種是槍套槍托;一種是匕首槍托。裝上槍托后可實施抵肩連發射擊,此槍手持射擊時有效射程50米,抵肩射擊時有效射程達100米。設有存彈量指示器。可用持槍右手拇指迅速撥動發射轉換器,變換單、連發射擊狀態。自動方式采用槍管短后坐式,閉鎖方式為卡鐵擺動式,發射方式為單發或連發。該槍雖然沒有列裝部隊,但是它以獨到的設計、較好的性能彌補了我國在這一產品上的空白,為手槍系列化發展進行了前瞻性的嘗試。
口徑 7.62mm 初速 470m/s 有效射程 100m 槍全長 302mm(不含槍托) 全槍質量 1.37kg(含20發空彈匣)
戰斗射速 60發/分 配用槍彈 51式7.62mm手槍彈
12、1984年式7.62毫米微型手槍
84式7.62毫米微型手槍
84式7.62mm微型手槍是我國自行設計與研制的一種手槍,專門配備于各種警衛、保衛人員,用于對付在狹小空間或近距離內出現的單個有生目標,自由槍機式自動方式,單動式發射機構,可發射三種手槍彈,并對周圍設施不會造成破壞,如在飛機上實施反劫機行動。當使用專用槍彈時能打穿劫機者的頭顱,卻不能擊穿機上的蒙皮和玻璃窗。發射7.62毫米84式微型手槍彈,初速200米/秒。
口徑:7.62毫米 初速:200米/秒 全長:121毫米 重量:380克 彈容:6發
13、1992年式9毫米手槍
92式9毫米手槍
QSZ92式半自動手槍系統(一般簡稱為92式手槍)共有兩種不同口徑的型號,研制這兩種口徑的手槍系統是由軍方使用部門提出的,從1987年開始論證,1994年正式立項,交給工業部門研制。1998年完成了9mm手槍及其槍彈的設計定型,2000年5.8mm手槍及其槍彈完成設計定型。
口徑:9毫米 全長:190毫米 全重:0.76千克 槍管長:111毫米 瞄準基線長:152毫米 初速:350米/秒
有效射程:50米 槍彈:DAP92式手槍彈 9*19毫米 彈匣容量:15發 全槍壽命:大于3000發
14、1992年式5.8毫米手槍
92式5.8毫米手槍
5.8mm手槍是供我軍指揮員及有關人員(如特種部隊)裝備的軍用戰斗手槍,主要用于殺傷50m距離內的有生目標;手槍彈在50m內法向擊穿232頭盔鋼板后,還能擊穿50mm厚松木板。殺傷效果優于國外9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彈頭侵入人體形成的空腔效應是巴拉貝魯姆手槍彈的2.5倍,手槍彈殺傷威力之大,堪稱世界第一。
5.8mm手槍采用了慣性閉鎖,槍管回轉半自由槍機式自動方式。槍機后坐2mm自由行程后,槍機迫使槍管回轉,消耗槍機后坐能量,降低后坐速度,減輕后坐撞擊,因而射擊時握持舒適,不震手,并可提高射擊精度。 此槍既可保證首發聯動,開火迅速,又可保證擊發不響時,實現第二次擊發。擊錘待擊擊發時為單動擊發,扳機力小、行程短、射擊準確度高。準星和照門上設有熒光點,便于夜間射擊。手槍兩側設有溝槽,可安裝激光照準器,提高射擊精度。
彈頭結構為尖頭、弧形、平頭加長鋼心、帶尾錐。彈形系數好、阻力小、存速能力強、斷面比能大、侵徹效果好。
5.8mm手槍及彈的研制成功,標志著軍用小口徑戰斗手槍將代替舊式大口徑戰斗手槍,繼國際上已出現的5.7mm和5.45mm手槍彈之后,5.8mm小口徑手槍彈應運而生,體現了個人使用的武器小口徑化的發展趨勢。
口徑5.8mm 使用彈種DAP5.8mm普通彈 全槍質量0.76kg(含一個空彈匣) 全槍長188mm 彈匣容彈量20發
射擊方式半自動 自動方式槍管回轉半自由槍機式 初速460m/s 射擊精度R50≤55mm,R100≤140mm (25m立姿無依托) 全槍壽命≥3000發
DAP5.8mm普通手槍彈
口徑5.8mm 全彈長33.5mm 全彈質量5.96g 彈頭質量2.99g 初速480m/s 平均最大膛壓≤220MPa
精度(固定架、25m)R50:15mm,R100:42mm
山西“晉廠”仿制的毛瑟手槍
舊中國山西“晉廠”仿制的毛瑟手槍,口徑改為11.43mm
中國19世紀初生產的11.43MM駁殼槍
9mm轉輪手槍
即將裝備警察的9mm轉輪手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