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姑娘的前一天,新娘家和平常一樣,顯得十分平靜,可是到了晚上十點左右的時候,突然之間全寨的姑娘們都會聚集到新娘家門前場院,幾個人背著大伙湊來的各種菜肴走進堂屋,按菜的種類堆在用蕉葉鋪墊的篾桌上,俗稱“打平伙”。來參加送行宵夜飯的全是新娘的女伴,她們邊吃邊笑,氣氛十分熱烈。夜深人靜時,大伙兒像群蜜蜂涌出屋外,在房前的場院上團團圍住就要出嫁的新娘邊歌邊舞。歌聲又唱醒了沉睡的樹木,舞步又跳亂了滿天的星斗。
一陣陣歡歌漫舞過后,姑娘們簇擁著新娘回到屋里,回到父輩們的飯桌前,把新娘圍在中央,緊緊抱成一團,唱起了催人淚下的“哭嫁歌”。那歌聲撕心裂肺,即使不懂哈尼語的人也能讀懂姑娘們難分難舍的情誼,那真摯的情感的流露和令人心酸的哭音,感動得老年人們也抑制不住流下淚水,說話哽咽起來。此時,一些老婦人會上前拼命撤散緊抱成一團的姑娘們,一個個送出門外,情感濃烈者,拉出門又撲進來。
新娘起程,新娘的哥哥將她背出門外,女伴們又將她奪下來,死死地抱地一起相互哭訴,人人淚如泉涌,難分難舍。當新娘背出門以后,新郎急忙跑進岳父母的臥室,先擦掉岳父母的淚水,親親的叫一聲“媽媽”,然后雙手敬上一杯茶。新郎又忙著給岳父敬煙,甜甜地叫一聲“爸爸”,并向雙親磕上三個響頭。完畢,忙去追趕背出門外的新娘,一個個地拉開擁抱著新娘的女伴們,護著新娘走出村外,朝著回家的路上走去。
(來源:云上梯田和美元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