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簡介
王躍奎, 1972年生于四川瀘州,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創作方向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就職于中國藝術研究院,兼任中國國家畫院盧禹舜工作室特聘導師。曾任教于揚州大學,曾任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國畫系書記。出版專集合集100余部,大量作品被國內外友人收藏,被評為“全國最具收藏價值的山水畫家”之一。
(簡歷介紹如有出入,請與中國藝術公社聯系更新)
作品鑒賞
云林太極造新境——我看王躍奎的山水畫
文\ 盧禹舜
王躍奎是當代畫壇富有創新精神的青年畫家,在中西融合道路上注重東方筆墨精神與西方色彩內涵融會貫通,東方筆墨語言與西方圖式語言緊密結合,成為21世紀新時期開拓新風的優秀畫家。《云林太極》、《溪山無盡》等系列作品,均以家鄉長江兩岸的美麗河山為母題,或筆墨深邃、意境闊大,或筆墨清雋、意境清新,以此弘揚豁達豪邁、深厚雄強的民族性格氣質和天人合一、以心寫意的民族文化精神。
【河岳洪荒 180x193cm 2014年】
躍奎的山水畫藝術,以酣暢淋漓、渾厚華滋的筆墨語言,表現了天人合一、中和純美的中國傳統藝術境界。他試圖將道家的無性、儒家的和性、佛家的空性融為一體,創造一種幻象迷離、郁勃沉雄的新境界。這是對自然的禮贊,對生命的熱愛,對宇宙的歌詠,是精神逍遙于宇宙洪荒,逍遙于林林總總的微空粒子之間,洞達宇宙萬物,鳥瞰時空,傳達一種儒雅清新瀟散淡泊的人文情懷。其山水面貌有兩種,一種是《云林太極》系列,創造了嶄新的圖式語言與意境格局,以巴蜀大地雄偉壯闊的勝景麗天為母題,或紅土翠竹,或花密蕉蔭,或飛瀑流泉,或高天峻嶺,黑墨亮色,構圖飽滿,筆墨雄強厚重,色彩飽和強烈,意境闊大深邃,風格鮮明獨特,以此弘揚豁達豪邁、深厚雄強的民族性格和朝氣蓬勃、生機盎然的文化氣質。另一種是《溪山無盡》系列作品,以家鄉長江兩岸的美麗河山為母題,或溪深云遠,或碧水空流,或江山秀麗,或雨過江喧,這類作品以傳統線墨為主,以心寫境,逸筆草草,隨意點厾,似賓虹遺墨,景物粲然,意象蘊籍,表現了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崇高境界,以此弘揚靜思冥想、以心寫意的民族文化精神。雖然是一樣的深山古木云水空靈,一樣的山明溪凈風煙凝空,卻有著獨特的圖式語言,竹林遒石,古木飛亭,造型極富個性,筆墨清雋典雅,意境清新可愛。無論何種面貌,都是躍奎樂觀向上,悠然純凈的心靈寫照,都是他對生活的熱愛,對人性真善美的永遠的贊頌與呼喚!
【云林太極 68x68cm 2014年】
王躍奎的作品在近期又有了新的變化。一類是《夢里江南》系列作品,造型觀念和色墨肌理有了新的突破。筆墨奔放,色彩濃烈,信手拈來,不拘一格,充分體現了中國畫的寫意特質,較好地解決了筆墨的寫意性與色彩的豐富性之間的矛盾、中國畫的筆墨語言與西方的色彩體系之間的矛盾,實現了筆墨的激情與色彩的激情在宣紙上的統一,在中國山水畫寫意道路上邁開了新的一步。
【云林太極 68x68cm 2015年】
另一類是《悠溪閑云》系列作品,對蜀中風土有了嶄新的審美挖掘,探索了新的藝術語言,挖掘了新的審美內涵。這類作品以川南故鄉秀美典雅的梯田溪流、菜花麥田、果園民居、墻瓦竹林、芭蕉石徑、櫻紅梨白為題材,表現了美麗的山居田園,呈現了兒時的美好時光。在塊面造型的淡雅筆墨中輔以西方色彩,以線寫意,以色寫境,雖然色墨繁復,隨意布局,卻在點線的統領之下,在色調的微變推移之中,清麗雅致,朦朧潤澤,似勃納爾組構,燦爛恢弘,別開生面,表現了風輕云淡、斜暉懶照的美麗田園,山氣彌漫,詩意盎然,那熹微的陽光、溫潤的空氣、緩緩的流水感染了我們的心性,弘揚了淡泊清心、悠閑自得的蜀人性格和平和含蓄、樂觀豁達的民族文化氣質。這兩類系列作品,是躍奎對以前創作的延續和發展,是對自我內心和民族文化精神進一步挖掘的成果,風格清晰明確,可喜可嘉,希望躍奎繼續努力,取得更大進步。
2015年春于中國國家畫院
【云林太極 136x34cm 2013年】
【云林太極 136x34cm 2013年】
【云林太極 136x34cm 2013年】
【河岳洪荒 68x136cm 2013年】
【溪靜舟橫 46x68cm 2013年】
書畫愛好者,如有藝術品投資或咨詢需求,可留言與我們共同探討,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