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大箴先生是一位極具智性與悟性的學者與水墨藝術家。作為中央美院教授,邵先生50年來潛心學問、教書育人,成為中國當代著名的美術史家與美術理論家。很多人只知邵先生文采斐然,而不知他為文之余,癡情丹青,已經在水墨領域探索了近20年。2004年末,邵先生70壽辰之際,他在國際藝苑美術館舉辦了一生中第一次國內水墨個展,展覽引起北京美術界的極大興趣,作品得到了許多著名畫家的高度評價。華君武先生看罷展覽,第二天寄來題字“已入化境”。邵先生的水墨畫再一次引起我們對藝術家的人品與畫品關心的深思。
邵大箴《山水》水墨 43.5x41cm
邵大箴《山水》水墨 43.5x41cm
我將邵大箴先生的水墨畫稱之為真正的當代文人畫,這不僅因為先生是當代美術界的著名的學者,更是因他的畫作中充滿了對自然的真情。一水一石、一樹一居,都可見先生忘情山水,氣定神閑的開闊胸懷。邵先生作畫,往往是拿起筆來就充滿激情,全神貫注,他選擇山水畫為主要題材,是因為山水畫更能表達他的胸中逸氣、自由暢神。
邵大箴《山水》水墨 43.5x41cm
邵先生畫畫直抒胸懷、不拘形似、怡然自適,喜歡用大筆意寫,尺幅之間經常有出人意料的山水貌相,也總有筆墨感覺構筑的蒼茫深遠之境。更兼及邵先生對中外藝術家學養(yǎng)深厚,與諸多當代水墨大家過從甚密,多年來擔任許多重要展覽的評審,為許多重要的藝術家撰寫評論,形成了很高的藝術鑒賞力。所以他的水墨以其豐沛的學養(yǎng)為基礎,下筆文脈有自、氣象天然、沒有門派習氣,在當代水墨藝林中自成一格。正如當代著名評論家郎紹君所說:
“邵先生的畫,刁奇特怪異取勝。畫法上,潑墨、點畫、勾斫兼用,并不專于某種方法與程式。對近當代水墨畫家有廣泛的借鑒,但不專于一派一家,沒有任何的摹仿。面對他的畫作,有如聽他平易而有節(jié)奏的演講,又像讀他信手拈來、勢若行云流水的散文,感到距離很近,親切暢快。”
邵大箴《山水》水墨 48x38cm
邵大箴《山水》水墨 48x39cm
要言之,邵先生的水墨畫真實、樸素、自然,體現了一種超越世俗功利的超然品位。
邵大箴先生的水墨畫延續(xù)了中國傳統水墨畫最重要的精神內涵,即水墨畫作為中國知識分子程式似乎是無可逾越的,但對于進入水墨殿堂的人來說,它對于畫家的人文學養(yǎng)和人格品性的要求,似乎更為重要。潘天壽認為藝術中的畫格即人格之反映,所以“無特殊之天才,高尚之品格,深湛之學問,廣泛之見聞,刻苦之經驗,決難得有不凡之貢獻。”畫畫表面看是技術,深入看是藝術。黃賓虹將中國畫稱之為“畫學”,是言其包涵廣大,非廣聞博洽,無以周知,非寂靜通玄,無由感悟。
邵大箴《山水》水墨 69x69cm
由此我們也可以反思,中國當代水墨畫的發(fā)展,為什么近年來在表面展覽頻繁和風格多樣化中,反而出現停滯與困惑。這是因為許多畫家將中國畫的“水墨語言”加以神化,將水墨語言與技巧視為藝術的本體而忽略了中國水墨畫所具有的深廣的人文精神。
邵大箴《山水》水墨 43.5x41cm
邵大箴《山水》水墨 43.5x41cm
邵大箴《山水》水墨 43.5x41cm
邵大箴《山水》水墨 43.5x41cm
邵大箴《山水》水墨 43.5x4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