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盜墓筆記》、《鬼吹燈》等盜墓IP的大火,也讓人們對那個兇險莫測卻又驚險刺激的墓室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但是真實的盜墓卻并沒有那樣驚險刺激的經歷,一不留神,還會栽在墓里,不但財寶沒撈著,反而會成為墓主人的陪葬品,尤其是下面這個墓葬,讓八十個盜墓賊有去無回,墓室還完好無損,堪稱“中國第一兇墓”!
在上個世紀90年代,湖北襄陽的一處建筑工地上,正在施工的建筑工人們忽然發現了一塊青石板,令人疑惑的是,這塊在地下出土的青石板上竟然有蚊子!而且經過清洗后發現,這塊石板上竟然有許多古代文字,這樣一來,工地的包工頭就坐不住了,常年走南闖北的包工頭知道這可能是挖到了古墓,于是立馬就打電話向當地文物部門報告了情況。
接到電話之后,文物部門的專家立馬趕到現場進行勘探,經過勘探發現,這里的確有一個五代十國時期的古墓,但是在勘探過程中,專家們感覺可能不妙,因為這個墓穴有幾十個大大小小的盜洞,很可能墓室已經被嚴重破壞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么這座古墓的考古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雖然古墓外邊有些盜洞,但是也不能放任著古墓不挖不是?于是考古專家們就開始了對墓葬進行保護性發掘,在發掘的過程中越來越讓考古人員心驚,原來在陸續的發掘過程中,不斷有尸骨被挖出,這些尸骨的服飾工具都各不相同,顯然,這并不是被殉葬的奴隸,而是不同時期的盜墓賊,等到墓室完整的展現在人們眼前時,竟然已經發現了80具盜墓賊的尸骨,更讓人意外的是,墓室卻完好無損。這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這個墓葬是一座典型的流沙墓!在我國古代,曾經長期盛行厚葬之風,墓主人生前享受榮華富貴,死后也要有大批的財寶陪葬。但是,墓葬里有財寶,那就會有盜墓賊,尤其自東漢末年以來,魏武帝曹操設立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等官職通過挖掘古墓方式來充實糧餉之后,盜墓之風就在華夏大地興起,而后世的盜墓賊也被人成為“摸金校尉”。
既然有“摸金校尉”那必然就有防范“摸金校尉”的方法,那些達官貴人們為了防止自己的墓穴被損壞,就會在墓室里設置各種各樣的機關,最出名的當屬秦始皇墓,據說在秦始皇墓中有一座小山似的水銀,一旦打開,在場的人誰也活不了!雖然水銀是很好的機關,但是一般人哪用的起水銀,于是就有人想到了用價格稍微便宜點的流沙做機關,就是著名的“流沙墓”。
就拿這座兇墓來說,先是使用大量的炒熟的流沙遍布在墓室四周,然后在本該放置棺槨的墓室設置一個疑棺,在疑棺前面設置一道七米的斷崖,一旦盜墓賊靠近疑棺稍不留神就會掉下去,然后四周就會涌出大量的流沙,盜墓賊越是掙扎流沙流的越快,最終盜墓賊就被困死在了墓中。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絕佳的防盜墓手段,但是“流沙墓”雖然防盜功能很強,造價卻很高,雖然比不上秦始皇的水銀墓那樣豪橫,卻也不是一般人能夠用的起的,所以專家們推測這座墓葬的墓主人很可能是五代時期的一位帝王,畢竟古代十國是個亂世,帝王也是很多的。
再者,流沙墓也十分不易保存,因為流沙本身就有很大的重量,如果墓室不夠堅固的話,很可能就會被流沙自己破壞,所以在出土的這么多墓葬中,流沙墓也是占了極少數。
湖北襄陽的這座流沙墓堪稱完美,直到專家們挖掘的時候,流沙還可以發揮作用,但是再好的機關畢竟也過了一千多年,在現代機械化的作業方式下,幾乎很快就被清理干凈了。
雖然在小說和電視劇中我們看到的盜墓驚險刺激又有富貴可圖,但是如今太平盛世,盜墓是犯法的,而且一旦遇到了這種“兇墓”,很可能連命都丟在里頭,所以說不要想著盜墓有多么多么好,正經工作,為社會主義建設增磚添瓦才是正道。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和評論,關注我@鐵琴書生 帶你了解更多歷史趣聞和武俠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