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已過,秋意更深,周圍的草叢漸呈衰敗之象,但還有零星的藍(lán)色小花閃現(xiàn),像一只只藍(lán)色小蝴蝶,煞是可愛。
圖一:鴨跖草,鴨跖草科鴨跖草屬
這些藍(lán)色蝴蝶,屬于鴨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inn.。很慚愧,多年來我都把“跖”字誤讀成“拓tuò”,實(shí)際上應(yīng)讀作zhí,柳下惠的兄弟就以“跖”為名,史稱“盜跖”。此人在歷史語文中均有出場,歷史教材封其為奴隸起義首領(lǐng),語文課則是通過竇娥之口喊出來的:天地也,只合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盜跖顏淵?
“跖”為腳掌之意,“鴨跖”即“鴨掌”,但鴨跖草何以用“鴨掌”來命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本種為一年生披散草本,葉為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莖葉皆有竹韻,頗為秀美,無論如何和鴨掌扯不上關(guān)系。據(jù)說“跖”字可引申出“踩踏”之意,此草喜生水邊,常被鴨子們肆意踐踏,故名。有點(diǎn)牽強(qiáng),聊備一說罷了。
圖二:鴨跖草
不管名字來源如何,至少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已經(jīng)這么叫了。同時書中也列舉了其它俗名,如碧竹草、竹雞草、竹葉菜、淡竹葉、碧蟬花、藍(lán)姑草等,全都比鴨跖草好聽。前幾個均占一個“竹”字,因?yàn)楣湃艘灿X得它的葉子很像竹葉;后兩個則著眼于花的顏色,一碧一藍(lán),碧也是藍(lán)。竹葉藍(lán)花,就是對鴨跖草特點(diǎn)的高度概括。
在寂寥的北方野外,藍(lán)色花朵格外罕見,一年以阿拉伯婆婆納始,以鴨跖草終。前者初春時節(jié)盛放,燦若繁星煊赫一時,后者花期可長達(dá)幾個月,一直愛到深秋。身邊司空見慣的花朵往往懶得細(xì)看,你可知道鴨跖草的花有幾個花瓣?本磚家也是剛知道,3個,花基數(shù)3或6乃是單子葉植物的特點(diǎn),雙子葉植物一般是4或5。如果雪花是一種植物,那它一定是單子葉。
圖三:鴨跖草
關(guān)于鴨跖草的花,《中志》如是說,“聚傘花序,下面一枝僅有花1朵,具長8毫米的梗,不孕;上面一枝具花3-4朵,具短梗,幾乎不伸出佛焰苞”,今晨我特意采了幾枝,和列位一起參詳。如上圖所示,心形的東西即是被掰開的佛焰苞,合起來像個蚌殼;右邊花梗細(xì)長的花是不孕花,左邊的是可孕花。這樣的設(shè)計(jì)很巧妙,不孕花伸出以招蜂引蝶,可孕花相對低調(diào),結(jié)果后正好被佛焰苞包住,多少能有點(diǎn)保護(hù)作用。
圖四:不孕花
圖五
不僅是花序,鴨跖草的花本身也相當(dāng)復(fù)雜。首先,3枚花瓣不一樣。位于上方的2枚藍(lán)色花瓣較大,如同展翅欲飛的雙翼;下方還有1枚很不起眼的花瓣,呈半透明狀,容易萎縮脫落。有人可能覺得下方不止1枚,這是后面的花萼造成的錯覺。請看圖五,我特意去掉了上方花瓣和花蕊,這樣更直觀一些,可見花萼亦是3枚,上方1枚略尖,下方2枚圓闊,和花瓣的情形正好相反。
圖六:可孕花
圖七:可孕花
其次,鴨跖草和以前說過的紫薇一樣,也是異型雄蕊,共計(jì)雄蕊6和雌蕊1。最短的3枚雄蕊不可育,具有十字形的金黃色花藥;最外面2枚最長的雄蕊,花藥就像棕色的鞋拔子,以及中間1枚不長不短的,這些都可育;雌蕊則位于2枚最長雄蕊之間。鴨跖草缺少花蜜,必須靠不育雄蕊的美色撩蟲,并為之傳粉。具體過程略,你就想象成“仙人跳”得了。
也不枉鴨跖草如此充滿心機(jī),它的種子繁殖效率非常高,再加上每個莖節(jié)都能生出“隨遇而安”的不定根,僅靠營養(yǎng)器官繁殖就能迅速蔓延。說起來也是非常討厭,我可以好整以暇地觀察欣賞,農(nóng)民朋友更可能欲除之而后快。不僅如此,鴨跖草還在多個國家攻城掠地,被視為有害的入侵植物,比如美國。植物這東西,你在邊境上壘高墻也不一定能防得住
圖八:飯包草
國內(nèi)鴨跖草科植物多數(shù)分布于南方,能在北方生存的只寥寥幾種。除本篇主咖之外,同屬的飯包草/Commelina benghalensis Linnaeus也較為常見,又名卵葉鴨跖草、圓葉鴨跖草等。該種和鴨跖草模樣相似,常被誤會為同種,但其花極小,葉子圓鈍,邊緣常呈波狀,且有明顯葉柄,而鴨跖草無之。從氣質(zhì)上看,鴨跖草清麗,飯包草呆萌,一望便知。
圖九:裸花水竹葉
圖十:裸花水竹葉
在當(dāng)年我部營區(qū)的一個犄角旮旯,我還發(fā)現(xiàn)了另一種野生鴨跖草科植物,水竹葉屬的裸花水竹葉/Murdannia nudiflora (L.) Brenan,小花有冰清玉潔的感覺,惹人憐愛。本種更多見于南方,在北方分布區(qū)域狹窄,由圖可知,當(dāng)時已是深秋,而仍能堅(jiān)持開花,難能可貴。
圖十一:吊竹梅
圖十二:紫竹梅
圖十三:白花紫露草,栽培品種的葉子通常有白色條紋
圖十四:白雪姬
圖十五:無毛紫露草
鴨跖草科還有不少種類登堂入室而成為觀賞植物,常見的有吊竹梅/Tradescantia zebrina、紫竹梅/Tradescantia pallida、白花紫露草/Tradescantia fluminensis、白雪姬/Tradescantia sillamontana和無毛紫露草/Tradescantia virginiana L.等,均為紫露草屬。前三種因葉色奇特而常作為垂吊植物栽培,白雪姬一般混跡于多肉行列,唯最后一種植株較高,妝點(diǎn)庭院尚可,盆栽效果不佳。
圖十六:條紋小蚌花,辰山植物園
還有一種條紋小蚌花/Tradescantia spathacea,通常叢生,葉簇生于短莖上,具白色條紋,葉背紫色,配色別致而和諧,讓人心生愉悅。本磚家有一盆,跟隨我接近兩年之久,幾經(jīng)換盆和砍頭,仍然生機(jī)勃勃。p.s. 在網(wǎng)絡(luò)資料中,本種拉丁名一般寫成Rhoeo spathacea,列為紫萬年青屬,而上海辰山植物園的牌子上卻將其歸為紫露草屬,未知孰是,暫且存疑。
圖十七:杜若
說好了主咖是鴨跖草,按說寫到這里已是尾大不掉、喧賓奪主,不過既如此便如此,不妨把我見過的鴨跖草科植物全抖落一遍算完。壓軸的是杜若屬的杜若/Pollia japonica Thunb.,攝于武漢植物園,名字很美,就像穿越而來的古代美人。不過,據(jù)考證屈原詩“山中人兮芳杜若”的“杜若”,更可能是某種花極芳香的姜科植物,而非本種。
語言的變遷難以明辨。我不清楚鴨跖草為什么叫做鴨跖草,同樣也不知道杜若如何從姜科被張冠李戴到鴨跖草科,歷史問題宜粗不宜細(xì),就這樣吧。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