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游戲》屬于“奇幻”類劇集,但是其中的很多非現實部分常是以真實的歷史為藍本進行再創作的。劇中所描繪的世界不是虛無飄渺的,對觀眾來講,劇中的世界似乎觸手可及,甚至有身臨其境觀看歷史重演的錯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權力的游戲》那別具一格的片頭。精心制作的片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只用1分40秒的時間就向觀眾交代了故事的主要歷史事件、劇集所在的世界的地理信息。僅僅通過片頭,我們就能迅速進入這個奇幻世界,甚至在那里發現故事的原型,找到現實世界和真實歷史的蛛絲馬跡。
戳視頻,看《權力的游戲》精彩片頭
片頭中的秘密
片頭開始的第一幕就是大事件——瓦雷利亞的毀滅。瓦雷利亞自由堡壘原是故事設定中已知世界里最強大的國家。瓦雷利亞人依靠魔法駕馭巨龍統治著當時的世界。畫面最左邊描述的是火山爆發,右邊則是巨龍。此處暗示瓦雷利亞毀滅的原因是火山爆發。在歷史上,火山爆發的確引發過幾次文明瞬間被毀的悲劇事件,最著名的莫過于龐貝古城的隕落。
龐貝古城始建于公元前4世紀,位于今天意大利西南部的坎帕尼亞地區,它的西邊是那不勒斯海灣,南邊是薩爾諾河,是一座經濟發達的商業城市。龐貝城人口不多,但基礎設施完備,居民的生活富足。平日,商人會前往城市西端寬闊的廣場進行商業談判、了解政策動向,知識分子則會在廣場中高談闊論,闡發哲學思想,探討時政新聞。龐貝人也喜歡藝術,城中建有可容納5000人的希臘劇院,以便人們觀賞戲劇、啞劇以及歌舞表演。
在大型的沐浴場中享受沐浴帶來的放松愜意也是龐貝人最熱衷的休閑活動。每逢節假日,會有大量的人趕到競技場觀看緊張刺激的比賽和表演。公元79年,距離龐貝10千米左右的維蘇威火山發生大爆發,擁有500多年歷史的古城瞬間被火山灰吞噬。但由于被火山灰掩埋,街道及房屋保存比較完整,龐貝古城為人們了解古羅馬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證據。
緊鄰維蘇威火山的龐貝古城
在《權力的游戲》中,瓦雷利亞與龐貝一樣,在極盛之時毀于大自然的力量,片頭也從這個歷史故事開始講起,為整個劇集設定了悲壯的史詩般的基調。雖然瓦雷利亞被毀滅,但瓦雷利亞貴族中的坦格利安家族得以幸存。
坦格利安家族的代表人物是丹妮莉絲·坦格利安,家族紋章是三頭龍。在歷史上,北歐的維京人對于龍的圖案非常喜愛,常把龍頭的圖像放置在船首,據說這可以賦予戰士機智和勇氣。今天,英國威爾士的官方旗幟上半部為白色,下半部為綠色,中間則是一條紅色的龍,其形態與劇集中坦格利安家族的紋章圖案十分相似。
劇中,坦格利安家族可以駕馭巨龍
在片頭中,接下來可以看到,跟在巨龍后面的是一艘坐滿人的渡船,暗示坦格利安家族在維斯特洛登陸,然后征服了七大王國,建立了坦格利安王朝。在真實的歷史上,七大王國則是指5~9世紀居住在不列顛島的盎格魯-撒克遜部落的非正式聯盟。
5世紀初,隨著羅馬軍隊最終撤出不列顛,羅馬對不列顛的統治宣告終結。很多歐洲大陸的日耳曼部落,包括原來居住在德國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麥南部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以及萊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開始入侵不列顛,填補羅馬人留下的實力真空。不列顛島南部隨后進入了盎格魯-撒克遜時代,在不斷的兼并戰爭之后,逐步形成了肯特王國、薩塞克斯王國(南撒克遜)、韋塞克斯王國(西撒克遜)、埃塞克斯王國(東撒克遜)、諾森布里亞,東盎格利亞王國和默西亞王國等七個王國。829年,韋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其他王國,改國名為英格蘭。
最初,盎格魯-撒克遜人還處于氏族部落時代。在入侵的過程中,隨著生產力發展,原有的氏族組織逐漸解體,土地逐漸變成私有財產,出現了貴族、大土地占有者、依附農和奴隸,這是英國社會逐漸封建化的過程。
《權力的游戲》中坦格利安家族統治著七大王國,并將首都設立在君臨城。從君臨城跌宕起伏的命運來看,其原型可以認為是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即現在的伊斯坦布爾)。
君士坦丁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8年,當時,古希臘人在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之間的地岬上建立了一個名為拜占庭的殖民城邦。此地既聯結亞洲和歐洲,又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地理位置極其重要,馬克思稱之為聯結東西方之間的金橋。
330年,君士坦丁大帝正式遷都,在希臘古城邦拜占庭遺址上新建首都,并改名為君士坦丁堡,號稱新羅馬。395年統一的羅馬帝國皇帝提奧多西一世在去世前把帝國分傳給兩個兒子,羅馬帝國從此正式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君士坦丁堡成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此后憑借自身得天獨厚的政治、經濟和地理優勢,君士坦丁堡得到極大的發展,成為當時世界上一個超大型的城市。
東羅馬帝國在歷史上遭到過很多次入侵,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也屢遭兵燹,劇中君臨城的遭遇和十字軍東征時期的君士坦丁堡十分類似。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存在超過千年的希臘化的拜占庭帝國就此滅亡,奧斯曼帝國把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布爾,并作為自己的首都。不過,西方國家仍習稱其為君士坦丁堡。
伊斯坦布爾還有個別名叫“七座山丘的城市”,這是因為其老城是由君士坦丁大帝建于七座山丘之上,與羅馬的七座山丘相對應。這座城市匯聚了古希臘、古羅馬、奧斯曼土耳其等諸多歐亞文明的歷史。
臨冬城與絕境長城
貫穿全劇的主角——史塔克家族,居住在維斯特洛大陸北方的臨冬城,守護著寒冷的北境。臨冬城是史塔克家族的城堡。史塔克家族的紋章是冰原狼,族語為“凜冬將至”。臨冬城的建筑和地標包括殘塔、神木林、鐘塔和藏書塔等。從建筑風格和史塔克家族成員所帶有的濃重蘇格蘭口音來看,臨冬城的設定應該是偏向蘇格蘭風格的。劇集中史塔克家族領地的取景地便是在蘇格蘭。
劇中,臨冬城是史塔克家族的城堡
在歷史上,蘇格蘭的王公貴族們為保護他們的利益,大興土木,修建城堡無數,因此現在的蘇格蘭也被稱為“古堡之國”,約有1000多座城堡。在《權力的游戲》中,史塔克家族城堡中的場景,便是在蘇格蘭的杜恩城堡拍攝的。那是一個建于13世紀的古堡,風格冷峻肅穆,城堡30米高的巨大門樓令敵人望而生畏,也令游客們嘆為觀止。
蘇格蘭的杜恩城堡
《權力的游戲》中最讓觀眾感到震撼的建筑莫過于絕境長城。這座長城建造于冰封之地,高聳入云,是用來防御北方蠻族和異鬼入侵的龐大軍事工程。
劇中,守夜人負責守衛長城,設立了包括從西橋望到東海望一共19座城堡,作為鞏固長城各段防御的據點。不過其中很多已經被廢棄。劇集中所展現的是黑城堡,也是現在擁有駐軍的3座城堡中最大的一座,位于國王大道的最北端,是守夜人總部所在。
《權力的游戲》中的絕境長城
絕境長城橫亙于整個大陸,東到狹海,西到日落之海。這個軍事工程在現實中的原型應當就是2世紀修建在不列顛島上的哈德良長城。這道長城是羅馬帝國抵御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的軍事防御工程體系。
哈德良長城位于英格蘭北部,不列顛島的頸部,從東海岸的泰恩河口,到西海岸的索爾韋灣,全長約117千米。哈德良長城的設施包括城墻、瞭望塔、城堡、水道壕溝、道路、堡壘、要塞、軍營和聚落等很多種。哈德良長城的存在標志著羅馬帝國的西北邊界,沿用了近300年時間,既威懾了當時長城以外被羅馬人視為蠻族的部落,也為駐防的羅馬軍隊提供了一個可靠的基地。
英格蘭北部的哈德良長城
1987年,哈德良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2005年擴展項目“德國北日耳曼-蕾蒂亞邊境”和2008年擴展項目“英國安東尼長城”,共同構成了世界文化遺產“羅馬帝國邊境”。現在,在哈德良長城沿線建有包括大北方博物館、羅馬軍隊博物館和豪塞斯特茲遺址博物館等一大批博物館,并和正在進行的考古發掘現場一起展示給參觀的人們。
代表榮譽的家族紋章
片頭最后出現的是劇集名字“權力的游戲”(Game of Thrones)幾個字。這幾個字的背景中有一個圓盤,圓盤的四角分別展現了劇中四大家族的紋章。左上是龍頭,代表坦格利安家族;左下是冰原狼,代表史塔克家族;右上是怒吼雄獅,代表蘭尼斯特家族,右下是寶冠雄鹿,代表拜拉席恩家族。中世紀的歐洲也有很多國家以動物的形象做家族紋章。
紋章在12世紀誕生于戰場上,主要是為了識別因披掛甲胄而無法辨認的騎士。安茹伯爵、諾曼底公爵杰弗羅·普朗特熱內的紋章,是歷史上最早出現的紋章。從13世紀起,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只要遵守紋章術的規則,都可以擁有、使用紋章。如今,也有很多家族會設計自己的紋章,比如嫁入英國王室的凱特王妃,就請設計師為自己的家族設計了以3顆橡果為主題的家族紋章。
上文提到的一些情景,幾乎出現在每一季每一集的片頭,而且隨著劇情的推進,每一集都會有不同的情景加入。諸多的情景融合在片頭,讓劇迷們在享受的同時也不忘為了一些隱含的歷史原型爭論不休。
《權力的游戲》開播已經近9年,分析劇情,探討劇集中的歷史細節,已經成為一種在年輕劇迷中盛行的文化現象。雖然劇集已經落幕,但這部戲的原著小說還未終結,那些劇集中未解的謎團可能要等待喬治·R·R·馬丁在小說中給出令人驚喜的答案。
覺得不錯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