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中的二點換三點是目前世界上各個隊伍中最常用的戰術之一。從字面理解我們也會知道二點換三點是一種換人的戰術,也就是由教練進行球場上的主力隊員與替補之間的輪換。下面我來簡單解釋一下二點換三點這個換人策略。
首先,要想知道二點換三點就要先對排球場上各個隊員的位置有所了解。在排球比賽中每邊都有六名隊員,這六名隊員在球場上的位置依次是二傳、主攻、副攻、接應、主攻、自由人。并且球場上每邊都有前后排,也就是前排有三名隊員,后排也有三名隊員。但是由于這六名隊員在場上的位置順序是固定的,所以就不可能出現接應與二傳同時在前排或者同時在后排的情況。
由于在場上自由人是不可能輪換到前排的,因此二傳、大主攻、副攻、接應、小主攻都是會在前后排輪換位置的。
而這五名隊員除了二傳手其他的幾名隊員都是進攻手,所以一般不把二傳看作是一個攻擊點。眾所周知,排球比賽中的絕大部分進攻都來自與前排,因此就是說在前排的三名隊員中攻手越多越好,最好的情況就是二傳不在前排的時候。由于二傳不占用前排的攻手名額,因此此時是整支隊伍攻擊力最強的時候。
那么如果二傳在前排怎么辦呢?這是就需要用到二點換三點了。其實這里的二點和三點就是前排有幾名攻手也就是有幾個攻擊點的意思。如果二傳不在前排,那么此時前排就有三個攻手,就是三點攻。如果二傳輪轉到了前排,那么此時前排幾時有兩個攻手了(主攻、副攻),也就是兩點攻。如果此時教練認為球隊的攻擊力不足的話,往往就會用到二點換三點這個戰術了。具體操作就是用場下的一名接應將原來場上前排的二傳手換下來,在讓場下的另一名二傳將此時場上后排的接應換下來。由此,場上的前排就又有三點攻了(接應、主攻、副攻)。原來的前排二點攻被換成了前排三點攻,這就是二點換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