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有很多50后、60后的朋友都問我一個問題,為什么突然有一種不安全感,有一種陌生感。
過去的兩三年里,中國的很多產業在發展,互聯網對制造業、服務業形成了沖擊,中國金融市場出現一定波動。
現在每個人都問,未來會怎么樣呢?自己的錢能不能保值,能不能增值?
我們需要用一種結構的方式來看待這個問題——簡單回顧一下,我們口袋里的錢是從哪來的,我們的企業是怎么發展到今天的,過去二、三十年里面,中國的財富以怎樣的一種方式在波動,我們怎么走到今天,面向未來我們會有哪些可能性?
從1978年到現在,中國經歷了幾個大的產業周期。
第一個周期是1978年到1997年。在這二十年里,中國由重工業經濟變成輕型經濟,由短缺經濟變成了過剩經濟。
這20年里面,中國人絕大多數是在吃、穿、用這三個方面,通過食品、保健品、飲料、紡織、家電等行業賺到的錢。
第二個周期,1998年發生了東南亞金融危機。從那一年起,中國為了應對危機,推出了很多的產業政策。
1998年開始,居民消費漸漸轉變為以房地產為主,城市化建設也從以中小企業為主漸漸轉移到以政府為主。
1998年到2014年,長達16年的時間,出現了中國制造“席卷”全世界的過程,外貿大幅度增加。
作為從完全的內向經濟轉向外向經濟發展的新型經濟模型,1998年以后出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產業,就是互聯網經濟。我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實,中國一些非常重要的互聯網企業,比如新浪、搜狐、網易、騰訊、百度、阿里等,都誕生在1998年的二季度到第四季度。
這三個變化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景象。過去16年里面,你只要進入到這些行業——比如房地產行業或與房地產相關的行業、能源行業、外貿行業或互聯網行業——就可以賺很多錢。這些行業替代吃穿用三個行業,形成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地產的盛宴。從1999年開始,中國富豪榜前100個富豪里面,有60個左右是房地產開發商,這個速度一直持續到2013年,2014年開始變化。所以房地產的黃金周期已經過去了。
但是到今天,為什么很多朋友在過去十幾、二十年里面獲得很多財富,在今天卻覺得很陌生,覺得有不安全感?
未來會好還是會壞?
如果僅僅從經濟層面來看的話,長達16年的產業周期結束了,錢已經不在消費、出口、投資這“三駕馬車”上了。原來靠成本和規模優勢,進行重工業投資獲得經濟增長的邏輯結束了,GDP也不再保持8%——9%的高速增長了,回落到7%。
未來十年,中國的產業會進入到四個新的動力區。在我看來,未來的錢,至少在十年之內不會有問題,未來十年中國經濟發生崩潰是極小概率的事件。
問題是,過去的三駕馬車模式被改變了,未來的變化全部在于新——新實業,新消費,新金融,新城鎮化。實體經濟還會發展,消費產業、服務產業還會發展,金融業都在變革,新的城鎮和新的城市仍然會建設。
未來所謂的新,指的是都有了。中國今天的制造業排在全球第一位,中國的比重達到了28%,超過了美國。
消費,中國每年有非常龐大的幾十億消費。問題在于,并不是每個工廠都可以賺錢,未來三五年,中國的銀行業和金融業變化會非常大。
在2013年,中國還沒有一家私人銀行,現在我們有了四家,中國今天的互聯網金融公司有2800家,三年前一家都沒有。整個金融行業都改變了,城鎮化也一樣。
未來的十年,中國仍然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發動機,問題在于整個產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消費發生了很大變化,因此財富和投資的模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政策和經濟狀況的改變,財富風險來自:
1、物價通脹,錢的購買力下降,發行新版人民幣意味著持續通脹
2、銀行利率下調,0利率和負利率即將到來,存款會讓資產縮水
3、政策允許銀行破產,國家不再兜底,存款不再是堅不可摧的地方
4 、人民幣貶值,產業制造利潤下降
5、經濟結構調整,經濟增速下滑,行業競爭大
6、實體生意成本增加,利潤小
7、互聯網經濟對實體經濟的沖擊,小本生意難以為繼
8、金融時代,國家逐步開放金融市場,市場資本化
9、資產保值增值的出路:錢生錢。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10、投資組合最佳選擇:股票,房產,基金,現貨,貴金屬,原油,外匯 等!
財富如何增值?
策略一:加大資產的杠桿效應
簡單算一下,如果每年的資產增長在10%,剛剛對得起這個時代。
任何一個單一的理財產品都難以給到你這個收益,所以一定是復合式、組合式的資產投資,要保持比較激進的杠桿資產。股票,房產,基金,期貨,現貨,貴金屬,原油,外匯 等!
日本過去三年里面,貨幣發行量增加了一倍。現在全球處在通貨緊縮時期,所以從財富安全性的角度來講,現在最好的辦法是把錢都花出去,不管買什么都是對的。要保持相對激進的理財的態度,才可以保證人民幣的保值。
策略二:股權投資 投資創業者
投什么呢?從最激進的角度,未來十年中國最值得投資的是兩方面。一個是投好的企業,第二是投好的人。
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大規模的中小企業創業公司。政府提出了全民創業,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講,我們要去投好的企業。所以,股權投資是贏得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一個重要的手段。
第二是投“好的人”,“好的人”就是二十年前的我們。二十年前的年輕人,都是今天的80后、90后,你要找到那些好的人,可能是你的孩子,可能是你的下屬,也可能是馬路上的小伙子,對金錢渴望的人。找到他們,把錢投給他們。
是拿著我們上半場賺的幾十萬、幾百萬、上千萬,把錢放在中國市場,全球市場,支持年輕的企業和年輕的人。我們用這樣的方式來看下半場的建設。
策略三:全球化的資產配置和優質的不動產投資
前面的一半資產做一些非常激進的措施,另一部分應該拿出來進行全球化的資產配置。
全球化的資產配置,很多有人到美國去買房子,或者去歐洲買一個商鋪,而真正的全球化資產配置應該是交給專業公司打理的過程。
要安排一些對沖性的產品,這些產品不僅僅是買房子、買商鋪那么簡單,這是全球性的一個資產配置,是我們需要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