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 闭谏习嗦吠旧系耐跸壬牭揭幻影殡S著哭聲的喊叫,熱心腸的他趕緊過去,看到路邊圍了一圈人。經過了解,原來是這名女子的男朋友不小心掉到了水里,被救上來后面色發青、心跳已經很微弱了。雖然已經叫了救護車,但是這里很偏僻,救護車到這里起碼要20分鐘,到時候男朋友是死是活還不一定,所以才有了她求救的這一幕。
王先生以前了解過急救方面的知識,尤其是會做人工呼吸。他和女子說明后,立即開展人工呼吸,一只手按住男子前額,一只手不斷按壓胸部,嘴對嘴規律地向男子嘴里吹氣。隨著男子胸腔的起伏,一口水被吐了出來,男子脫離了生命危險。
伴隨著男子脫離生命危險,救護車也來了。醫生表示:如果不是人工呼吸,那么該男子很可能再也就不回來了。
很多影視劇中,都有人工呼吸的影子,也因此人工呼吸被人們“神化。”事實上,人工呼吸被大眾理解得過于片面,許多人對此產生了誤解。很多人根本不理解其中的操作和原理,就覺得只要對著人嘴里吹氣就行。
今天是#世界慢阻肺日##中國有近1億慢阻肺患者#,頭條健康聯合科普中國、廣東省鐘南山醫學基金會共同發起#守護健康呼吸#話題活動,借此機會,醫生今天就在這里好好給大家科普下人工呼吸的相關知識,幫助大家更好地守護健康呼吸,希望大家都有所收獲。
人工呼吸究竟是什么?人工呼吸實際上就是幫助傷員恢復自主呼吸,防止器官出現不可逆轉損傷的一種急救方式。一般因為溺水、車禍、觸電等情況昏迷的傷員,通常被救起來時會出現呼吸不暢、心跳減少的情況,這時候人工呼吸這種急救方式就能派上用場。
人工呼吸并不是我們想得那么簡單,其實這個過程中,能起到很多作用。
首先,人工呼吸能夠緩解窒息。突發心腦血管疾病、觸電等情況,氣管會驟然梗阻,造成呼吸困難,大腦由于缺少氧氣,會產生腦損傷,如果持續缺氧,傷員很可能會變成植物人甚至死亡。
而通過人工呼吸,能夠給予傷員足夠的氧氣維持其生命活動,讓傷員不至于因為窒息導致身體器官產生損傷,引發惡劣后果。
其次,人工呼吸能避免傷員心臟驟停。傷員在事故突然發生時,心臟會終止搏血,這種情況下,心臟不能進行血液的循環,數分鐘之內就能造成大腦急性缺氧,致人死亡。
人工呼吸在搶救過程中,會對傷員進行心臟復蘇,使心臟在外力作用下進行血液循環,讓傷員脫離危險。
最后,人工呼吸能緩解患者呼吸肌麻痹。在突然的事故中,傷員的神經系統和神經系統會產生死機。呼吸肌系統產生問題,導致傷員呼吸困難,影響心肺功能。人工呼吸能代替傷員肺部功能,保證肺通氣,支撐到醫生到來進行進一步治療。
人工呼吸的作用毋庸置疑,在醫生到來之前,人工呼吸能夠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簡單的嘴對嘴呼吸就有這么神奇的效果,究竟是為什么呢?那就接著往下看吧。
很多人根據人工呼吸這個名字,覺得應該是向患者口中吸氣,其實不然,人工呼吸是向患者口中吹氣,為什么這么說?這要結合人工呼吸的原理來看。
氧氣我們都知道,是維持人生命的重要物質。身體內部的細胞缺少氧氣,就會在短時間死亡。人在呼吸時肺部進入氧氣,然后通過循環系統進入身體各個組織內部。呼出的廢氣,也就是二氧化碳會被人體排出。
氧氣在進入細胞后,通過肺靜脈進入心臟,心臟通過動脈將與氧氣結合的血壓像水泵一樣壓入身體各個部分。這就是氧氣在人體內部的一次循環過程。但是,如果心臟突然停跳,氧氣的循環失效,人體內部就會缺少氧氣,特別是大腦缺氧,很可能致人死亡。
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百分之16的氧氣,當施救者對傷員進行吹氣時,這些氧氣通過氣管進入傷員肺部,進入血管,當施救者的嘴離開后,廢氣會排出,這樣就通過人工呼吸替傷員完成了呼吸循環,從而提高傷員的生存機會。
看完了人工呼吸的原理,相信各位明白了為什么人工呼吸是吹氣而不是吸氣。人工呼吸的作用和原理相信各位讀者都已經了解,但是具體操作,大部分人都一知半解,其實這并不困難。
人工呼吸不僅僅是我們在電視劇看到的那種口對口的方法,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兩種方法,這三種方法需要根據不同情況進行使用。
1、口對口呼吸
這是人工呼吸使用最普遍的一種方法。使用這種方法時,需要根據患者的情況打開氣道。讓傷員呈仰臥,施救者一只手放在傷員的前額,捏住患者的鼻孔,另一只扶著傷員的下庭,使其頭向后仰。保證氣道處于開放狀態。
之后,施救員要深吸一口氣,用嘴封住患者的嘴部,連續吹氣兩次,每次吹氣時間不要超過兩秒。直到看到傷員胸廓隆起,停止吹氣,用耳朵聽是否有氣流流出。當傷員呼氣完畢后,繼續進行第二次吹氣,不斷循環,直至傷員恢復自主呼吸。過程中不斷檢查傷者狀況,等待進一步救援。
2、口對鼻呼吸
如果傷者因為事故或者一些其他原因導致不能打開口腔,就可以采用口對鼻呼吸方式。和口對口方式一樣,需要讓傷員呼吸道呈開放狀態,同時用左手托著傷員的下頜部讓口唇緊閉,右手壓著傷員額頭。深吸空氣,用嘴對傷員鼻孔里面吹氣。發現傷員胸部抬起后,將其嘴部張開,排出廢氣。
流程結束后,傷者胸部會隨著吹氣起伏,這代表人工呼吸有效。不斷重復這個過程,直至傷員呼吸恢復正常。
3、口對口鼻呼吸
當傷員是嬰兒時,單純的對口或者鼻進行吹氣,效果較差,因此采用口對口鼻呼吸方法。這種方法需要讓嬰兒平躺,讓其額頭后仰使氣道呈開放狀態。施救者進行吸氣,張開嘴包裹住嬰兒的口鼻,連續吹氣兩到三次,同時可以進行胸部按壓,在這個過程中觀察嬰兒的情況。
這三種人工呼吸的方法,需要根據不同場合、不同人群進行使用。人工呼吸并不能難,幾分鐘就能完全學會。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項。如果不注意這些事項,可能會產生惡劣后果。
做人工呼吸時,這幾點要是不注意,可是會影響效果的。
首先,做人工呼吸前,一定要檢查傷員的呼吸道是否通暢。很多傷員可能是因為溺水昏迷,呼吸道里面有大量的水草、泥沙堵塞,如果做人工呼吸之前沒有進行檢查完,那就是白費力氣,沒有效果。
所以,一定要進行檢查,如果發現患者呼吸道里面有異物,要及時通過各種方法取出,從而達到正確的救治。
其次,做人工呼吸時,吹氣量不要過大。并不是吹氣越多就代表傷員接受的氧氣就越多。如果施救者吹氣量超過1200ml,很可能對氣道造成損傷。讓效果適得其反。
每次吹氣時,最好保證吹氣量在800ml到1000ml,勻速將氣體送入患者身體內部,觀察胸部起伏判斷效果。
最后,做人工呼吸后,注意傷者體征。不是每一次的人工呼吸都會產生效果,往往傷者可能因為受傷時間過長、傷勢過重從而失去生命體征。因此,在進行人工呼吸后,要判斷效果,觀察傷者狀態,判斷傷者情況,從而進行下一步的應對。
這幾點注意事項一定要謹記,否則人工呼吸可能不會產生應有的效果。
醫生在這篇文章之中詳細介紹了人工呼吸的作用、原理、方法以及其中的注意事項,相信各位讀者已經了解了人工呼吸的相關知識,并且能在生活中完全掌握。趕緊行動起來,分享給身邊的每一個人吧!
參考文獻:
[1]李文濤, 孫麗娟, 劉晶,等. 意識清楚病人應用人工呼吸機的護理體會[J]. 護士進修雜志, 2001, 016(007):542-543.
[2]鄭德根, 孫艷玲, 張兆玉. 口對口人工呼吸在心肺復蘇中的實施情況調查[J]. 中國全科醫學, 2004, 7(4):2.
[3]陳平, 鐘永. 《2010美國心臟協會(AHA)心肺復蘇(CPR)及心血管急救(ECC)指南》要點速遞與釋義[J]. 中國醫藥導報, 2011, 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