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得了潰瘍性結腸炎需要在飲食上注意什么?為什么?
飲食對于潰結的炎癥活動度的影響尚未闡明,但是改變飲食可能會改善潰結的癥狀。對于病情嚴重的患者,尤其是爆發型或合并腸梗阻、腸穿孔及消化道大出血等嚴重并發癥的患者,應予以禁食。
膳食纖維具有吸收大腸內水分,促進排便的功效,容易加重潰結患者因此,對于大多數的潰結患者來說,在疾病活動度的上升期也就是加重期應該減少纖維攝入量,如果能耐受,可以保留牛奶等乳制品,諸如米飯、魚肉、蒸蛋、豆漿、過濾的蔬菜汁和果汁等含纖維比較少,屬于低渣飲食,這種飲食可以減少對腸道的刺激,減少排便的頻率,所以提倡潰結患者采用低渣飲食。
但是對于潰瘍性直腸炎患者(病變局限于直腸,便秘較腹瀉更常見)提倡高渣飲食,合理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促進排便。
生冷、辛辣的食物以及酒類等刺激性食物的攝入有可能會加劇潰結的腹痛、膿血便的癥狀,而潰結患者對于含脂肪較多的油膩食物往往吸收較差,因此無論是在疾病緩解期還是在活動期都應該避免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的攝入,減少甚至避免油膩食物的攝入。
18. 潰結患者應該采取怎樣的生活方式?
首先,潰結患者要注意飲食,建議采取上述提到的飲食方式;除此之外,減壓和良好的壓力緩解方式可改善患者癥狀,減少甚至避免焦慮及抑郁癥狀的發生可以有效降低潰結的復發,必要時可以適當應用抗焦慮藥物甚至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人員的幫助。
19. 得了潰瘍性結腸炎能不能治好?
目前并沒有特效藥物或者方法可以完全根治潰瘍性結腸炎,但是可以通過規范治療來減少復發,延長緩解期病程,提高生活質量。
20. 潰瘍性結腸炎一般有哪些并發癥?
潰瘍性結腸炎可以引起消化系統及腸道外的并發癥。對于消化系統,潰結可以引起中毒性巨結腸、結直腸癌變、腸道大出血甚至腸穿孔等十分嚴重的并發癥。除此,潰結還會引起全身多個系統的并發癥,比如口腔潰瘍、骨關節病變、皮膚病變、肝腎病變、動脈炎和血栓栓塞等。
21. 得了潰瘍性結腸炎能不能治好?
目前并沒有特效藥物或者方法可以完全根治潰瘍性結腸炎,但是可以通過規范治療來減少復發,延長緩解期病程,提高生活質量。
22. 得了潰瘍性結腸炎怎么治療?
對于潰結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藥物治療主要包括氨基水楊酸類、皮質類固醇、免疫抑制劑、抗生素、益生菌以及抗 TNF 制劑,其中氨基水楊酸類常作為首選和維持治療的藥物,皮質類固醇也就是通常說的激素可以迅速緩解癥狀,多用于急性發作,而免疫抑制劑可以減輕或消除對激素的依賴,并且在氨基水楊酸維持治療失敗時可以用于潰結的維持緩解。當內科治療無效,有手術指證時可以采取合適的手術治療切除病變腸段。
23. 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藥物有什么副作用?
雖然氨基水楊酸、激素等治療潰結的常用藥物對潰結的治療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有一定的副作用。惡心、嘔吐、消化不良、厭食等胃腸道不良反應是氨基水楊酸類常見但是并不嚴重的不良反應,應用此類藥物還可能會出現白細胞減少、自身免疫性溶血、再生障礙性貧血、過敏反應和粒細胞缺乏等罕見的不良反應。
長期服用激素可能會引起骨質疏松,甚至導致股骨頭壞死。
免疫抑制劑的副作用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胰腺炎以及胃腸道反應。英夫利昔單抗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和感染,也有資料表明可能會增加淋巴瘤和癌癥的風險。當用藥后出現不良反應后應及時咨詢醫生,考慮更換其他藥物治療,而不是自行停藥,以免引起癥狀的反復。
24. 如何盡量減輕藥物的副作用?
藥物所引起的副作用一般因人而異,并且不可預測。及時的補充葉酸,定期的進行血液監測以及肝腎功能的檢查,一旦出現不良反應即刻停藥,可以最大程度上減輕藥物副作用對身體的損傷。應用單抗治療時應密切注意過敏反應,增強抵抗力,避免感染的發生。總之,藥物的副作用可防可治,萬萬不可因為副作用而因噎廢食,害怕用藥。
25. 潰瘍性結腸炎需不需要定期復查?多長時間間隔比較合適?
潰瘍性結腸炎病情容易反復,需要定期隨診病情變化,間隔時間根據病情程度決定,遵循醫生醫囑決定復查時間是最好的選擇。復查項目一般包括大便常規檢查、血常規檢查、血沉(ESR)、C 反應蛋白(CRP)和肝功等實驗室檢查,必要時可以行 X 線或鋇劑灌腸檢查、CT 檢查以及結腸鏡檢查。
26. 潰瘍性結腸炎會癌變么?
一般來講,潰結的患者結直腸發生癌變的幾率要高于正常人,尤其是廣泛性結腸炎還有幼年起病而病程漫長者。
目前并沒有確切的數據表明癌變率有多高,但是國外有研究報道起病 20 年和 30 年后癌變率分別為 7.2% 和 16.5%。
27. 如何對高危人群進行癌變的監測?
對病程 8-10 年以上的廣泛性結腸炎、全結腸炎和病程 30-40 年以上的左半結腸炎、直乙狀結腸炎患者,合并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患者,應至少兩年行一次結腸鏡檢查,并作多部位活檢。若組織學檢查發現有異型增生者,應密切隨訪,若為重度異型增生,一經確認應立即手術治療。
28. 什么是異型增生?
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潰結的反復發作反復刺激腸道黏膜,引起腸道黏膜細胞的分化偏離正常方向,引發異型增生。異型增生是一種癌前病變,若不及時處理,可能會發展成為結直腸癌。
29.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生活質量會很差么?
目前的醫療水平決定了潰瘍性結腸炎是不可能治愈的,但是嚴格按照合理的治療方案,堅持服藥,患者一般還是可以有比較良好的生活質量。對于不能堅持服藥治療、急性爆發型、有腸穿孔等并發癥以及年齡較大(>60 歲)的患者,一般預后較差,生活質量要低于堅持服藥的患者。
30. 潰瘍性結腸炎什么時候需要手術治療?
當患者有以下癥狀時,可能需要擇期甚至緊急手術治療:
(1)并發結直腸癌變;
(2)慢性持續性病例內科治療效果不理想而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3)雖然使用糖皮質激素可控制病情但應用激素不良反應太大不能耐受;
(4)并發大出血、腸穿孔、重型患者特別是合并中毒性巨結腸經積極內科治療無效且伴嚴重毒血癥狀者。
31. 潰瘍性結腸炎手術治療效果怎么樣?
盡管許多患者的病情經藥物治療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但仍有 15%~30% 的 UC 患者需要手術治療。完全切除所有可能的病變組織在理論上可以治愈潰結。
過去常采取全結腸切除加回腸造瘺術,為了避免回腸造瘺易發生貯袋炎的缺點,近年來采用回腸肛門小袋吻合術,既能切除全結腸又能保留肛門排便功能。
32. 家屬能為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做些什么?
家屬首先應該疏導患者情緒,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
其次家屬還應該努力改善患者心境,保持患者心情舒暢,減輕患者壓力,避免因為疾病出現過度的焦慮和抑郁;
最后家屬應該調整患者的飲食結構,減少纖維攝入量,注意低渣飲食,避免患者食用生冷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