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四十六章
罪于縱欲,知足常足
第四十六章 原文
【原文】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六章 譯文
統(tǒng)治者治理天下如果遵循“道”的規(guī)律,就可以做到政治清明,民間太平安定,就能把運載的戰(zhàn)馬還給農夫去耕種。如果治理天下不合乎道,政治不清明,禍亂四起,就連懷孕的母馬也要上戰(zhàn)場。最大的罪惡莫過于放縱欲望,最大的災禍莫過于不知滿足,最大的罪過莫過于貪得無厭。所以,知道欲望有度,不貪得無厭,才能保持恒久的滿足。
我的心得感悟
人心之私欲,是罪惡之源,止欲生悔,防微杜漸,力戒心外求物,清靜心身,涵養(yǎng)心性,戒除私念,方可不生憂患。
人在理與欲分判之際,在善惡未發(fā)之時,當以“止欲生悔”之心,克之戒之;以一念之正,制伏一念之邪;以一念之覺,照明欲心之迷。如此伏邪歸正,以善歸性,則有何患何憂之慮?
金融行業(yè),以虛擬資本馳騁天地,幻化成各種誘惑讓人類的貪欲被激發(fā)和放大。無論我們營造了多么美好的名詞“互聯(lián)網金融”、“比特幣”,這些媒介與技術是人的延伸,歸根結底是人的欲望的延伸。復雜的金融工程,復雜的金融衍生品是基于銀行家的貪欲,以及民眾的投機欲望,不斷地被創(chuàng)造出來,只要是人就會被欲望沖昏頭腦,也會被意外和風險沖垮。
分享者
2017級MBA pc
楊曦
201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