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
會得什么病?
有什么危害嗎?
聽我慢慢道來
“女性前列腺病”又稱為膀胱頸肥厚,一般認為是膀胱頸纖維增生所致。臨床表現為排尿困難、尿潴留等。女性患者多見,主要發生在老年女性。
女性膀胱頸梗阻又稱女性前列腺病,所謂女性前列腺是指類似前列腺結構的女性尿道周圍的腺體。這些腺體位于尿道上1/3段,多在后側與兩側,也有的包繞尿道周圍。
此處的感染、增生引起尿道梗阻,出現類似男性前列腺增生癥的癥狀即為女性前列腺病。
此病雖然為數不多,但卻是女性下尿道梗阻的重要疾病。國內已有數例超聲檢查的報道。病變位于膀胱頸部尿道與黏膜下,周圍的腺體,與男性前列腺同基的腺體組織;或因長期慢性炎癥刺激,形成膀胱頸部黏膜下及肌層的神經組織增生與攣縮;或因神經支配失調和膀胱間葉組織發育障礙、括約肌肥厚,形成膀胱頸梗阻
1、正常膀胱頸
縱斷圖像上可見膀胱頸前后壁匯合處略增厚,回聲稍低,排尿前呈尖端向下的等腰三角形,排尿時頸部擴張,尖端開放,呈小漏斗狀。
橫斷面上見膀胱無回聲區與陰道前壁間有一橢圓形低回聲區,其大小范圍為:橫徑<15mm,前后徑<10mm,周長不超過35mm
2、膀胱頸肥厚聲像圖
膀胱頸部低回聲區范圍增大,形態如同前列腺樣,可向膀胱內突出,各經線范圍超過正常值,重者可伴尿潴留,腎盂積水,排尿期觀察膀胱頸擴張不良,動度減弱
(一)急性尿道炎 膀胱頸肥厚與急性尿道炎兩者膀胱頸經線都可增大,但炎癥還表現為尿道全程壁增厚,內膜回聲不均勻,抗炎治療后上述異常影像可消失。
(二)膀胱腫瘤 膀胱頸增大明顯者,呈圓形低回聲區,易誤診為膀胱腫瘤,應正確認識膀胱頸的組織結構和所處的解剖部位結合其回聲特點加以鑒別。
常為膀胱頸部的肌纖維和結締組織增生,尿道旁腺增大。此病多發于中年以上婦女,尤其是60歲以上老年女性。
臨床表現為下尿路梗阻癥狀(表現同男性前列腺增生),如尿頻、尿急、排尿困難、尿流細而緩慢、尿痛甚至血尿,或有尿潴留。其合并癥亦如下尿路梗阻,如膀胱炎、膀胱小梁、膀胱憩室、膀胱結石。殘余尿量增多,甚至輸尿管積水擴張、腎積水以至腎功能損害
長期梗阻的病例,不僅病變明顯,而且合并有膀胱壁的改變,如膀胱增厚、內膜粗糙不平,以及小梁和小房的形成,殘余尿量增多,甚至有雙側輸尿管擴張,雙側腎積水。摘自《泌尿系超聲診斷治療學》
女性特別是老年女性患者其尿道后部有相當于男性前列腺體 ,發生慢性炎癥或結節性瘤樣增生 ,導致膀胱頸部狹窄甚至梗阻。臨床上產生尿急、尿頻、尿痛、尿道異物感、血尿等一組征候群 ,叫“女性前列腺性閉塞綜合征” ,又稱“女性前列腺肥大”或稱“女性前列腺殘跡增生” ,臨床常誤診為泌尿系感染或腫瘤。
老年婦女的尿道腺體與男性前列腺相似 ,女性尿道后部確實存在與男性前列腺相似的腺體。這些腺體在胚胎時期與男性前列腺同源 ,同時也受內分泌的影響與控制。在陰道前壁可觸及膀胱頸部有表面光滑、質堅韌、酷似男性前列腺的包塊,病理檢查證實“狹窄”為女性前列腺殘跡組織后 ,才能確診女性前列腺閉塞綜合征。
前列腺疾病一般是男性尤其是中老年男子的常見病、多發病,但隨著醫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入,臨床的病例已證實,前列腺病已不再是男人的“專利”。
女性的尿道后部也有相當于男性前列腺的腺體,這些腺體在胚胎時期與男性前列腺同源,同時也受內分泌的影響與控制。如果發生慢性炎癥或結節性瘤樣增生,導致膀胱頸部狹窄甚至梗阻,則會產生以排尿不適為主的一系列癥狀。臨床上稱之為“女性前列腺性閉塞綜合征”或“女性前列腺肥大”、“女性前列腺殘跡增生”。
女性前列腺性閉塞綜合征多發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婦女,病程一般都比較長。早期可有排尿不暢,尿線細,沖力不大,后逐漸出現尿急、尿頻、尿痛、排尿困難或有尿道異物感,少數患者甚至還出現血尿等癥狀,偶爾也會發生尿潴留,導致輸尿管及腎積水,進而影響腎功能,多數患者會出現頑固性尿路感染,對于各種抗菌素顯示出耐藥性
只有采用多種方法才能確診是否患有女性前列腺性閉塞綜合征,一般的檢查手段有陰道觸摸膀胱頸部、膀胱鏡檢查、X光膀胱逆行造影以及病理檢查。
應該指出的是,由于女性前列腺性閉塞綜合征并不是女性的多發病,因而常易被誤診為泌尿系感染或女性泌尿生殖器腫瘤,有些不負責任的江湖醫生還牽強附會地診斷為性病,甚至借機坑騙錢財,既延誤治療又會給患者帶來經濟損失和精神上的負擔。因此,一旦具有上述體征時,應考慮是否患了女性前列腺性閉塞綜合征,要盡量避免發生誤診。
本病目前尚無特殊治療方法,一般是用常規抗炎、理療和對癥處理,只要治療及時,綜合采取多種方法,均會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如果反復發作,多方治療均不見效果,則需行手術切除
前列腺疾病一般是男性尤其是中老年男子的多發病,但隨著醫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入,臨床的病例已證實,前列腺病已不再是男人的“專利”。
女性的尿道后部也有相當于男性前列腺的腺體,這些腺體在胚胎時期與男性前列腺同源,同時也受內分泌的影響與控制。如果發生慢性炎癥或結節性瘤樣增生,導致膀胱頸部狹窄甚至梗阻,則會產生以排尿不適為主的一系列癥狀。臨床上稱之為“女性前列腺性閉塞綜合征”或“女性前列腺肥大”、“女性前列腺殘跡增生”。
女性前列腺性閉塞綜合征多發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婦女,病程一般都比較長。早期可有排尿不暢,尿線細,沖力不大,后逐漸出現尿急、尿頻、尿痛、排尿困難或有尿道異物感,少數患者甚至還出現血尿等癥狀,偶爾也會發生尿潴留,導致輸尿管及腎積水,進而影響腎功能,多數患者會出現頑固性尿路感染,對于各種抗生素顯示出耐藥性。只有采用多種方法才能確診是否患有女性前列腺性閉塞綜合征,一般的檢查手段有陰道觸摸膀胱頸部,膀胱鏡檢查,X光膀胱逆行造影以及病理檢查。應該指出的是,由于女性前列腺性閉塞綜合征并不是女性的多發病,因而常易被誤診為泌尿系感染或女性泌尿生殖器腫瘤。本病目前尚無特殊治療方法,一般是用常規抗炎、理療和對癥處理,只要治療及時,綜合采取多種方法,均會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如果反復發作,多方治療均不見效果,則需行手術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