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系客服
2015.05.13
導讀:中醫養生,需要了解一定的中醫基礎知識,以后的微信內容,會根據專題的不同,給大家帶來相關的基礎知識,以方便大家更好的掌握中醫養生知識。本篇主要介紹女性的中醫基礎知識。女性生理特點包括月經、帶下、妊娠、產褥和哺乳。認識女性的生理特點及其產生的機理,才能知常達變,有效地防治經、帶、胎、產、雜病,從而達到養生的目的。
月經是指有規律的周期性的子宮出血,月月如期,經常不變,故有“月信”、“月事”、“月水”之稱,以示月經有“月節律”的周期性。月經是女性最顯著的生理特點,月經初潮標志著青春期的到來,已初具生殖功能。初潮后30—35年間,一般每月行經一次,信而有期。
在《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描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女性的月經來潮與否與腎氣充盛有很大的關系,只有腎氣充足,女子到了14歲左右就會“任脈通,太沖脈盛”,月經就會按時而來,此時也具備了生育能力。“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女子七七四十九歲左右,腎氣漸衰,天癸竭,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多在49歲左右絕經!
西醫認為月經是指伴隨卵巢周期性排卵,卵巢分泌雌、孕激素的周期性變化所引起的子宮內膜周期性脫落及出血。規律月經的建立是生殖功能成熟的主要標志。
帶下是健康女性從陰道排出的一種陰液,無色透明如蛋清樣,或黏而不稠如糊狀,其量適中,無腥臭氣,稱生理性帶下,俗稱白帶。如果帶下量多,綿綿不斷,在色、質、氣味方面發生異常,成為病理性白帶。
中醫認為女性產生白帶與中醫的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等均有關系,但關系最密切的就是脾、腎、肝、任脈、沖脈、督脈;所以異常的白帶反應的是內在臟腑功能的變化,需要有經驗的中醫師根據白帶的性狀來判斷人體內臟腑氣血陰陽的偏盛偏衰,從而進行治療。如白帶清稀,無色無味,但量很多,這多提示與脾的運化、腎的溫化功能失調有關,采取健脾補腎化濕等治療后白帶自然就會恢復正常。
妊娠是從受孕至分娩的過程。“兩精相搏,合而成形”是妊娠的開始,“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是妊娠的結束。但父母身體的健康直接影響到兒女的體質,父母身體強壯,則兒女體質好,如果父母身體虛弱多病,則生下的兒女多數亦會體質差,正所謂“母強子壯,母弱子弱”,所以準備懷孕生子的女性,最好懷孕前調理好身體,因為你們的體質會直接影響下一代的體質。
產育包括分娩、產褥和哺乳,是與婦女生育密切相關的三個階段。
(一)分娩:是指成熟胎兒和胎衣從母體全部娩出的過程。
(二)產褥:分娩結束后,產婦逐漸恢復到孕前狀態,約需6~8周,此期稱為“產褥期”,又稱“產后”。
由于女性在分娩時會調動全身氣血幫助分娩,產程失血較多,多數女性在生育后身子普遍比較虛弱,所以中國人才會坐月子,尤其現代人的體質不好,又多采取剖腹產的方式,所以在產育期很多產后病就“因運而生”。中醫認為女性在產育過程,“一竅開白竅開”,“產后諸虛百損”,這時體質比較虛弱,容易感受風寒,如果在坐月子期間感受風寒等六淫邪氣,沒有得到正確的治療,就容易會落下纏綿難愈的產后病,如產后的多汗、怕冷、發熱等,甚至會導致其他的疑難雜癥,臨床發現,很多女性的子宮肌瘤、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都與產后養生不當有關。
順產者,產后30分鐘即可在產床上首次哺乳,令新生兒吮吸乳頭,以刺激乳頭盡早泌乳,促進母體宮縮,減少產后出血,提倡實行母嬰同室,建立母子親密的感情。乳汁由精血、津液所化,賴氣以行。精血津液充足,能化生足夠的乳汁哺養嬰兒。所以母親是天下最偉大的,因為她用自己的精血來養育兒女!
月經、帶下、妊娠、產育和哺乳都是婦女的生理特點。婦女各期的生理特點,不但使女性一生多姿多彩,經、帶、孕、產、乳更是女性一生中陰陽氣血自我調節不可缺少的健康環節。其產生的機理都與臟腑、天癸、氣血、經絡、胞宮有密切關系,而且各生理特點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
(文章及圖片轉自網絡,但部分內容有所修改及完善)
微信登錄中...請勿關閉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