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峰攝影師單反攝影課程之《優選對焦模式和對焦區域位置》
尊敬的各位群友:今日公開課預告 屆時本群和《柒攝影》等150個攝影群共同轉播。邀請著名老師和課程簡介如下。 主講嘉賓:陳峰嘉賓簡介:曾經五次帶團抵達地球的南北極,具有豐富的攝影行程設計經驗和指導經驗。善于使用尼康、萊卡相機,曾經獲得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一等獎,全球攝影師大賽中國區快樂類冠軍,《大眾攝影》十杰攝影家和十佳攝影師,福建十杰攝影家等榮譽著有《一生必拍的海和山》、《風光攝影之道》等書。地點:本攝影群內。課題:【優選對焦區域模式和對焦位置】內容:絕大部分攝影師只用單點對焦,并以此堅持一生一世,而相機卻設計眾多的對焦區域方式為什么呢?本課解決這個問題。歡迎準時參加!
很高興和大家一起探討攝影,柒攝影每兩周一次共享公開課,希望能在本課堂上課的老師和助手王莉聯系,在柒攝影共享課平臺上大發異彩,柒攝影和眾多攝影愛好者期待你的到來。
今天課程是主題是:對焦區域模式全解析
內容:探討相機的對焦區域模式的工作原理。
對于絕大部分攝影師來說,他們只用一個定點對焦,一般把對焦點放在中央或者別的位置,就這樣拍了幾十年,看起來這個問題似乎沒有必要學。其實真實的原因是你還沒有遇到難題,在極端情況下,我總覺得相機對焦還不夠強大,很多情況下都不能得心應手。
這種情況下,蜂鳥懸停的時間很短,及時完成對焦顯得特別重要。當你使用單點對焦的時候,還沒有夠上蜂鳥卻溜掉了。
首先我們要知道,照相機有兩大系統,曝光系統和對焦系統。平時我們拍攝離不開對這兩個系統的超控。
一、曝光系統:曝光系統中包含曝光模式和測光模式
1、曝光模式--手動模式、速度優先模式,光圈優先模式,程序自動模式等。
佳能相機的從左到右分別測光模式分別為:評價測光、局部測光,點測光;中央重點平均測光。
2測光模式--點測光、平均測光和矩陣測光,中央重點測光等。
尼康相機的測光模式一般只有三種,評價測光、點測光、中央重點測光。
攝影曝光,除了需要設定曝光模式,還要設定測光模式,談曝光離不開測光。可以簡單的以為:曝光=測光+曝光模式
二、對焦系統中包含對焦模式和對焦區域模式(二者名稱差別就只有兩個字,區域。因此許多人搞錯了)
1、對焦模式:AF-S(單次服自動對焦);AF-C(連續伺服自動對焦);AF-A(自動伺服自動對焦)。
佳能相機對焦模式:
從做到右依次為:AF-S(ONE SHOT)自動伺服單次對焦;AF-A(AI )自動伺服自動對焦;AF-C(AI SERVO)連續伺服自動對焦。
因此談對焦,不僅僅有談對焦模式,還要談自動對焦區域模式,今天我們就只談對焦區域模式。
攝影對焦,除了需要設定對焦模式,還要設定對焦區域模式,談對焦離不開對焦區域模式。可以簡單的以為:對焦=對焦模式+對焦區域模式。
1、對焦區域模式:單點AF;動態區域AF;自動區域AF等。
在研究今天課題對焦區域模式之前,我們先搞清楚對焦屏上的小黑點(或者紅點、白點)是什么?
先認識對焦屏上的對焦點和測光點。
透過取景器看到的這些點,說是對焦點,是組成對焦區域模式的基本點。而不能說這些點是測光點,有兩個原因。
1、當相機選擇點測光時,區域模式選擇單點模式時,這時測光和對焦點重合。選擇其它測光模式,那怕也選擇單點對焦的模式,測光點并不是這個對焦點,這時相機內看不見摸不著的測光模塊可能有幾百個點同時參加工作。
2、我們可以看到對焦屏幕上的對焦點組合成各種形狀和大小,共同參與對焦動作。去看不到各種測光模式下這些點組合和變化的狀態。因此這些點稱之為對焦點是恰當的。
三、各種相機對焦區域模式
以佳能5D3具備多達6種自動對焦區域模式為例進行說明:
1、定點自動對焦;
2、單點自動對焦;
3、4點擴展自動對焦區域;
4、8點擴展自動對焦區域;
5、9點區域自動對焦。
6、61點自動對焦大區域自動對焦。
先談第二種自動對焦區域模式:單點自動對焦區域模式。根據名稱就能理解這個單點,是從眾多的點中選擇一個點的位置作為對焦位置,這個點指向什么地方就相機的對焦就以這個點所指的位置對焦。
下面大家就看三張圖,對焦點的位置都不同,這個點是可以移動的。
下面大家就看三張圖,對焦點的位置都不同,這個點是可以移動的。
看圖
接下來第一種自動對焦區域模式:定點自動對焦區域模式,佳能公司對中文理似乎點問題,用了這個名稱,讓許多攝影師都搞暈了。假如把定點叫做小點對焦模式,那么就很好理解。
請大家注意,佳能相機定點對焦點顯示時和單點不同,中間多了一個小框子。
定點自動對焦區域模式:定點和單點一樣,都是用一個對焦點來表示這是對焦的位置,但是二者有所不同了,相機就內部定點對焦的點的范圍比單點更小,因此可以進行更加細微的區別不同了位置的對焦。
當拍攝漁網后面的人頭像的時候,一定是選擇定點對焦,因為這個點足夠小,能從漁網網點從透過,對焦在網格后面的人臉上,倘若用其它對焦方式可能因為對焦點多和大直接對焦在前景網格中。還有透過密集型孔洞縫隙對后面的物體對焦如動物園隔著很密的柵欄或鐵絲網拍攝動物(這個時候用單點對焦容易對到柵欄和鐵絲網上去)
其實定點對焦的意思就是一個小單點對焦!要是把定點對焦這個名稱改為小點對焦,大家都不會搞蒙了!
明白對焦點、定點對焦和單點對焦之后,接下來的幾個區域模式就好容易理解。
第三種對焦區域模式:4點擴展自動對焦區域模式,就是以中央那個點為準,兼顧周圍4點。
第四種對焦區域模式:8點擴展自動對焦區域;就是以中央那個點為準,兼顧周圍八點。
4點或8點擴展自動對焦區域模式可以令我們在選定的自動對焦點周圍的4點或8點具備輔助對焦功能。這樣即便是我們在拍攝運動物體時中央對焦點脫焦,周圍的輔助對焦點也能完成自動對焦操作。假如中央點不脫焦的情況下,就以中央為準。這種情況可以理解為是單點對焦的升級版,中央為主,兼顧四周。
第五種對焦區域模式:九點大區域自動對焦區域模式
在此模式下,相機的61個自動對焦點被劃分為9個區域,每個區域中分布了9或12個對焦點,當選擇某個區域進行對焦時,則此區域內的對焦點將自動進行對焦(類似61點自動對焦模式的工作方式)。
6、61點自動對焦區域模式
61點自動對焦是最簡單的自動對焦區域模式,此時將完全由相機決定對哪些對象進行對焦(相機總體上傾向于對距離鏡頭最近的主體進行對焦),在主體位于前面或對對焦要求不高的情況下較為適用。如果是較嚴謹的拍攝,建議根據需要選擇其他自動對焦區域模式。
換句話說,61點對焦是相機自動選擇對焦點,那兒近就對那兒!
更加實例來分析問題。該圖中,假設選擇AF-C自動伺服對焦模式,選擇不同的區域模式的時候,得到的結論肯定是不同的。
所有的相機對焦區域模式都相似,只是用不同的標識符號而已,因此大家明白這臺佳能5d3的對焦區域模式之后,就能推到出自己的相機。下面用實例來分析問題。該圖中,假設選擇AF-C自動伺服對焦模式,選擇不同的區域模式的時候,得到的結論肯定是不同的。
當使用定點對焦模式,整個對焦點上分布這61給點,假設你把對焦點設置在A位置。
那么你事先構圖選擇下方山丘的位置之后,這時等待該點上出現的人,當騎車的人出現時按動快門,這種構圖等待的拍攝只能排到1圖,而且需要的是當自行車正好經過這點時按動快門,難度還是挺大的。另外幾個位置的自行車手都無法正常對焦,因此選擇定點和單點對焦模式拍攝這個動作,成功率都不高。
從圖中可以看到選擇單點和定點對焦模式,由于點過于小能對上的只有圖一。
選擇3、4點擴展自動對焦區域模式和4、8點擴展自動對焦區域模式,以及5、9點大區域自動對焦區域模式,可以看到對焦點變大了許多,當在A位置守候的時候,大楷可以拍攝到兩張。
另外幾張依舊無法成功對焦。都對到后面天空上去了。
但是這張照片要是用61點自動對焦區域模式,結論就完全不一樣了。
當天空沒有自行車的時候,對焦是這樣,這些對焦點直接對到遠處的山上,這幾個對焦點參與工作。
當自行車出現時,這六張照片都成功地對焦,因為相機自動選擇最近的物體對焦,而自行車不斷地在這個對焦點中穿行,因此不停地對焦。
由此可以看出,雖然自動對焦不精確,但是這種場景中對焦成功率還是挺高的,從自行車騰起到落下假如是一秒鐘,那么用佳能1dx相機可以連續對焦準確地拍攝十來張照片。
這樣看來我們是不是都用在61點自動對焦呢?回到剛才蜂鳥的例子,倘若用61點自動對焦,在對焦區域內有個物體擋在蜂鳥前面時,對焦點就跑到前面障礙物上,61點對焦點不是全能。
再來看另外一張照片,這張照片中你就會發現選擇單點對焦的好處了。
綜上所述,對于既有經驗的攝影師來說,選擇單點對焦,直接對準運動員的眼睛拍攝;對于一般攝影愛好者來說,
選擇4點擴展或者9點-12點大區域就可以輕松地框住頭部,拍攝到面部清晰的照片。
而使用61點自動對焦區域模式的攝影師從某個情況上來說幾乎無法精確對焦,當人手交替地出現在頭部之前的時候,61點對焦點選擇了手。當手在頭部之后的時候,61點對焦選擇的位置以人物最靠近相機的下巴和鼻子為對焦點,可能沒有一張是對在眼睛上的。
了解佳能相機的區域模式楚之后,我們再去看尼康和索尼或者富士,在區域模式上它們都大同小異。
尼康D5和D850對焦系統有153個對焦點,這時尼康比較專業的機型,比佳能5D3是先進許多,我們不同的廠家選擇不同檔次的機型,就是為了讓大家知道更多的對焦區域模式的信息。
1、單點AF;2、動態區域AF;3、3D跟蹤AF;4、自動區域AF。
1、動態區域AF;相當于佳能的多點對焦,也就是說這個對焦點是眾多點組成的大對焦點。尼康d5的是動態區域9點對焦,25點對焦、72點對焦、153點對焦。
2、動態區域AF;相當于佳能的多點對焦,也就是說這個對焦點是眾多點組成的大對焦點。尼康d5的是動態區域9點對焦,25點對焦、72點對焦、153點對焦。
尼康要著重講的和佳能不同的區域模式是這兩個:3D跟蹤模式和群組AF。
佳能5d3 對焦模式很好記,按照對焦點從小到大的順序,定點,單點,單點擴展的多點,九點和61點自動區域模式,總的來參與對焦點是從少到多的一個過程。
尼康d5對焦點也是這樣,單點,之后是動態的多點,從單點到9、25、72、153個對焦點參與。原理和佳能單點和多點的意義基本相同,我們這里要著重談下和佳能不同的區域模式是這兩個:3D跟蹤模式和群組AF。
3D自動對焦區域模式
佳能5d3 對焦模式很好記,按照對焦點從小到大的順序,定點,單點,單點擴展的多點,九點和61點自動區域模式,總的來參與對焦點是從少到多的一個過程。共六個自動對焦區域模式。
尼康d5自動對焦區域模式有7個:
1、單點自動對焦區域模式;
2、9自動對焦區域模式;
3、25自動對焦區域模式;
4、72自動對焦區域模式;
5、153自動對焦區域模式;
6、3D跟蹤自動對焦區域模式;
1、群組AF跟蹤自動對焦區域模式。
從1-5中,參與對焦點逐漸增多,組成一個越來越大了的對焦區域模式。這些和佳能的對焦區域模式類似,下面我們著重談下和佳能不同的自動對焦區域模式:3D跟蹤模式和群組AF。
比如你拍攝在公園玩耍的小孩,他到處奔跑,你只要用3d對焦,這時相機的對焦點會自動地一直跟蹤著他,在要在對焦范圍以內,只要和背景有反差,這種3D對焦的成功率還是很高的謂。
3D自動對焦區域模式只能在AF-C(連續對焦)對焦模式下工作,照相機將跟蹤偏離所選對焦點的拍攝對象并根據需要選擇新的對焦點。用于對從一端到另一端進行不規則運動的拍攝對象進行迅速構圖。常常有影友說自己的3D對焦區域模式找不到,那是因為你的對焦模式設置在AF-S上。
而在整個對焦過程中,無論你是主動的偏移鏡頭重新構圖,還是被動的讓拍攝對象在畫面中自由移動,只要拍攝對象還在對焦點覆蓋范圍之內,基本上都能被相機對焦系統偵測識別并鎖定。而這個拍攝對象,可以是運動的人或物體,也可以是模特的臉或眼睛。
可以這樣理解3D,3D是相機對焦系統記憶住被攝體對焦的形狀和明暗,當你用一個對焦點鎖定住畫面上一個拍攝對象的時候,這個拍攝對象如果在畫面中的位置發生了改變,只要她(它)還在對焦點覆蓋區域之內,那么相機會自動切換到離畫面中這個對象最近的一個對焦點,對拍攝對象進行連續追蹤對焦。
3D自動對焦區域模式
3D自動對焦區域模式只能在AF-C(連續對焦)對焦模式下工作,照相機將跟蹤偏離所選對焦點的拍攝對象并根據需要選擇新的對焦點。用于對從一端到另一端進行不規則運動的拍攝對象進行迅速構圖。
你要做的只是在半按快門對焦的時候,用你相機那個最靠譜的中央對焦點,鎖定住拍攝目標就好了,而且你的相機是點測聯動的,測光也不用考慮了,盡管放心去拍吧。
群組區域AF模式
該模式適用于使用單個對焦點難以捕捉的不規則運動主體。如果在AF-S鏡頭伺服模式中檢測到人臉時,相機將優先識別人像主體。
很明顯,這種偵測似乎蜂鳥的拍攝,之前的蜂鳥一部分就是用這種拍攝模式拍攝的。
四、重視或忽略突然介入的物體
AF鎖定或者“對焦鎖定跟蹤”(AF-C鏡頭伺服模式下可用)功能可以通過兩個參數進行調節:“遮蔽鏡頭AF響應”和“主體運動”。
當拍攝對象和相機之間有其它物體經過時,前一個選項可以使自動對焦響應在“快速(響應快速,易于將對焦點移向介入對象,再返回原始主體)”和“延遲(不容易使原始主體失焦)”范圍內進行調節。后一個選項可以根據拍攝對象朝向相機的移動特征從“不規則(有可能突然開始和停止運動)”切換至“穩定(勻速運動)”。鎖定跟蹤對焦功能可以設置對突然闖入的物體忽略或跟蹤對焦。
綜上所述,我們在選擇區域模式的時候需要根據被攝體大小,運動速度和方向來確定區域模式。
我們之前說的,有的人一生一世都是用定點對焦,也成為大師了,我們可不可以這樣說,倘若這個人知道的多一些,或許現在就是超級大師了!
我們給大家幾種情況做參考:
拍攝縫隙后門的人物,用定點對焦,或者單點對焦。
用長焦拍攝迎面而來的運動員沖刺的情景,拍攝頭像抓取面部表情的時候,用單點對焦;同樣場景拍攝沖刺的場面,幾個人一起沖刺,這時可以使用61點自動對焦,尼康相機的可以使用153點自動對焦區域模式,或者群組區域AF模式。
其實,這些都不用記下,當你了解區域模式的時候,你稍作思考就有答案。
https://m.qlchat.com/wechat/page/topic-simple-video?topicId=2000002122356435&from=groupmessage
這個小節是免費的,大家可以閱讀
謝謝大家,今晚課程到此結束,今天說的是技術篇,比較務實,聽起來吃力,有視頻課程,推薦大家看看我的這個重磅視頻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