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豐,1957年生于濟南繪畫世家,八歲跟外祖父當代著名畫家岳祥書先生習書學畫。得到了岳老先生的精心培養和教育。此間,濟南書畫界的黑伯龍,柳子谷,彌菊田,王天池等名流常到岳老家中談書論畫深受啟迪?,F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濟南黃河書畫研究院院長,山東美協會會員,職業畫家。
唐豐出身書香世家,其外祖父岳祥書是著名畫家,這樣優越的家庭環境為他學畫提供了優異的條件。但唐豐的的國畫成就,更符合中國畫傳統的思想“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他的畫作,尤其是山水畫尤其得到“外師造化”的熏染。當然,單純以造化為師不足以成為畫家,因為畫不僅需要有客觀實在的景物做支撐,更需要筆墨的提煉作為工具。如果沒有深厚的家學,單憑一腔熱情是無法實現這樣目標的。
唐豐精善山水、花鳥。他的山水學龔賢的水墨,有煙云出沒之奇,雨淋潤澤之秀,膏潤秀雅之靈。其花鳥則為寫意花鳥,構圖精巧幽邃,筆墨縱放精熟,設色精練點睛,風格古雅新秀。
中國山水畫中,筆墨是非常重要的繪畫語言。而不設色的水墨山水最能體現墨分五彩的神奇效果。唐豐的山水畫,有些米家山水的特點,特別是用皴點渾厚密集,沒有刻意刻畫山石的紋理和受光之面,而是通過面的整體語言來營建山水蒼茫、滋潤、雄健的特征。米家山水最富有的特點就是用米皴點來代替具體的點線,這對于南方植被茂盛的山體來說的確是“最恰當的表達語言”。唐豐的水墨山水也具有這個特點,但其山水中展現的搜盡奇峰打草稿的內容也相當豐富。我們看到他的畫作,那么多奇特的山水精致,若非親自登臨或者親眼目睹是不能將之采擷的。唐豐肯定為了寫生跑過了很多名山大川,對其見到的山水之景速寫寫生,積累了大量的第一手素材,為其以后創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唐豐的水墨山水,既有著古典傳統水墨畫的古韻和詩意,更具有現代、西方繪畫的藝術風格。因此,他的山水立體感強,皴擦用筆之強烈時,竟然宛如素描之體。光線的對比、面塊的整體營建、色調的差異讓人明顯感受到立體的藝術效果。這一點有區別與傳統水墨畫的二維空間格局。畫面中,唐豐筆墨豐厚蒼茫、水汽彌漫、濃淡自然,枯濕相宜,毫無斧鑿痕跡,顯示出深厚的功力,不愧得到名家的言傳身教。
人們評價唐豐的畫,認為他的畫“用墨厚重、蒼秀野茫,剛柔并濟的藝術風格。高遠之色清明,深遠之色重晦,平遠之色有晦有明。善用骨法之筆,把點、搽、皴、染有機的結合在畫面之中,濃淡虛實之間形成美感?!边@的確的中肯之言。
唐豐的山水,除了這些特征之前,其虛實之間的意境營建十分奏效,云霧的蒸騰變化與山體的峭拔怪異相輔相成,渾然一體,說是山水的黑白照也不為過,可能比之更靈動更具審美趣味。因素黑白照是照抄,而筆墨的粗細表達的是靈動了山精樹怪。
唐豐的花鳥畫,深受八大、石濤、潘天壽等大師風格影響。他喜歡做畫面中表現一些獨特的意境,比如枯敗的荷塘,讓人想起蘇東坡的詩句“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的詩意畫面。當然他的荷塘更多時候是生機旺盛,花紅葉墨的勃郁生命。其畫荷用墨線勾勒其輪廓,在以濃淡之墨、筆的中鋒筆肚“大快朵頤”,筆墨神秀精靈,頗具悠遠的意境。
他的畫筆下的鳥,多以烏鴉之類的丑鳥以怪異的眼神望向畫面之外。雖然這些鳥不似八大那么夸張,但其以丑為美的美學格局還是非常一致的。畫家極善用皴擦之筆,將使得畫面中山石格外蒼桑瘦硬,甚至有瘦骨嶙峋之峭拔硬氣。畫面設色極少,往往是點睛之筆,卻神采奕奕,如阿堵傳神。
唐豐的國畫藝術,不愧為名家承襲,其筆墨、構圖、美學思想、意境都具有獨特、新穎的藝術風格,令人愛不釋手,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