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除《踢館》外,講武堂所刊登文章均為授權轉載,目的是提供多樣化看問題的視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認同文章觀點
小火箭出品
本文作者:邢強博士
就像在賽跑過程中,運動員通常忍不住去看看對手的情況一樣,處在鐵幕兩側的美國和蘇聯,也在千方百計地想著去獲取對方洲際彈道導彈發展的情況。
畢竟,雙方都擔心對方的洲際彈道導彈技術能夠對自己形成壓倒性的優勢。
小火箭畫了兩張圖,或許能夠表現兩大對立集團的心中所想吧:
于是,在洲際彈道導彈技術上稍微落后的美國率先動手了。
他們派出了U-2高空偵察機。
1957年,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親自出面,請求巴基斯坦提供白沙瓦軍事基地,以便讓從美國本土起飛的U-2高空偵察機在這里降落,然后伺機而動,從白沙瓦起飛去偵察蘇聯的洲際彈道導彈基地。
巴基斯坦的白沙瓦相較于美國本土來說,距離蘇聯的任何一個軍事基地都近得多。
在群山環抱的軍事基地中悄然起飛的偵察機爬升后,就能進入一個很難被當時的戰斗機所攔截的高度,然后酣暢淋漓地進行高空拍攝了。
嘗試
通過3年的規劃和建設,白沙瓦軍事基地已經擁有了足夠讓U-2偵察機起降的基礎設施,并且有了大功率的加密信號收發設備。
1960年4月9日,一架美國中央情報局下轄的U-2C偵察機趁著夜色從白沙瓦軍事基地悄然起飛。
這架U-2偵察機在帕米爾高原上空盤旋一圈后,轉而航向西北,直插蘇聯塞米巴拉金斯克。這是蘇聯最為重要的核試驗基地。
行動悄悄進行著。不過,U-2偵察機侵入蘇聯領空247公里的時候,蘇聯國土防空軍的雷達就發現了它!
1960年4月9日凌晨4點47分52秒,蘇聯軍方的攻擊命令正式下達!多架米格-19戰斗機和蘇-9截擊機迅速出動,升空攔截U-2高空偵察機。
但是,U-2高空偵察機采用了多項當時極其先進的技術,實用升限達到了27430 米。U-2偵察機的飛行員在座艙內需要穿上類似宇航服的專用飛行服。
而當時的米格-19戰斗機的升限為17500米,蘇-9截擊機的升限更是只有16760米。
蘇聯派到空中試著進行攔截的戰斗機爬到實在爬不動的高度時,與U-2偵察機還有將近10000米的高度差,實在是難以用機炮實施打擊。
于是,這架U-2大搖大擺地飛到了蘇聯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試驗基地上空。
1949年8月29日,蘇聯在塞米巴拉金斯克試爆了它的第一枚核裝置。這顆當量為2.2萬噸TNT的原子彈標志著蘇聯成為了擁核國家。
這架U-2偵察機在塞米巴拉金斯克核武器試驗場上空飛過后,轉而向東北方向飛去,直奔蘇聯多隆基地。
1960年4月,從白沙瓦基地起飛的U-2偵察機為什么要去多隆基地上空呢?
因為根據美國情報部門得到的消息,蘇聯在1956年服役了一款新型的戰略轟炸機。
當然,在今天,我們已經知道了那款傳說中的轟炸機的確是存在的。她就是世界上唯一一款在役的大型四發渦輪螺旋槳掠翼遠程戰略轟炸機:圖-95。
不知是出于對圖波列夫老爺子的出生地的尊敬還是出于對這款戰略轟炸機的敬畏,美國情報部門賦予該轟炸機一個響亮的名字:熊。
上圖為美軍對蘇聯多隆基地的航拍照片。
截取放大后,我們可以看出成排的圖-95熊戰略轟炸機。
然后,這架U-2偵察機轉而向西,邊搜索邊拍照。
它來到了拜科努爾發射中心!
就這樣,U-2高空偵察機在1960年4月9日的這次行動中,先后偵察了蘇聯的核試驗基地、圖-95戰略轟炸機基地和拜科努爾發射中心(蘇聯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射場)。
當天11點32分,U-2高空偵察機飛出蘇聯領空后,成功著陸。
知恥而后勇
后來,蘇聯工程師研制出了S-75地空導彈(也就是北約叫做薩姆-2的赫赫有名的導彈),一舉擊落了入侵蘇聯領空試圖再次偵察的U-2高空偵察機。
在我國的軍事博物館,也有咱們用地空導彈擊落的U-2高空偵察機的殘骸。
這些殘骸在默默講述著那段攻守雙方斗智斗勇的傳奇。
從此,U-2高空偵察機逐漸走入歷史,新時代的高分辨率偵察衛星開始成為偵察拍攝的主要裝備。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