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半導體設備公司中微半導體與美國Veeco公司的專利戰取得階段性的關鍵勝利——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最新審查決定,否決了Veeco上海有限公司關于中微專利無效的申請,確認中微起訴Veeco專利侵權的涉案專利為有效專利。
這用事實證明了西方國家對中國進行嚴格的技術封鎖雖然在短期能有一定效果,但長期來看,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中微半導體與美國Veeco公司的專利糾紛
中微半導體公司是國內頂尖水平的半導體設備公司,其創始人尹志堯曾經擔任美國應用材料的公司副總裁(應用材料是半導體設備廠商龍頭老大),主持過多型設備的研發,在美國工作時就持有86項專利。
在十多年前,尹志堯與三十多位在應用材料、科林等國際巨頭有著20—30年半導體設備研發制造的經驗的資深工程師一同回國,創立了中微半導體。目前,等離子刻蝕機和MOCVD設備都是中微半導體的主要產品。
尹志堯
而這次與美國Veeco公司的專利糾紛出在MOCVD設備上。MOCVD指的是有機金屬化學汽相淀積,LED制造中就廣泛使用這種設備。此前,美國MOCVD設備巨頭Veeco宣布,美國紐約東區地方法院同意Veeco一項禁令請求,禁止中微半導體設備的晶圓承載器供應商SGL向其供貨。Veeco公司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斷絕中微半導體的零件供應鏈來打擊競爭對手。
之后,中微半導體不甘示弱發起反擊,向福建高院正式起訴Veeco,指控其TurboDisk EPIK 700型號的MOCVD設備侵犯了中微的基片托盤同步鎖定的中國專利,要求其停止侵權,并主張上億元侵權損害賠償。
中微半導體表示:曾為其關鍵技術投入了大量的研發費用和知識產權保護并進行專利申請布局數年。之后,Veeco公司才隨之應用相同技術解決方案;同時,Veeco公司是在中微申請該涉案專利之后,才提交相近的專利申請,并使用于其EPIK 700產品上,由此認為Veeco美國侵犯了中微的專利權。
作為回擊,Veeco公司在上海對該涉案的中微專利向專利復審委提起無效宣告請求,不過,該請求被駁回,專利復審委確認中微專利為有效專利。
奧巴馬親自否決中資收購德國愛思強
說起中微半導體和美國Veeco恐怕很多人會感到陌生。但MOCVD設備部分網友或許會有印象。在去年,中資試圖收購的德國愛思強公司,其主要業務就是MOCVD設備。
在過去,MOCVD設備的市場份額主要被美國Veeco和德國愛思強占據,因而對于中國來說,如果能夠收購美國Veeco或德國愛思強公司,則能快速提升自己在MOCVD設備領域的話語權,并存在將技術逐步轉移到國內的可能性。
德國半導體設備制造商愛思強
在德國愛思強公司連年虧損的情況下,中國資本著手收購愛思強公司,并且給出了很有優厚的條件——收購協議中規定愛思強公司的總部和研發中心位置不變,核心技術研發團隊保持穩定,CEO等主要高管仍延續現有的人員,中資將繼續支持愛思強的新技術和產品研發,所有技術和相關知識產權仍然歸愛思強所有,中資僅將獲得6個監事會席位中的4個等等。
然而,既便如此,這依舊遭到了美國的阻擾。在2016年10月,在美國情報部門的干涉下,德國經濟部宣布,撤回之前對福建宏芯基金收購德國半導體設備制造商愛思強公司發放的通行證,并重啟相應評估程序。
對此,愛思強最大股東Argonaut資本公司在官網上發布了一篇措辭強硬的公告,譴責德國政府的這一行為“盡顯貿易保護主義者的姿態”。
在之后的審查中,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最終宣布禁止中資企業收購德國某半導體設備廠商在美國的業務。這是在過去25年中美國總統第三次以國家安全風險為由否決商業交易。
雖然奧巴馬親自否決收購案,在短期看來使中國失去了直接收購德國愛思強公司的機會,但長期看來,卻使中國本土MOCVD設備企業獲得了發展的良機。
中國企業有望在市場和專利戰中獲勝
近年來,中國LED制造行業的快速發展,加上LED芯片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況,使LED制造商的利潤普遍增長較快。根據LED芯片廠三季度報來看,主要廠商利潤都取得了超過50%以上的成長。
在這種情況下,國內企業有很強的擴產動力,比如三安光電、華燦光電等公司都在積極擴張產能,這又進而增加了國內企業對MOCVD設備的需求。據估算,到2017年底,中國大陸的MOCVD累積安裝量占全球總量的比例將超過50%。
國內企業公司對MOCVD設備的需求帶動半導體設備商的業務,僅中微半導體出售給華燦光電和三安光電等公司的MOCVD設備就不少于100臺,而且中微半導體的MOCVD設備不僅具有很高的性價比,在技術上也有非常高的水平,在央視的采訪中稱,該設備已經達到世界頂尖水平。
中微金屬有機化合物氣相沉積MOCVD設備Prismo A7
可以說,中微半導體的MOCVD設備在中國大陸逐漸取代美國Veeco公司和德國愛思強公司的設備只是時間問題。正是因此,美國Veeco公司才會采用非常手段,打擊中微半導體,而不是采用正常的比技術、拼價格的商業競爭模式。
那么,中微半導體與美國Veeco公司的專利戰能打贏么?
其實,我們從中微半導體與美國半導體設備公司以往的專利戰中可以發現,中微半導體一直處于不敗之地。
早在數年前,應用材料和科林(都是半導體設備巨頭)相繼對中微半導體提起專利訴訟。在中微半導體拿出了關鍵技術的專利證據之后,兩次曠日持久的訴訟都以中微半導體獲勝告終。
之后,美國商業部的工業安全局特別發布公告:由于認識到中國可以做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而且有大量生產的等離子刻蝕機,所以決定把等離子刻蝕機從美國對中國控制的單子上去掉了。
而本次專利訴訟的結果很可能也是類似。根據中微半導體公開的信息:涉案的Veeco美國專利技術早在60年代開始就被大量前置專利公開,距今已有五十年歷史,中微認為Veeco美國涉案專利不符合專利法要求,應屬無效專利。
對于紐約東區地方法院發布的禁止令,中微半導體表示:紐約東區地方法院法官在未能有機會全面了解專利無效證據、未對Veeco美國的專利有效性和基片托盤是否真正侵權作出明確判斷的情況下,罕見發出了禁止基片托盤供應商給中微提供托盤的臨時禁運令。
對此,中微資深副總裁、首席運營官兼MOCVD產品事業部總經理杜志游表示:“中微對日前美國紐約東區地方法院作出臨時禁令表示非常遺憾”,杜志游還表示“Veeco要為其侵權行為付出代價。”
從目前公開的消息來看,雖然在短時間內無法改變美國法院發布的禁止令,但就中微半導體與美國Veeco公司在中國的官司而言,Veeco公司獲勝的幾率是非常渺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