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九年級中考語文總復習作文指導

第一課時:審題——把握寫作方向

【復習內容】審題方法及應對策略

【復習目標】1、學習命題、半命題、話題、給材料作文的審題方法

2、審題失誤的分析

審題,就是寫作之前對命題意思和要求的審定,是對作文題目(包括材料)的認真分析,最終把握題旨的過程。無論是平時測試還是中考,審題的準確與否,都直接影響甚至決定著作文的分數的高低,因為“審題”是作文過程中的第一步。

綜觀近幾年的中考作文試題,命題形式大致可分為三種:命題(半命題)作文、話題作文、材料作文。這三類作文題型三分天下,是同學們平時訓練的重點。命題形式不同,審題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區別.下面就這三類命題形式,談談各自的審題方法。

(一)命題(半命題)作文的審題方法

命題作文往往是各類題型中,信息含量最少的一種命題形式。有時這種作文題就是一個詞語。有時也會是一個短語,當然有的也用句子做題目。這種作文命題形式不同于材料作文或話題作文,它往往沒有過多的信息,所以,審題的重點就放在了作文題目上。

1.獨詞式或半命題作文的審題技巧

獨詞式或半命題形式的作文題在中考中非常普遍。如2008年中考作文試題中.貴州遵義文題“手”,湖南婁底文題“夢”,浙江臺州文題“相處”,山東威海文題“   的肩膀”,浙江嘉興文題“第二次   ”……

對這種文題的審題.我們要學會運用“增補信息法”。因為獨詞式的命題信息量極少,用增補信息的方法縮小寫作的范圍,找到一個小的切入點,就容易著手。例如,“目光”這個文題。可以在名詞“目光”前邊補充一些限制語.如“父親的目光”“母親的目光”“老師的目光”等等,在名詞前邊加上合適的領屬性成分,寫作時就有了目標。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在前邊加一些修飾成分,如“犀利的目光”“慈祥的目光”“嚴厲的目光”等等。   

因為增補信息的內容完全在原來詞語的含義之內,所以你不必擔心跑題,但增補信息時也應遵循一定的原則。

(1)正確性原則

就是指所增補的信息要反映自然的規律、生活的主流、和諧的關系。

例如,以“友善”為題寫一篇文章。我們可以補充成“友善地對待別人”“友善。事業成功的法寶”,倡導“與人為善”的社會風尚。反之,如果增補成“友善就是軟弱,會吃虧”,并結合一些老實人經常被騙。或者老實同學經常被欺負的事例,去證明這個錯誤的觀點,結果會大錯特錯。因為增補的信息不正確,忽視社會良好的道德風貌。觀點自然偏激。

(2)深刻性原則

就是指所增補的信息能深刻反映社會現實,代表社會普遍的意義。

例如,以“合作”為題寫一篇文章。我們可以補充成“企業與企業的合作”“國家與國家的合作”等等。但題目指向的內容空泛,作文時容易流于膚淺,很難深入挖掘。如果結合我們自身實際。把目光投射在生活中典型的事件上。把“合作”補充為“親情,最純潔的合作”,把人們最容易忽略的“親人之間”的關系.理解為最密切的“合作”,就能深刻地表達親人之愛,讓人耳目一新。

(3)新穎性原則

就是指所增補的信息在符合題意的前提下,力求做到不落俗套。寫人之未寫,發人之未發。

例如.以“第一次”為題寫一篇文章。從發展的眼光來看,“第一次挨打”“第一次上臺演講”“第一次做飯”“第一次釘紐扣”新鮮,避免了與別人雷同。其實,新人物、新事物總是層出不窮的,只要留意觀察,我們一定能把握現實生活的新特點、新面貌。及時找準有價值的方向,寫出有特色的好文章。

有一點必須注意,半命題作文可以把增補的信息寫在題目中,而對命題作文我們只能把信息補在心中。因為題目已經給出,我們不能隨意改動。

2.短語類作文命題的審題技巧

短語類作文命題在日常考試和中考中也很常見。如2008年中考作文試題中,湖北宜昌的“我的季節我做主”,江蘇泰州的“激情,在心中點燃”。河北濰坊的“畫一扇窗給自己”……

審視短語類命題的首要環節就是要找準題眼,題眼找得不準,后面的立意、構思、行文所花費的心血就會付諸東流。因此我們要學會分析短語結構,找準重心,確定題眼的位置。常見的短語類型有:偏正短語、動賓短語、主謂短語、并列短語等,短語的結構不同,題眼的位置也不盡相同。

① 偏正短語的題眼在修飾語上。如2008年浙江寧波中考作文題“留在心底的風景”,這個文題是偏正結構,修飾語是“留在心底的”.中心語是“風景”,文題的重心在修飾語上。也就是說,應該重點強調“留在心底的”,如果只對某些風景做大篇幅的描寫,即使語言再優美也是無濟于事。寫作時可以“借景抒情”,通過風景,把埋藏在內心的深情引出,才能更緊密地與題意相吻合。

② 動賓短語類的文題的題眼在“動”上。如2008年四川內江中考作文試題“仰望藍天”,這個文題是動賓短語,動詞是‘仰望”,它的賓語是“藍天”。審題的重心應放在“仰望”上。比如我們可以通過對藍天的仰望來表達某種志向.或通過仰望來表達對某事物的感受等等。反之,如果試圖花大力氣描寫藍天,那就沒有抓住題眼。

③ 并列短語和主謂短語的題眼。這兩種短語在考場上并不多見,我們只需記住,并列短語的題眼是“與”“和”。并列的雙方都同等重要;主謂短語的題眼在“謂”上。如2008年浙江溫州卷作文“下雨天真好”,這個文題是主謂短語,“主”是“下雨天”,“謂”是“真好”。那么審題的重點應該放在“真好”上。“下雨天”到底好在哪里?是給我們提供方便,還是為大地帶來生機?是放松我們的心情,還是洗滌我們的心靈?反之.如果試圖大篇幅地描寫下雨天的場景,或者表現對雨天美景的描寫,而不回應或強調這樣的情景中體現著“真好”的感受.那么就有偏題的危險。

④ 至于整句式的作文命題,如2008年四川南充卷“這一天,讓我銘記”.2007年河南“我是一只渴望飛翔的鳥”,江蘇南京“總有一把鑰匙屬于自己”,安徽卷“我們的心近了”,江蘇常州卷“你還會——嗎?”……這種文題的審題方法是按語法結構分解句子成分.然后參照短語類文題的審題方法找準切入點。

綜上所述,無論是獨詞式命題的“增補信息法”,還是短語或整句式命題的“找題眼法”,都要仔細分析題目中的各項信息,縮小切入范圍。審題過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縮小切入范圍,最終確定切人點的過程。

(二)話題作文的審題方法

近幾年的話題作文。往往由兩部分組成:材料和要求。審題時要綜合考慮這兩部分所包含的內容,注意三點:一是審材料,根據命題意圖確定自己的觀點;二是看話題,避免脫離命題范圍;三是注意文題要求,牢記要求中的限制要素。

1.審材料

“材料”是指命題中除題干和要求之外的部分。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一般都會提供一段材料.有的命題作文也有一段材料。話題作文中的材料與材料作文中的材料不同,它在文題中主要起提示和導引作用,使考生更容易理解話題.它不是我們審題的重點。然而,對于個別的話題作文材料,也需要提起高度重視。比如有的材料本身就包含著道理、主旨及觀點,還有的材料中體現著命題者的命題意圖。

如2007年重慶卷中考作文試題:以“翅膀”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命題的意圖并不是讓我們論述鳥類翅膀的功用.因為材料中的“翅膀”有一個比較明晰的意思。“翅膀”是一個象征,它象征了自由,而且是心靈的自由。材料中還為我們提示了幾種“翅膀”的含義:“翅膀”是一種理想、信念,一份鼓勵、希冀,一種頑強的毅力,一種面對困難堅強不屈迎難而上的品質等。所以,結合材料的指向去理解話題,確定寫作方向,才能切合題意。

2.審話題

在話題類作文命題中,話題的形式也不盡相同。有的只是一個詞,有的是短語。不同類型的話題.審題方法也不盡相同。

如.2008年浙江金華卷作文題目:一顆雄心,是高飛的翅膀;一顆愛心,是擋風的屏障。堅強的心,能高過大山,純潔的心能寬過海洋。感恩之心,可以獲得真情;寬容之心.可以贏得尊敬;奉獻之心,可以溫暖世界。一顆心,是束光;萬眾一心,能把整個世界照亮……

請以“心”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作文材料給了考生很多種寫作的選擇:雄心、愛心、堅強的心、純潔的心、感恩之心、寬容之心、奉獻之心、一顆心、萬眾一心……在中心話題“心”上提示了很多種限制語,很容易找到切入點,關鍵是要結合自己的真切感受,才能寫出特色。

短語類的話題作文也要像命題作文一樣.先把短語結構弄清楚,審出題目中修飾詞語的限定范圍。這些修飾性的限制往往是題旨的所在。

如話題作文“美就在身邊”,前面有一則簡短的材料。材料中的意思和話題完全一致。“美”是個大的概念,而修飾詞“身邊”為寫作限制了范圍。“美就在身邊”則要體現“美”和‘身邊”的關系。如果忽略“身邊”,寫出的內容就會超出命題范圍。

(三)材料作文的審題方法

材料作文的命題形式與命題作文、話題作文不同,它的重心完全在材料中。無論是審題還是立意.都必須從材料出發。由于沒有明確的題目或話題,因此我們要學會分析材料的中心.只有從材料中心出發思考問題,才能做到切合題意。

材料作文的審題有兩個具體的原則:準確、全面。要想做到這兩點,我們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人手:

1.對于有主人公的材料.審題時站在主人公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就很容易找到材料的核心。

在材料作文中,所選材料有時是一個寓言故事,有時是一個鮮活的事例,其中往往會有一個或多個主人公。從分析主人公人手.就能準確全面理解題意,把握題旨。

例如,2007年黑龍江哈爾濱的一道中考作文題:

一名中學生總因為自己成績而苦惱。一天晚飯后,父親與他一同走進一座高樓。并領他沿著樓梯一步一步爬上樓頂。看著腳下迷人的夜景,父親說:“學習和人生的道路上沒有電梯,只有沿著臺階一步步登上頂點.才會見到最壯麗的風光。”這個孩子頓有所悟。后來.他通過不懈努力,成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

上面材料中,父親教育孩子的方式.父親教誨孩子的話語,孩子取得進步的原因……是否給你一些啟示呢?

請選擇一個角度,寫一篇文章。

在審材料時,要特別注意主人公身上值得提倡的品質。這則作文材料中,有兩個主人公,一個是“父親”,另一個是“孩子”。因為有兩個主人公,也就是有兩個角度可以思考。再者,文題中也有一些提示,如“父親教育孩子的方式”“父親教誨孩子的話語”這兩個點是站在父親的角度思考的,而“孩子取得進步的原因”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的。因為“父親”和“孩子”都是材料的主人公,所以無論從哪一個人的角度立意行文都是準確的。

2.對于沒有主人公的材料,我們要做到全面分析。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有故事或人物事跡,還有不少文題選用的材料沒有主人公.這樣的材料,我們要全面分析。

以2007年陜西卷為例:仔細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①不要將自己的不足與他人的優勢比較。

②記住,你自己是獨特的。欣賞自己的獨特之處,同時也要給他人以應有的尊重。

③和處世積極、喜歡與你同行并共享人生的朋友交往。

④凡遇失敗,切莫自責不已。

請根據材料,聯系實際,任選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擬定標題,選定文體:不要脫離材料含義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這個材料由四句各自獨立的句子組成.每一個句子都有一個思考的角度。審題時絕不能只看一條就草率地確定寫作方向,因為這個方向并不一定就是整個材料的指向。第一句話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立足自我現實。如果沒有后邊的材料,這樣寫下去也沒錯。但看了以后的材料就會明白,四句話中貫穿著一個共同的信息,那就是“自信”“積極”“樂觀”。在審題的過程中,一定要全面地、一句不落地分析材料,然后從各材料中抽出一條共同的信息.這條信息就是文題的意圖所在。

(四)、審題失誤的心理分析

在中考或平時的作文訓練中,跑題現象時有發生。跑題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審題方法不當,確切地說是審題時的思維方法存在一定問題。先看一個考場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山里住著一位樵夫。有一天.他到城里去賣柴,回家時,卻發現自已的房子起火了。鄰居們都來救火,但是因為風勢過大.一群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火焰吞噬了整棟房屋。

當大火終于滅了的時候.只見樵夫不慌不忙,拿了一根棍子。跑進倒塌的屋里不斷地翻找。過了半晌,樵夫興奮地叫著:“我找到了!我找到了!”鄰居發現樵夫手里捧著的是一把砍柴的斧頭。

請你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但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這個作文題材料的核心是那把“斧頭”.而材料中的主人公恰恰是一位樵夫。斧頭和樵夫的關系是思考的重點,斧頭是樵夫賴以生存的根本.對樵夫來說是最根本、最主要的東西。

從這個重心出發思考問題,引出觀點才算正確。比如寫“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眼前的挫折是次要的,只要最根本的東西還在,就有東山再起的時候”“勤勞的雙手,是發展的根本”“金錢再多也有用光的時候,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才最重要”……

本來很簡單的一個問題,同學們的想法卻五花八門,甚至很離奇。我挑選有代表性的幾份.對幾種典型的失誤作一下分析。

學生A:我看到材料中的樵夫,房子被大火燒了.不是著急。不是痛苦,只是拿根棍子跑到廢墟中把斧頭找了出來。于是我就由此想到.人也應該像樵夫一樣,始終保持處亂不驚的心態,遇事要穩重,進而以此立意。

心理剖析:這個學生在審題時,只看到現象.沒看到本質。

樵夫確實沒有著急,遇事也確實穩重,但這只是表象。同學們應該進一步順著材料的意思去發現本質。樵夫為什么不慌不忙?因為對一個樵夫來說最根本的東西還在,有斧頭就不會挨餓,不會受凍,所以才表現出一種穩重。

應對策略:分析問題不要淺嘗輒止,在作文審題過程中,感覺到某個東西之后,進而去理解它,深入到事物內部去認清其本質,唯有如此.方可深刻地理解材料。

學生B:我看到材料中,樵夫找到斧頭很高興.他以后又可以砍柴了。我還接著想,他這樣一個勁兒地砍柴,遲早要把山上的樹砍光的.又想到自己的作文水平不高,于是想搞點創新.好與眾不同一點,再結合現在很流行的環保話題,寫一寫保護環境,那不是平時老師強調的更“有現實意義嗎”?于是我就寫了《不要亂砍濫伐》這篇文章。

心理剖析:這個學生為了得高分而做了作文的奴隸,他信馬由韁的思維與他的意愿適得其反。這個同學已經看到,樵夫有了斧頭,就有了重新開始的根本這一點。為了與眾不同,他畫蛇添足,沖出材料的中心意思,離奇地延伸出了“環保”話題。

應對策略:不能為了創新而投機取巧,自以為與眾不同就是新穎,那就大錯特錯。所以,同學們必須認清何為真正的“新穎”,其實它指的是對材料的新認識、新感受,能給人以新的啟示。

學生C:樵夫的房子沒了,但他還有斧頭.對于一個以砍柴為生的樵夫來說,斧頭就是他的生命.是他的一切。有了斧頭,他還可以重建家園。這是他不幸中的萬幸,為此我想到了“福禍相生”.又進一步聯系到了“得與失”這個話題。于是我就寫了“不要計較得失。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這個主題。

心理剖析:這個學生的思維屬于“誤入歧途”.曲解了題意。

通過這個同學的思維過程,可以看出他的想象力比較豐富。這對他的跑題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中學時代正是想象力最豐富、最容易幻想的階段。年輕的學生一旦展開了想象的翅膀.就有“肆意”遨游的傾向。此時,瞻前不顧后是他們共同的心理特征。

應對策略:在想象與聯想的過程中,不能忽略文題中的材料,因為材料中往往含有一定的寫作指向。同學們一定要能辨明這個寫作指向.然后在這個方向的指引下去聯想,去想象,寫出的文章才能與題意相吻合。

學生D:樵夫每天以砍柴為生,山里的綠色也隨著他一次次揮動斧頭而日漸減少。最終.一把大火把他的房子化為了灰燼。古人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上天對他的懲罰,可以說.他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然而,大火撲滅后.他又拿起了斧頭,他對自己的錯誤沒有絲毫的反省。故我立意為“人貴在知錯能改”.提倡人們要時刻反省自己,只有不斷反省.才能有所成就。

心理剖析:這個學生失誤在于拋開材料,另起爐灶。

這個同學只讀了材料的開頭,就徹底拋開了材料.自己主觀上臆斷出:樵夫砍樹的行為屬于作惡多端。他根本沒有注意材料后文的內容。

應對策略:審題時,首先通讀材料,先不要著急思考,以免先人為主的判斷形成定勢.最終影響對材料主旨的把握。讀材料一定要有始有終,待讀完材料后,再整體把握題旨。

學生E:樵夫的工作就是砍柴.房子燒了,他沒有悲傷,而是拿了棍子。在灰燼中找。原來是找自己的斧頭,說明樵夫對砍柴的專注,也是對自己工作的執著,這令我感觸很深。于是我寫了“人要做好本職工作”。

心理剖析:這個學生看問題的方式屬于“瞎子摸象”。

這個學生所犯錯誤是所有審題失誤中最普遍的。樵夫確實很執著,房子都那樣了.還沒忘找自己的斧頭。但這在整個材料中卻屬于一個點,一個次要方面。從這個次要方面去延伸思維,無疑是錯誤的。

應對策略:想問題、看事物,不能只看一部分,應該看整體,從材料的整體內涵、中心意思出發去構思行文,尤其是一些比較復雜的作文,比如材料作文。

此外,還有的同學寫的是“人生路上,當棄則棄”“遇到事兒,想開點兒”“天無絕人之路”等主題。在此不再具體分析。

總之,同學們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除了要學會基本常識外,也要學會如何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想對了,才能寫對,寫對了,才有得高分的可能。反之,審題一步走錯,文章全盤皆輸;審題差之毫厘,全篇謬以千里。

【目標測評】:

1.獨詞式命題的審題訓練:

請以“禮物”為題,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記敘文。

寫作提示:這是一個獨詞式的命題。雖然已知信息很少,但仍需我們在審題上下些功夫。“禮物”是個名詞,意思是指為了表示尊敬或慶祝而贈送的物品。“物品”的范圍是很大的,所以,為了便于寫作,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這就需要運用“增補信息”的技巧。因為這是個名詞。所以我們就可以在名詞前邊加上恰當的形容詞.用來修飾限制“禮物”。我們第一眼看到“禮物”這個詞時.最先想到的是生日禮物。當然.絕大多數都會想到這里。也正因如此,我們還需要打開思路.以避免與別人雷同。比如我們可以增補為“大自然的禮物”(當然題目還是“禮物”)。然后我們就可以感受大自然的恩賜.進而抒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或寫環保主題的文章也可以。

2.半命題作文審題訓練: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天天過來的。在這短暫的一生中,我們遇到過快樂的一天,也遇到過悲傷的一天;遇到過忙碌的一天,也遇到過清閑的一天。

閱讀上面的文字,請以“        的一天”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先將題目補充完整。

寫作提示:這是個半命題作文。明顯是讓我們為“一天”補充限制語。因為“一天”是名詞,所以前邊修飾“一天”的是定語.如常作定語的有形容詞、名詞及名詞性短語。比如我們可以補寫“快樂”“高興”“痛苦”“傷心”“苦惱”“忙碌”……也可補寫名詞“爸爸”“媽媽”“的哥”“三年前”“暑假”……

3.短語類命題的“找題眼”審題訓練:

請以“一次難忘的郊游”為題寫一篇記敘文,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現真實人名,校名,地名。

寫作提示:這個文題是一個偏正短語.其中的修飾成分比較多。“一次”限制了選材料的數量,不要列舉多次不同的旅游。“難忘的”是本題的題眼,由此傳出的信息是:這不是一次普通的旅游.它對主人公來說一定有重大意義,所以才會印象深刻。所以.要做到切合題意,就必須寫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或感情。另外,文題中還有一個信息,那就是“郊”,這個字限制了我們的旅游地點。這其實是個很容易忽略的信息,因為不少同學會寫成“一次難忘的旅游”,比如寫一些大城市的名勝古跡等。而“郊”是郊外之意.“郊游”只不過是一次不經意的小游而已。

4.句式命題的審題訓練:

請以“我更喜歡清靜的生活”為題。寫一篇文章。

寫作提示:這個文題是個完整的句子.其主干是“我喜歡生活”.但句子的題眼卻在限制語上,一個是“更”,一個是“清靜”。“清靜”限制了我喜歡的生活方式.而“更”是這個文題最重要且最容易忽略的一個信息。這個字告訴我們,其他的生活方式我們也喜歡。如果在文中過分的貶低其他生活方式。那就屬于對題眼的理解有誤。所以,我們在寫作時,不能用反襯,而應用正襯.也就是用其他美好的生活方式來襯托“清靜”這種更好的生活方式。

5.話題作文的審題訓練:

窗,可以是有形的;窗,可以是無形的。大干世界,和窗有關的故事很多很多;蕓蕓眾生,由窗生發的見解也見仁見智。

閱讀上面的材料,以“窗”為話題。寫一篇作文,所寫內容必須在這個話題范圍之內。

寫作提示:這段話題材料沒有確立明確的指向.只提供了供思維發散的點。對本題而言,“窗”是一個特別的對象。一方面,從本身而言,它可以是有形的窗,也可以是無形的窗.如心靈之窗、文化之窗、社會之窗、國家之窗等;另一方面,從包容性而言.它可以裝納廣泛的內容,“窗”外“窗”內“窗”自身,發生過多少故事,演繹過多少世理,出現過多少景色,對于這些,生活在“窗”下的人。都會有自己的選擇。

6.材料作文的審題訓練:

散步的時候/我走直路/兒子卻故意把路走彎/我說,把路走直/就是捷徑/兒子說肥路走彎/路就延長

閱讀上面材料,根據本詩的內容,聯系實際,寫一篇抒發你對自己的“路”的感受。或闡發你對“路”的看法的文章。

寫作提示:這是個材料作文。其中的材料是審題立意的關鍵所在。本題的材料是一首小詩,詩中有兩個主人公,一個是家長,一個是兒子。對于這類作文題,我們可以從主人公的角度分析問題。首先從家長的角度看。家長走直路,認為這是最近的捷徑。家長因為人生閱歷豐富,所以會有一些“走路”的經驗。從父親的角度思考,我們可以寫“捷徑”。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問題,我們就會有不同的發現。孩子是天真的,出于童真,故意把路走彎。的確.對于一個孩子來說,路還長著呢。漫長的人生路上,會有孩子的夢想與幢憬。于是從這個角度出發可以寫“人生之路因曲折而美麗”“一帆風順的人生是平淡的”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寫作方法|淺談作文的審題與立意
作文擬題技巧:如何讓閱卷者心動神怡
寫作高手應具備的條件-----議論文寫作(一)
中考前作文指導
快樂高效民主課堂“自主互動”教學模式(四)
高考作文審題小技法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海市| 靖边县| 建平县| 临潭县| 锡林郭勒盟| 乐亭县| 资溪县| 镇雄县| 桂林市| 山阳县| 乡宁县| 五莲县| 舒城县| 自贡市| 平昌县| 曲水县| 桃源县| 恩平市| 古蔺县| 确山县| 重庆市| 高淳县| 永康市| 林口县| 徐州市| 大港区| 嘉义县| 玉树县| 呈贡县| 长宁县| 新兴县| 新宁县| 东至县| 关岭| 双柏县| 施甸县| 阜阳市| 扬中市| 衡水市| 太白县| 佛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