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0年底,上海“老吾老”計劃4批試點共將覆蓋12個區83個街道,更多老年人和家屬在社區甚至在家里就能向醫師、社工等學習專業照護技能。
“老人走失了該怎么辦?”“照護心理減壓有哪些方法?”最近,打浦橋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內一堂又一堂的專業照護課程讓65歲的陳阿姨輕松了不少。
陳阿姨的母親孫阿婆今年84歲了,有輕度認知障礙,“一不看牢就走出家門,別人問她去哪里也說不清楚,像個‘老小孩’。”這讓陳阿姨十分焦慮。但自從每周來社區上課后,陳阿姨逐漸掌握了照護技能,包括如何引導母親做康復活動,如何應對走失等突發情況。“這些課程真是幫了我的大忙!”
為緩解家庭照護壓力,近年來上海實施了“老吾老”計劃等一批實事項目,點亮老人們的幸福晚年。
上海是全國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且老齡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截至2019年底,全市戶籍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518.12萬人,占戶籍總人口的35.2%。
在“9073”基本養老格局下,九成的上海老年人在家中度過晚年。孫阿婆是龐大的居家養老“大軍”中的一員,她喜歡熟悉的社區生活圈,不愿意住養老院,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慢性疾病纏身,“身邊人”的照料顯得力不從心。“不少老年人的照料者心理壓力大,希望能掌握專業的照料知識和技能,但又缺少相應渠道。”有基層為老服務工作者感嘆。
如何將更多專業照護力量引入家庭?上海的答案是“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2014年,上海啟動失能老人家庭照料者培訓項目,在專業社會組織幫助下,為上海16個區縣2萬余名失能老人家庭照料者提供護理知識和技能培訓。2017年,項目“升級版”——“老吾老”計劃應運而生,依托遍布于街鎮的綜合為老服務中心、長者照護之家、日間服務中心等場地,養老服務機構的專業隊伍定期開班授課,幫助家庭照料者掌握專業照護技能。
項目承接方之一、上海全程玖玖健康服務有限公司提供的課程包括預防急救、康復訓練、健康管理等多方面,涉及老人噎食、腦梗、暈厥、跌倒、墜床等多種緊急場景。“我一節課都沒落下。”一位家屬說,聽了日常飲食護理課程,她專門去買了麥片、薏米,每天做給家里老人吃。“還有怎么讓老人睡覺更安穩等,特別實用。”
配合豐富的課程,機構提供的專業隊伍也十分多元。承接10個街鎮“老吾老”計劃項目的瑞福養老團隊中已匯聚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執業醫師、主管護師、社工、營養師等專家資源,提供包括壓瘡預防護理、骨質疏松防治、肩周炎康復保健等知識。
除了“集中教學”,“老吾老”計劃還為出行不便的老人提供“入戶指導”服務,“一對一”制定個性化的精準照護方案。
住在普陀區甘泉路街道的顧老伯今年83歲,臥病在床多年,雖然申請了長護險服務,但老人有時候脾氣古怪,一些諸如擦身、翻身、按摩等服務,一定要兒子親自做。好在,通過“老吾老”計劃,專業護理人員上門指導,教會了顧老伯的家屬如何安全地為老人翻身按摩等專業知識,緩解了家屬的照護壓力。
甘泉路街道戶籍老齡化人口占比近45%,是普陀區老齡化程度最高的街道,也是全市首批試點“老吾老”計劃的街鎮之一。甘泉路街道社區服務辦介紹,項目開展3年來,線下培訓已覆蓋轄區內610人次,其中入戶指導惠及60戶。
在部分街鎮,團隊初次登門前,會為老人建立一份個人健康檔案——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常見慢性病被一一標注出來,腦卒中、脊柱骨裂等具有風險性的疾病也特別注明。如遇到行動能力較弱的老人,團隊還會將下肢按摩等列入重點授課內容。
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表示,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只有真正走入老人家里,才能精準了解每戶老年家庭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服務。“通過上門實訓和入戶指導,‘老吾老’計劃讓專業隊伍下沉社區,為老人匹配更為精準、多元的養老服務。”
2018年,“老吾老”計劃第一批試點在全市8個區11個街道開展,受益人數達1500余人,2019年開始的第二批試點受益人數達到4500人。承接試點項目的專業養老服務機構數量,也從最初的7個擴展到目前29個。后續這一試點項目將在全市范圍內全面開展。
事實上,“老吾老”計劃只是上海近年來不斷完善“非正式照料體系”的探索之一。所謂“非正式照料”,是指在養老機構的專業化服務之外,由家庭子女和社區鄰里等資源為家庭養老“賦能”。
近年來,上海實施了一系列覆蓋群體廣泛、形式多樣的非正式照料服務項目。如,開播“銀齡寶典”電視節目,普及老年人康復護理和居家護理基礎知識;實施住宅適老化改造,每年幫助1000戶困難老年人家庭改善居室的無障礙性、安全性和整潔性。
從2012年開始,上海依托社區志愿者資源,探索互助關愛養老新模式——“老伙伴”計劃,即低齡老年志愿者為高齡獨居老年人提供互助關愛服務,降低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因疾病、意外等遭遇的風險。目前,全市已有4萬名低齡老年志愿者報名為20萬名75歲以上的高齡獨居老人提供互助服務,基本實現了高齡獨居老年人全覆蓋。
即便是在疫情期間,“老伙伴”志愿者也沒有停止工作。他們用電話、微信等方式向結對老人宣傳防疫措施,為行動不便的老人代買生活物資。當推出口罩登記預約購買政策時,志愿者們第一時間幫助預約并上門送口罩。疫情期間配藥難,志愿者們就與相關部門聯系,幫助老人們代配藥品。
無論是“老吾老”計劃、“老伙伴”計劃,還是適老化改造,都是非正式照料體系的重要一環,這些注重老年人生活不同側面的服務,有機地構成了完整的居家照護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