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歷史上,有著一支對學習欲望確立認同性的民族,為了尋找這一歷史痕跡,節目組來到了猶太人的圣地以色列。
對于猶太人來說,哭墻是信仰的象征,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在這里祈禱。每個人都讀著猶太教的經典法律祈禱。對于猶太人來說,祈禱是在向上帝請教知識,所以又稱猶太教是學習的宗教。
在以色列,最想介紹給大家的是葉史瓦,這是只要是全世界猶太人生活的地方,無論在哪里都有的圖書館。如果說這里是圖書館可能你不會相信,因為非常吵鬧,是猶太人學習的代表地方。因為座位的分配十分特別,沒有獨自可以學習的區域,所以葉史瓦的猶太人都是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大聲地討論著。
對猶太人來說學習不僅是書本知識,是和其他人分享意見進行溝通,通過這樣的方式發展自己的意見,可以更透徹地掌握書的意義。
死海的西北部,位于沙漠地帶的庫姆蘭遺跡,是可以確認猶太教是多么重視學問的地方。在這荒涼的石山洞里,發現了最古老的詩經手抄本死海古卷。2000多年前,這里即使沒有任何物資,他們也不忘建圖書館,猶太人就在這里學習他們的詩經律法,學習的內容是不斷地提問和回答形成的討論。
你們還記得四個學生中的莉蓮嗎?出生在韓國,在猶太人的家庭中成長,猶太人的教育方式對她的成長過程產生了許多影響,從小一直帶有好奇心,盡可能的提問,而不是單純的接收信息背下來而是一直反思它。“為什么”,“如何”等的提問,是她成長中最重要的教育哲學。
姆巴萊是烏干達第四大的城市,是傳聞中教育的城市,距這里不遠的村莊,生活著非洲的黑猶太人,并共有著猶太人化的文化和價值。
雖然他們的外貌是典型的黑人,但和其他猶太人一樣守護安息日,遵守猶太人的風格,唱以色列國歌,不吃猶太教法律禁止的食物。
每周二村莊人們聚在禮拜堂,學習猶太人的討論書猶太教法典。幾個人自然地成為伙伴,開始討論經典的內容。
提問的學習源自于哪里?
馬薩達是開始猶太人流浪的歷史的地方,2000多年前猶太人在這個地方連續兩年多遭到羅馬軍隊的攻打,而展開最后的抗戰活下來的人們向全世界四處分散,被剝奪財產流浪的這些人,能帶走的唯一的財產就是腦袋里的知識。相比較起物質選擇知識,他們認為只有知識才是任何人都無法搶奪走的無形資產。想通過知識繼承自身的文化,可見學習是多么的重要。學習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留存下來的唯一的生存戰略。
猶太人認為父母是最好的老師,父母是學習的楷模。東方的家長不斷催促孩子上補習班,自己卻不去提高進步。每個星期六是安息日,從周五晚上太陽落山所有猶太人就回到家里,不出家門。所有家人圍坐在一起享用長時間的安息日晚餐,交談、唱歌、喝酒。父親會在安息日和每一個孩子單獨交談。
猶太學校的學習氣氛非常自由,老師和學生之間會不斷討論問題。以色列要求國民必須在18-20歲服兵役,因此無論男女都要在高中畢業后進入軍營。退役后會選擇工作或者旅行。因此在上大學前,他們有3-5年的時間仔細考慮自己的人生。高考在以色列并不重要。所以中學各個年級的學生才可以接受創意性教育。可以說以色列的兵役制度是一項得大于失的制度。而且軍人補貼很高,完全夠退役后的孩子環球旅行一趟。思考人生,然后再展開選擇。
在以色列你從來找不到一個安靜的課堂。所有老師上課都要求大家不斷討論,甚至辯論。經常是兩到三個人聚成一堆不斷地辯論。他們認為辯論才是學習的最佳方法。
20%的諾貝爾獲獎者都是猶太人,哈佛大學三分之一的學生是猶太人,耶魯25%,常春藤盟校30%以上的教授是猶太人,華爾街所有投資銀行都是猶太人創辦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是猶太人,美聯儲是猶太人創立和掌控的,所以全美國花的都是猶太人的借款。財富100強企業擁有者中30-40%是猶太人。美以公共事務委員會(AIPAC)是美國國內的猶太人自發的組織,旨在增進美國和以色列的關系。每年AIPAC舉辦活動時,美國國會都要休會,因為大多數議員都是它的成員,在大選年所有總統候選人都要出席,并舉行宣誓效忠儀式。同時,猶太人還控制著新聞業和好萊塢。斯皮爾伯格、伍迪艾倫、斯坦利庫布里克、科恩兄弟、奧利弗斯通都是猶太人。
而這個全世界人口只占不到0.2%的群體,以天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為代表,為人類文明的發現作出了決定性的貢獻。反過來說,他們悲劇性的歷史提高了猶太人們的學習能力,產生了驚人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