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策略的概念:是指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定的有關學習過程的復雜的方案。
學習策略的類型: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資源管理策略。
認知策略包括:復述策略、精細加工策略、組織策略。
復述策略,是在工作記憶中為了保持信息,運用內部語言在大腦中重現學習材料或刺激,以便將注意力維持在學習材料上的方法。
它包括:1.隨意識記和有意識記;
2.排除相互干擾;
3.整體識記和分段識記;
4.多種感官參與;
5.復習形式多樣化;
6.畫線。
精細加工策略,是一種將新學材料與頭腦中已有知識聯系起來從而增加新信息的意義的深層加工策略。
它包括:1.記憶術。位置記憶法、縮簡和編歌訣、諧音聯想法、關鍵詞法、視覺想像、語義聯想;
2.做筆記;
3.提問;
4.生成性學習,就是要訓練學生對他們所閱讀的東西產生一個類比或表象,如圖形
圖像、表格和圖解等,以加強其深層理解;
5.利用背景知識,聯系實際。
組織策略,是整合所學新知識之間、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新的知識結構。
它包括:1.列提綱;
2.利用圖形。系統結構圖、流程圖、模式或模型圖、網絡關系圖;
3.利用表格。一覽表、雙向表。
元認知策略是對認知的認知。有兩個獨立但又聯系的成分:元認知知識、元認知控制,即對認知過程的知識和觀念與對認知行為的調節和控制。
它包括:1.計劃策略;
2.監視策略;
3.調節策略。
資源管理策略,它包括:1.學習時間管理:統籌安排學習時間、高效利用最佳時間、靈活利用零碎時間;
2.學習環境的設置;
3.學習努力和心境管理;
4.學習工具的利用;
5.社會性人力資源的利用。
學習策略的訓練
1.學習策略訓練的原則:
主體性原則。指任何學習策略的使用都依賴于學生主動性和能動性的充分發揮。
內化性原則。指訓練學生不斷實踐各種學習策略,逐步將其內化成自己的學習能力,并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靈活應用。
特定性原則。指學習策略一定要適于學習目標和學生的類型。
生成性原則。指學生要利用學習策略對學習材料進行重新加工,生成某種新的東西。
有效的監控。指學生應當知道何時、如何應用他們的學習策略并能反思并描述自己對學習策略的運用過程。
個人自我效能感。指教師給學生一些機會使他們感覺到策略的效力以及自己使用策略的能力。
學習策略訓練的方法
1.指導教學模式
2.程序化訓練模式
3.完形訓練模式
4.交互式教學模式:總結、提問、析疑、預測
5.合作學習模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