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ociallearn 最后更新: 2007-09-15 22:01:19 分類: 其他 標簽: PKM | ![]() |
這個課究竟怎么上,我花了一點心思思考,然后才形成這樣的一個線索。
參考閱讀資源:
http://www.cyberartsweb.org/cp...
OECD, 1996,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http://www.oecd.org/dataoecd/5...
PKM2007Fall第2周1這些概念還沒有跟同學們做深入分析,課程進行一段時間之后,會以課程自身、同學們自身的學習實踐為基礎,再來進一步分析這些概念。這幾個核心概念,是課程研討學習話語的共同基礎。 詳細信息 » |
PKM2007Fall第2周2整個課程的學習,會以這樣的一個大問題、真實任務貫穿。我們把課程學習和實施PKM相對分三個階段,即實施前、中、后,每一個階段都會面臨著回答HOW、WHAT、WHERE、WHO等問題。(實際每一個階段還可以進一步再分為前、中、后來思考和處理,以此類推,不斷分層進行處理。) 具體來說,以現在所處階段為例,每一位同學都希望了解有關PKM知識、希望掌握PKM技能,但是,如何去學呢(HOW)?應該選擇學習什么內容(WHAT)、到哪兒去找資料呢(WHERE)?有哪些人在這方面比較有經驗且擅長呢(WHO)?從你個人角度來說,你會怎么去學習和實施PKM呢?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和工具? 可能很多同學認為,當然是跟老師學,但實際上,老師只是幫助你解決這些問題的若干“支點”中的一個,你還有若干的方法與途徑可以利用。比如,你可能會利用網絡搜索一下關于KM或者PKM的一些常識,找一找有沒有能夠模仿的案例? 從如何捕獲信息的技能與工具學習與掌握開始,我先做個引導,給大家推薦兩個網站如下圖。 sociallearn 評論道: 謝謝鄒老師,關于WHY的探索,我想過但沒有加上去,主要是因為基于兩點:一是由于當今技術所引發的變革,更需要觀念上的變革,這種觀念上的轉變,又首先需要籍助學習者對技術的自我實踐才能實現,否則,學習者容易用傳統的思維模式去尋求“WHY”,這就無益于問題的解決;二是學習者通過實踐體驗之后,他從自身的實踐體驗中可以獲得對于“WHY”領悟和理解。 |
PKM2007Fall第2周3英文站點, 詳細信息 » http://www.gurteen.com/gurteen... 中文站點,http://www.cko.com.cn/web/expe... (推薦閱讀專欄專家:吳慶海 夏敬華) 問題的提出:對于老師推薦的網站,你瀏覽之后,覺得很好,很想保存起來,以備以后再用,你會怎么保存呢? 同學們提出了兩種方案: (1)瀏覽器自帶收藏夾; (2)做個靜態網頁,把收集的網址放在這上面。 我跟大家分享了一種方案,這種方案就是社會書簽管理網址的應用,并以del.icio.us為例跟大家進行解釋。這種引入社會書簽應用的教學效果挺好。大家躍躍欲試。 (附:我跟大家分享了如何搜索這一英文站點的過程,我先是檢索到PKM文章,Self-Organization:Taking a personal Approach to KM (http://www.knowledgeboard.com/...),這篇文章中有對PKM發展歷史的介紹,我就去跟蹤幾篇原始文獻,進而發現這篇文章作者對相關知識把握得比較深入,同時表述又簡明扼要。因此,就想進一步對文章作者進行探索,用作者名稱進行檢索,就找到http://www.gurteen.com/gurteen..., 當然這個當中,還發現了http://www.gurteen.com 和其站長David Gurteen,http://www.gurteen.com/gurteen... ) |
PKM2007Fall第2周4就以站點http://www.gurteen.com/為例,到del.icio.us中,發現還有135人收藏了這一網站,點擊進去看看,就能夠發現其他135人收藏該站點的時間分布、所添加TAG信息等,由此,不僅可以對這一條資源形成一個整體的評判,同時還可以藉助這一條資源,可以找到一群人。在這一點上,社會書簽應用進行網址管理,與傳統瀏覽器收藏管理網址性質發生了變化。傳統瀏覽器自帶收藏夾是管理具體的網址,即網站地址是什么;而社會書簽應用完全不同,它是一個分享網址的社會性平臺,通過網址收藏分享,來構建具有相同關注點的人群網絡。 詳細信息 » 關于del.icio.us的具體操作,請參考: del.icio.us應用與書簽管理變革,http://www.kmcenter.org/Articl... (以后老師推薦的閱讀參考資源,都放在http://del.icio.us/sociallearn中,找到 “專題:知識管理”里的“pkmstudents”,這也是知識管理。) |
PKM2007Fall第2周5PKM,最重要是行動。 圖中是行動者王萬清老師(http://www.iyoxo.com/)。結合王老師的實踐,給大家進行這一門課程學習,提幾點建議: (1)總結經驗積極傳播,以“教”的心態去“學”,會更投入。知識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產生和創造。(http://www.iyoxo.com/2007/09/0...) (2)勇于實踐積極體驗,實踐出真知,也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真正練就行動的能力。(http://www.iyoxo.com/2007/09/0...) (3)勤于反思勤于動筆,每當你有一絲感動或思想火花閃爍,趕緊記錄下來,這樣的感動或者思想火花,會因為表達與分享,而產生更大的價值與效應。(http://www.iyoxo.com/2007/08/3...) (4)善于提問會尋求幫助,用BLOG可以先整理自己的問題,然后再把問題發布到GG論壇上,是一種提問的好方法。(http://www.iyoxo.com/2007/08/2...;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 使用ubuntu的萬清 評論道: 感謝莊老師給了我這個與大家一起分享學習心得機會,也希望能得到更多同學的指導! |
PKM2007Fall第2周6利用GG論壇是捕獲與交流信息的一種有效途徑,上圖是我訂閱和參與討論的部分論壇,只要通過郵箱,就可以捕獲關注論壇的所有信息。 趕緊實踐吧,先加入到PKM2007Fall論壇中(http://www.haokanbu.com/p/3568...),然后自己可以去http://groups.google.com,找對自己有用的論壇。 網絡上捕獲信息的方法還有很多,下一次接著“如何捕獲信息的技能與工具學習與掌握”這一主題分享。你有什么絕招,也別忘了分享,呵呵~ 記得需要做的幾件事情: (1)加入PKM2007Fall論壇 (2)注冊社會書簽del.icio.us (3)注冊一個BLOG (4)把個人基本信息包括各種注冊站點信息發送到PKM2007Fall論壇中 (5)從這一周開始,就開始用行動來實踐PKM,別忘了上一幅圖中王老師實踐經驗中蘊藏的學習建議; (6)Just do it! 使用ubuntu的萬清 評論道: 莊老師真是勤奮,加了這么多的論壇,每天看郵件都要花很長的時候吧? sociallearn 評論道: 王老師,謝謝您。很多來自論壇中更新郵件,我當時只看郵件標題。所以不花時間。通過標題,可以知道哪里有什么,當需要思考或探索某個問題的時候,就知道到哪里去找,以及找誰聯系,或者進一步參與研討,發展思想、深化認識。 |
為何你沒有談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