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里面講到一個故事,“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這是教子有義方一個很好的例子。
五代時候的竇禹鈞,他是燕山人,所以用地名來稱呼他,是對他的尊敬,稱為竇燕山。他年輕的時候,沒學好,也是德行不夠,所以到了三十開外,沒有兒女。
古人講,“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三十開外還無子,就不孝了。那么他做夢見到自己的祖父,對他說:“你不但無子,而且不壽。”你不僅無子,還短命,為什么?過去沒造好因。所以祖父托夢給他:“你要趕緊修德行善,回轉天意?!彼X醒了,從那以后斷惡修善,不斷改過自新,力行善事。見到誰需要幫助,立即去幫忙,看到人有任何的需要,立即就解囊相助。而自己家居又很簡樸,居身質樸他做到了,家人都不戴有金玉的首飾,不穿華美的衣服,把這錢省下來去布施。他建書院,購置了數千卷的書,還請了教書的先生,為四方孤寒之士講學,教授課程。這是修財布施,修法布施,修無畏布施,三種布施都有了。
后來這位竇禹鈞,連生五子,而且這五個兒子都是聰明俊秀,都有很好的功名,都有偉業。后來又夢到祖父告訴他說:“你這幾年來功德浩大,名掛天曹,延壽三紀(一紀是12年,三紀就是36年),而且五子都榮顯,你要繼續勉力,不要退惰。”果然他生的五個兒子,大兒子當上了禮部尚書,尚書就是我們現在講的部長,禮部相當于現在的教育部,是所有部里面最重要的,過去講“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最重要是教育,所以禮部尚書,位置很高。次子是禮部侍郎,副部長,三子、四子、五子,都是得了高官,而且有了八個孫,都是顯貴。而竇禹鈞本人活到了82歲,最后無病談笑而逝,自在往生!
“竇燕山,有義方”,他有什么義方?就是正己化人而已,就是自己修身,而后齊家,這就是義方。而修身修什么?斷惡修善,這是義方,為我們顯示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他改造命運,本來命中短壽無子,現在子孫滿堂,而且都顯貴,自己還得了高壽。所以家庭教育就是家長帶著兒女,斷惡修善,這個用因果報應之理最為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