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在公元前210年去世,他去世后才4年時間,大秦就沒了。
秦始皇的兒子秦二世胡亥是個昏庸暴虐之輩,守不住江山也正常,不過秦始皇手下有不少名將,他們能力出眾,且對秦始皇忠心耿耿。他們幫助秦始皇滅掉六國,建立了龐大的秦帝國。
那么,劉邦項羽等人滅秦時,秦始皇手下的5大名將去了哪里?為何沒有站出來,幫助胡亥對抗劉邦項羽等人,保住秦帝國?
01、王翦
王翦和白起、李牧、廉頗并稱戰國四大名將,他也是秦始皇最倚重的武將。秦王嬴政剛長大時,嫪毐和呂不韋權勢太大,威脅到了嬴政的親政,所以他有了除掉兩人之心,但是嫪毐不甘心束手就縛,聯合黨羽起兵造反。
王翦在平定嫪毐之亂中,表現出色,這讓他深受秦始皇的器重。
秦王嬴政大權獨攬后,就聽從李斯的建議,開始了滅六國的計劃。在這個過程中,王翦為秦始皇滅掉了趙國、燕國和楚國,魏國和齊國為其子王賁所滅。可以說,王翦王賁父子是秦始皇滅六國的最大功臣。
王翦雖然生卒年不詳,但他的年齡要比秦始皇大很多,他滅掉楚國,功成名就后,就以年邁為由,隱退了。這之后,秦始皇還讓王翦之子王賁滅掉了魏國和齊國,以及秦始皇建立秦朝后,還做了14年皇帝。
由于王翦滅楚國時,年齡已經很大了,所以劉邦項羽滅秦時,他應該已經去世了。
有明確記載的是,王翦的孫子王離在秦二世時率秦軍與項羽戰,結果戰敗被俘。至于被殺掉還是怎么的,太史公司馬遷沒交待,班固也沒有去作調查。不過,我估計是活不了,因為項羽的爺爺就是死于王翦之手,以項羽的性格,殺掉了王離正好可以為其祖父項燕報仇。
02、王賁
王賁的能力,雖然不如其父王翦,但他的才能也很出眾,也是秦始皇很倚重的大將,其父王翦,在功成名就,因為年邁而隱退后,秦始皇滅六國的大計還沒有完成,所以秦始皇后就重用王翦之子王賁,讓他替自己滅掉了六國中余下的2國,魏國和齊國,這才完成了滅六國的大業。
王賁由于年輕,再加上他的功勛、威望無法和其父王翦相提并論,所以對秦始皇構不成威脅,秦始皇也放心他。王賁在幫助秦始皇統一天下后,并沒有效仿其父王翦,功成身退,而是留在秦始皇身邊做官。公元前219年,王賁還跟隨秦始皇東巡,但是這之后,就再沒有王賁的記載了。
劉邦項羽滅秦時,王賁也可能已經去世,或者年邁而隱退了。如前面所說,秦二世時,在秦軍中為將的,已經是他的兒子王離了。王離深受祖父王翦和父親王賁的影響,也是個很出眾的大將,但是在巨鹿之戰時,他遇到了頂級名將項羽,最終慘敗給了項羽。
03、蒙武
蒙武是名將蒙驁之子,蒙恬與蒙毅之父,也是秦始皇手下的重要大將。公元前224年,蒙武跟隨王翦攻打楚國,大敗楚軍,還斬殺了楚將項燕。公元前223年,蒙武再次跟隨王翦攻打楚國,這一次,他們擊敗楚國,還俘虜了楚王負芻,滅掉了楚國。這之后,就沒有蒙武的記載了。
蒙武也是秦始皇時期的一員老將,他在跟隨王翦滅掉楚國后,和王翦一樣,因年邁而功成身退了。這之后,蒙武的兩個兒子,蒙恬和蒙毅,成了秦始皇身邊的重要人物,深得秦始皇的器重。
劉邦、項羽滅秦時,距離蒙武跟隨王翦滅楚,已經過去了幾十年時間,所以此時蒙武應該已經去世了。
04、蒙恬
蒙恬是秦始皇手下的重要名將,秦始皇滅六國時,蒙恬還是個年輕將領,他在跟隨王賁滅齊之戰中,嶄露頭角,因功被秦始皇拜為了內史。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他命令蒙恬率領30萬大軍,攻打匈奴,多次擊敗匈奴,并為秦奪取了大片土地,蒙恬也因此被譽為為“中華第一勇士”。
蒙恬的能力很強,是秦始皇后期最倚重的大將,但可惜,他因為和扶蘇關系好,胡亥稱帝后,將他逼死了。
05、章邯
秦始皇手下的5大名將,在項羽劉邦滅秦時,只剩下了章邯。章邯的能力很出眾,但一開始并不被秦二世胡亥重用,直到被起義軍逼得沒辦法了,章邯才被委以大任。
胡亥和趙高的苛政,導致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后,各地紛紛起兵造反,章邯為了維護秦王朝,率兵四處平叛。章邯所到之處,起義軍大多潰不成軍,被章邯率領的秦軍擊敗。
項羽的叔父項梁,也在定陶之戰中慘敗給了章邯,并被章邯所殺。這之后,章邯放松了對楚軍的警惕,但是在巨鹿之戰中,由項羽率領的楚軍,通過破釜沉舟,一舉將章邯和王離率領的秦軍擊敗。
兵敗之后,章邯害怕趙高將他當成替罪羊,成為平定叛亂不利的罪魁禍首,所以為了自保,他投靠了項羽,隨后秦國就被劉邦項羽所滅。
章邯歸順項羽后,項羽將他封為了雍王,讓他替自己鎮守關中地區,但不久后,章邯被韓信擊敗,并自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