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全球開發者大會完美閉幕,“榮耀智慧屏”正式推出,EMUI10首次亮相,最重要的是華為自有操作系統鴻蒙也正式跟大家見面了!
華為的鴻蒙系統引起了國內外的強烈關注,有些小伙伴很好奇了,鴻蒙跟安卓、蘋果、window 系統到底有何區別呢?
今天教授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他們的最大區別是什么?
眾所周知,UNIX是最古老的操作系統內核,由它衍生出來了Linux和iOS。
iOS是屬于是Unix的一個重要分支,原本這個系統名為iPhone OS,因為iPad,iPhone,iPod touch都使用iPhone OS,所以2010WWDC大會上宣布改名為iOS,不開源,除了蘋果其他公司都不能用。
Android、鴻蒙OS都屬于Linux系統分支,而Android和鴻蒙的關系更是像一對“兄弟”。
Linux有許多不同的版本,而且Linux的內核的發行和使用是完全免費,所以很多的公司、組織,甚至是個人開發了他們自己Linux操作系統版本,包括操作系統Android。
Android 系統最初由安迪·魯賓制作,2005年8月17日被谷歌收購。
鴻蒙系統是由華為開發的國產系統,華為在研發上投入了5000人(中國 海外頂級人才),投入資金至少10億,鴻蒙OS一開始就定位全場景、分布式架構。
全場景就是目前的手機、平板、電腦、電視,和未來的智慧汽車、智能家居、萬物互聯。
Windows系統則是和UNIX不同的架構,不能把Windows歸類于UNIX,但可以理解為一個是“公共資源”(UNIX半閉源?Linux開源),一個是商業資源(Windows);一個可以隨便用,一個得人家同意。
所以Windows做手機系統的失敗是因為適配應用太少了。廠家都不愿意為其開發更多應用,手機系統自然沒有人用了。
為什么廠家都愿意抱團UNIX,或者說是Linux呢?答案:因為是開源的。
接下來再來看看鴻蒙跟其他系統的區別在哪里?
鴻蒙系統是基于微內核的全場景分布式系統,具有分布架構,天生流暢,內核安全和生態共享的優勢。微內核也使得系統整體功耗會變得很低。
Android系統有大量的冗余代碼,開發者大會上余承東說,安卓系統的代碼有一億行,代碼龐大難以保證系統的流暢,就算是安卓Linux內核也有2000萬行,而核心代碼被頻繁調用的只有不到十分之一。
蘋果的ios內核是混合內核,但是蘋果也在逐漸往微內核靠攏,ipad OS 就是蘋果往微內核靠攏的表現。
鴻蒙系統天生安全,因為在核心上就禁止了訪問,而且所有的功能都是獨立上鎖的,鴻蒙系統天生就沒有root功能。
最強的是鴻蒙系統支持所有的設備,比如手機,平板,pc,車機,電視等等,幾乎所有的智能設備都可以運行鴻蒙系統,而且應用程序是通用的,一次開發就能在所有智能設備上使用。
余承東表示,鴻蒙OS比Andorid有更強性能、更高的安全性。這是面向未來的操作系統,華為會優先使用安卓操作系統,考慮到安卓生態,減少大家的工作量。
如果谷歌操作系統不能使用了,那就可以隨時轉移到鴻蒙OS上。同時,鴻蒙OS會對外開源。
鴻蒙OS能夠兼容Android所有應用,要普及推廣起來就輕松多了,對用戶來說也就更加便利和低成本了。
對于幾個不同的系統而言,相信都是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但是華為鴻蒙OS的發布,作為國人來說,還是希望早日和大家見面。
番外語:
華為在鴻蒙系統的研發上投入了5000人,5000中國 海外頂級人才,投入資金至少10億,在中國有哪一個企業能花這么多錢做一個五六年、七八年內(已研發七年)都無法盈利的系統?這也是中國一直沒有自己操作系統的原因!
很多人低估了鴻蒙OS誕生的意義,沒有看到華為潛藏的“野心”!鴻蒙OS承載的戰略意圖超越了Google和微軟。
谷歌現在只是把手機系統做起來了,平板不行,電腦更不行。
微軟只把電腦系統做起來了,手機不行。
但是鴻蒙OS一開始就定位全場景、分布式架構。全場景就是目前的手機、平板、電腦、電視,和未來的智慧汽車、智能家居、萬物互聯。
所以你可以看到鴻蒙OS有三大特點:
①面向未來發展趨勢開發的系統,比谷歌微軟出發點高遠;
②面向全場景,統籌了所有智能設備,所以未來所有設備是可以交互的,這個生態就非常廣泛;
③分布式。類似模塊化,根據不同設備匹配不同架構組件,讓系統高效、簡單。這是谷歌、微軟都沒有做到的事。
但目前依舊沒有看到真正鴻蒙OS的真身,體驗如何,界面操作是否能快速適應,這些都還不得而知,唯有等鴻蒙OS真正面向我們開放的時候,謎底才能全面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