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唐世明教初中,他善于鉆研,又指出初中課文的錯誤,我在他指出來的病因之外,另加分析。
溫如敏教授主編的全國通用語文教材,八年級第四課《燈籠》存在語法、修辭、邏輯等方面的錯誤:
1. 歲梢寒夜,玩火玩燈,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是”相當于數學的=號,“歲梢寒夜”“除夕”是表時間的名詞,不=“事”,玩火玩燈、燃滴滴金、放焰火=“事”。
2. 盡管大人們怕火火燭燭的危險要說“玩火黑夜溺炕”那種跡近恐嚇的話,但偷偷還要在神龕里點起燭來。——這一句幾個句子雜糅一起,“大人們怕火燭”,把玩火玩燈說成“玩火黑夜溺炕”;還有別字,“跡近”應為“幾近”;語序不當,“偷偷”應放在“還要”的后面。
3. 連活活的太陽算著,一切亮光之中,我愛皎潔的月華,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來挑著照路的燈籠。——“連活活的太陽算著”是什么意思?去掉“我愛”,“一切光亮之中,月華最皎潔”,“我愛皎潔的月華”不能做“如沸的繁星”的主語,把“月華”比為“繁星”,不恰當。
4. 就會想起龐大的晃蕩著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嚕嚕的私語。——“咕咕嚕嚕”一般形容喝水或者打呼嚕的聲音,聲音比較大,“私語”則是細微的聲音,對話者之外的人很難聽到。這句話前后矛盾。
5. 村邊社戲臺下想起鬧嚷嚷的觀眾——“村邊社戲臺下”的位置不同,表達的意思不同。放在“想起”前,意思是在“村邊社戲臺下”想起的;放在“想起”后,是說觀眾在社戲臺下,想起的地方不一定在“村邊社戲臺下”。
6. 記得,做著公正鄉紳的祖父,晚年來每每被邀去五里遙的城里說事,一去一整天。——記得的是祖父公正,這是原因,去城里評理是結果。“說事”意義很寬泛,聯系“公正”,應該“評理”。
7. 那種熙熙然庭院的靜穆,是一輩子思慕著的。——“熙熙”的意思有:歡樂的樣子;熱鬧的樣子;形容笑聲。無論是哪一個音項,都不是“靜穆”的。“思慕”是強烈地渴望的意思,改為“懷想”比較恰當。
8. 母親給留著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親手接過了燈籠去后遞給自己的。——“消夜”就是夜間的食品,后面跟“食品”累贅。“自己”可以是作者,可以是母親,有歧義。
9. 太多了,不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