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假想的發生在40億年前的核爆炸 關于月球表面遍布的大大小小隕石坑,人類始終認為其實隕石撞擊的結果,但是遭受到如此多次的襲擊,為何月球依然沒有被毀滅呢?眾多的疑問不禁促使科學家開始轉變思路。 據每日郵報報道,近日有天文學家對月球的形成原因提出了新的假說,這個觀點認為,在距今40億年前,地球曾發生了極其劇烈的核爆炸,到底原本的地球一分為二,一部分形成了現在的新地球,二來ing一部分則飛向宇宙成為了月球。據估計,當時的核爆炸的當量相當于400億顆原子彈同時爆炸,巨大的沖擊波瞬間將原本的地球撞碎成兩部分。至于爆炸的原因,則主要認為是因為當時地球自轉速度過快,導致地心引力不足以控制住如此巨大的球體。 這一理論受到了很大的歡迎,并且也確實有相關的證據, 比如月球底層中的氧、硅、鉀同位素化學成分與地球完全相同,月球好走位漂浮有一些小星體,其組成也停留在400億年前的狀態,這些都可能是當時巨大爆炸的殘留物。目前科學家正在試圖找到更有利的證據證明這一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