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騎兵與步兵戰者,若遇山林、險阻、陂①澤之地,疾行急去,是必敗之地,勿得與戰。欲戰者,須得平易之地,進退無礙,戰則必勝。法曰:“易地則用騎。”②
《五代史》:唐莊宗③救趙④,與梁軍⑤相拒于柏鄉⑥五里,營于野河⑦北。晉兵少,梁將王景仁⑧所將兵雖多,而精銳者亦少。晉軍望之色動。周德威勉其眾曰:“此汴、宋傭販⑨耳?!蓖硕嬷睬f宗曰:“梁兵甚銳,未可與爭,宜少退以待之?!薄城f宗曰:“吾提孤兵出千里,利在速戰,今不乘勢而急擊之,使敵知我眾寡,則計無所施矣?!钡峦唬骸安蝗唬w人皆能城守而不能野戰;吾之取勝,利在騎兵,平原曠野,騎兵之所長也。今吾軍于河上,迫近營門,非吾用長之地也?!鼻f宗不悅,退臥帳中,諸將無敢入見者。德威乃謂監軍張承業⑩曰:“王怒老將。不速戰者,非怯也。且吾兵少而臨賊營門,所恃者一水隔耳。使梁得舟筏渡河,吾無類⑾矣。不如退軍鄗邑⑿,誘敵出營,擾而勞之,可以策勝也?!背袠I入言曰:“德威老將知兵,愿無忽其言?!鼻f宗遽起曰:“吾方思之爾?!币讯峦@梁游兵,問景仁何為?曰:“治舟數百,將以為浮梁?!钡峦伺c俱見。莊宗笑曰:“果如公所料?!澳送塑娻z邑。德威乃遣騎三百扣梁營挑戰,自以勁兵三千繼之。景仁怒,悉以其軍出,與德威轉斗數十里,至于鄗南,兩軍皆陣。梁軍橫亙六、七里。莊宗策馬登高望而喜曰:“平原淺草,可前可卻,真吾制勝之地也?!蹦耸谷烁娴峦唬骸拔岙敒楣蚕?,公可繼進。〕”德威諫曰:“梁軍輕出而遠來,與吾轉戰,其來既速,必不暇赍糧糗⒀;縱其能赍,有不暇食,不及日午,人馬饑渴,其軍必退。退而擊之,必獲勝焉?!敝辽辎視r,梁軍中塵起,德威鼓噪而進,梁軍大敗。⒂
【譯文】大凡騎兵對步兵作戰時,如果遇到山林險隘、沼澤水網的地形,就要快速離開此地。因為這是對騎兵作戰不利而易取敗的不利地形,不可在此種地域對敵交戰。如要對敵交戰,必須選擇開闊平坦地域,這樣,方可進退自如,戰而必勝。誠如兵法所說:“在開闊平坦地域作戰,就要使用騎兵部隊?!?/p>
《新五代史》記載:晉王李存勖率兵援救趙王王镕,與后梁軍對峙于距柏鄉五里的地方,扎營于野河之北。當時,晉軍兵少,而梁將王景仁所率之兵雖多,但精銳部隊也少。晉軍看到對方兵多,有些畏怯失色,晉將周德威針對此情而勉勵部隊說:“梁軍這些人不過是從汴宋地區臨時雇傭來的烏合之眾,(容易打敗?。钡峦氐綆ぶ邢驎x王報告時,卻說:“梁軍比較精銳,不可立即與之決戰,應當向后稍退以等待有利時機?!睍x下說:“我率孤軍千里而來,利于速戰速決。如今若不乘勢迅速進攻它,一旦讓敵人摸清我軍的實力情況,我們就無計可施了?!钡峦瘩g說:“事情并非這樣。趙王之軍善于守城而不善于野戰,(梁軍尚難在短時間內破城)。我軍賴以取勝的有利條件在于騎兵,只有在平原曠野地域作戰,才能發揮其快速機動、猛烈突擊的特長。現在我軍扎營于河邊,臨近敵人營門,這不是便于發揮我軍長處的地方?。 逼胀趼牶蠛懿桓吲d,回到帳中就臥床休息了。眾將見此情形,無一人敢于入帳請求進見。周德威無奈,只好對監軍張承業說:“晉王生我氣了。我不主張速戰速決,并不是因為我畏敵怯戰,主要考慮我軍兵少而又臨近敵人營門,所依恃的僅僅一水之隔罷了。假使梁軍得到船筏渡過河來,我們就將無一幸免于難了。似此情況,不如退兵到鄗邑,以引誘敵人脫離營壘,騷擾他們使其疲憊不堪,然后就可以運用計謀戰勝它了?!背袠I聽完,立即入見晉王說:“德威是員老將,深知用兵打仗。希望您不要忽視他的主張意見。”晉王聽后驟然坐起說:“我正思考這個問題呢?!辈痪?,德威抓獲了后梁的巡哨兵,問他王景仁現今在做什么?他回答說:“已造船數百艘,將用以搭設浮橋渡河。”德威于是偕同梁軍士兵一起去見晉王。晉王笑著說:“果然如你所料到的那樣?!彪S后下令退軍到鄗邑。(交戰之日)周德威清晨派出三百騎兵前往梁營挑戰,他自己親率三千精兵隨后跟進。梁將王景仁見此大怒,遂下令梁軍全部出擊,同周德威部轉戰數十里,進至鄗邑之南,雙方都列陣以待決戰。梁軍依仗兵多,橫排列陣六、七里之長。此時,晉王策馬登上高處觀察敵陣,喜出望外地說:“此地平原草矮,既便于前進,又便于退卻,真是我們戰勝敵人的好地方?!庇谑桥扇烁嬖V德威說:“我當做你的先鋒,你可隨后跟進。”德威勸阻說:“梁軍輕裝遠來同我輾轉交戰,既然他們來得這么快,必定來不及攜帶干糧,縱然能帶干糧,也沒有時間吃。這樣,等不到中午,他們就會人饑馬乏,其軍必定退卻。乘其退卻而攻擊他們,一定能獲得勝利?!钡搅宋绾笏?、五點時分,梁軍陣地果因人馬后退而煙塵大起,德威乘機擂鼓吶喊,發起猛烈攻擊,結果大敗后梁軍。
【解析】本篇以《騎戰》為題,旨在闡述騎兵對步兵作戰時應注意掌握的原則。它認為,騎兵對步兵作戰時,應避開山林、險要或沼澤的地形,因為此種地形不利于騎兵機動,容易打敗仗;應選擇開闊平坦之地,因為此種地形利于騎兵機動,進退無礙,易于取勝。戰爭的歷史表明,任何兵種作戰都要受一定的地形條件的制約。騎兵是古代作戰中機動力最強、突擊力最猛的一個兵種。但是,只有在開闊平坦的地形條件下,才能充分發揮騎兵快速機動、猛烈突擊的威力。而山林、險隘及沼澤之地,卻是妨害騎兵作戰能力充分發揮的天然障礙。
本篇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并且著重闡述地形條件對兵種作戰的重要性,這是很可貴的。
五代后梁開平四年(公元910年),晉與后梁的柏鄉之戰,是雙方爭奪河北進而奪取中原統治權的一次關鍵性作戰。當時,從兵力對比看,梁軍數量多于晉軍,但結局卻是晉勝梁敗。晉軍所以能以少勝多,其作戰指導的成功是主要原因。梁將王景仁率兵八萬,扎營于柏鄉附近的野河之北,企圖以優勢兵力與晉軍決戰,一舉而占領趙地。晉將周德威識破其企圖后,及時說服晉王李存勖放棄過早與敵決戰的打算,并根據敵情、地形的實際,采取了主動后撤、誘敵出戰的正確方針,迫使梁軍脫離營壘之后,充分發揮騎兵快速機動、猛烈突擊的威力,一舉擊敗梁軍于曠野運動之中,創造了古代騎兵作戰利用有利地形而獲勝的典型戰例,為此后滅亡后梁、奪取中原統治權奠定了基礎。
【注釋】①陂(bēi):山坡。
②易地則用騎:語出《通典·兵十二》引李靖語;但這里是摘要引證。
③唐莊宗:即五代后唐皇帝李存勖。他率兵救趙是在后梁開平四年(公元910年),此時尚未稱帝,仍為晉王。
④趙:五代初河北的割據勢力之一,由成德節度使王镕為趙正,據守鎮州(治今河北正定),初事后梁朱溫,后事晉王李克用父子。
⑤梁軍:即后梁朱溫的軍隊。
⑥柏鄉:今屬河北。
⑦野河:即槐河的別名。源于今河北贊皇縣西南之贊皇山。
⑧王景仁:后梁合肥(今屬安徽)人,初從吳王楊行密起兵于淮南,后歸后梁,官至淮南招討使。為將驍勇剛悍。
⑨汴、宋傭販:汴、宋,即汴州(治今河南開封)、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傭販,即雇傭來的商販,馬本及唐本、汪本皆誤作“傭敗”,今據史載校改;王本作“傭奴”似亦可。
⑩張承業:唐僖宗時宦官,本姓康,為內常侍張泰養子,改姓張。
唐昭宗時被派往晉王李克用處任河東監軍,克用病亡后,仍為李存勖的監軍。
⑾無類:謂無遺類,即無一幸免之意。
⑿鄗邑:古縣名,漢置。故址在今河北柏鄉之北。
⒀糗(qiǔ):炒熟的米麥等食物,即干糧。
⒁申:舊歷十二時辰之一,即十五時至十七時。
⒂本篇史例出自《新五代史·唐書·周德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