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思維,這個思維也就是心念。心念有寬厚也有淡泊,殊不一致 寬厚是心念濃艷所致,淡泊則未免近于刻薄。那么,應該采寬厚還是采淡泊?何去何從,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人的心念總不離衣、食、住、行,那我們采濃厚一些的方針,充實衣、食 住、行,使其豐裕。推及萬事,使什么事都因之充盈,這是無可厚非的。但心志過于濃厚的人,盡情講求嗜好,忽略了正道的發(fā)展,則容易被人厭棄。所以濃艷太過,也不是應該采取的態(tài)度。
至于淡泊呢?由于一己的居處飲食以至于一切,都淡而無味,生活自然也就陷于枯寂,興趣低落,又如何能達到成功的境域呢?君子是不應枯寂的。
因此,應以佛家中道的真理作為南針,不要太過也不應不及。‘過猶不及’是一般人應當遵守的原則,不流于濃艷的一面,也不偏向淡泊的一方。
【前集0四一】
念頭浪者,自待厚,待人亦厚,處處皆濃;念頭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濃艷,亦不宜太枯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