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韻里有少數字是眾所周知的,還是可以用,如“斜xie”字,古音讀(xia),與“霞”字同音,“衣yi”字,古代讀(wei),與“威”字同音。但有一些韻字古人讀什么音,今天很少有人知道,就不要用,如“存”(cun)字,和“言”、“冤”在一個韻部里,古人讀什么音尚不知道?!鞍住弊郑湃俗x(bo),仄聲,寫在詩里面,沒有出格,按照普通話讀“白bái”,平聲,朗誦的時候就出格了,我想,這個問題一定會不了了之。,是不是一個缺點,也沒有人去追究。
關于寫平水韻用韻字的問題,這里就出現了一個矛盾,韻表里的生僻字不能押韻,與普通話讀音相差大的韻字不能入韻,且不是大大地浪費了韻字的資源?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在八幾年出版了平聲韻新韻十八部,三年前又修訂出版了平聲韻新韻十四部。現在,我們所用的新韻也不理想,出現了許多不壓韻的字在同一個韻部里,有待修正、完善。(新韻有哪些地方不押韻稍后再講)
六,中華新韻的制定與認識
1,韻部劃分的標準
同身同韻用《漢語拼音》注音,韻母可分為韻頭、韻腹、韻尾三個部分。韻母中開頭的i、u、ü,稱為韻頭;韻頭后面的元音部分稱為韻腹,如韻母uang、ia中的(a)是韻母發音的主部;韻腹后面的輔音部分,即n、ng,稱為韻尾,。韻腹和韻尾合稱韻身。 有的韻母沒有韻頭,只有韻身,如(an、ou、eng)。有的韻母沒有韻尾,韻腹即是韻身,如(a、o、e)。
顯然,韻身相同的字,發音取同一收勢,讀起來是和諧統一的,因而是押韻的。 所謂“同身同韻”,即是將韻身相同的字,歸于同一韻部。這樣就使音韻劃分有了明確的可操作的標準和尺度,從而使其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
2,韻部劃分的依據
以普通話為讀音的依據,以《新華字典》的注音為讀音的依據。將漢語拼音的35個韻母,劃分為14個韻部:麻波皆開微豪尤,寒文唐庚支齊姑。為了便于記憶,可用兩句七言韻語來代表14個韻部:中華詩國開新歲,又譜江濤寫玉篇。
(中zhong庚韻)(華hua麻韻)(詩shi支韻)(國guo波韻)(開kai開韻)(新xin文韻)(歲sui微韻),(又you尤韻)(譜pu姑韻)(江jiang唐韻)(濤tao豪韻)(寫xie皆韻)(玉yv齊韻)(篇pian寒韻)。
4,中華新韻(十四韻)韻部表
一、麻 a,ia,ua 二、波 o,e,uo 三、皆 ie,üe 四、開 ai,uai 五、微 ei,ui 六、豪 ao,iao 七、尤 ou,iu 八、寒 an,ian,uan,üan 九、 文 en,in,un,ün 十、唐 ang,iang,uang 十一、庚 eng,ing,ong,iong 十二、齊 i,er,ü 十三、支(-i)(零韻母) 十四、姑 u
5,將十四個韻部一一舉例
一麻:蛙wa 沙sha 家jia 霞xia 花hua
二波:波bo 婆po 車che 蛇she 螺luo
三皆:皆jie 斜xie 決jue 靴xue
四開:災zai 才cai 懷huai
五微:圍wei 揮hui 追zhui
六豪:饒rao 交jiao 蕭xiao
七尤:愁chou 舟zhou 牛niu
八寒:山shan 連lian 關guan 捐jvan
九文:文wen 金jin 尊zun 君jvn
十唐: 喪sang 糧liang 雙shuang
十一庚:僧seng 凝ning 宗zong 窮qiong
十二齊: 奇qi 西xi 兒er 而er 驅qv 驢lv
十三支:枝zhi 池chi 詩shi 姿zi 詞ci 思si
十四姑:蘆lu 孤gu 粗cu
6,韻部為什么要這樣編輯,有沒有錯誤的地方,我現在繼續為大家一一剖析:
一、麻:a,ia,ua 第一個只有韻身a,第二個和第三個分別多了個韻頭i和u,韻頭后面的元音部分a稱為韻腹,它是韻母發音的主部,且三個韻母都有共同的韻腹a,可見它們是同聲同韻,自然押韻。如蛙wa 沙sha 家jia 霞xia 花hua,
二、波 o,e,uo 這三個韻母與不同的聲母相拼時,造成了讀音的差別。有一些字是押韻的,有一些字怎么也不押韻。如:波bo 婆po 車che 遮zhe 蛇she 螺luo 錯cuo,大家注意看,婆po 蛇she 螺luo是押韻的,波bo和車che是押韻的,但是,“波bo ”與“蛇she ”;不押韻了,“婆po”與“車che”也不押韻了;大家要慎重拈韻。
三、皆 ie,üe i和v是韻頭,韻身是e,可見它們是同身同韻。為什么二波的韻母e不在三皆的韻部里呢?ie、ue 的韻身不是 e,而是 ê。 我們所說的“同身同韻”的標準,是以字的實際讀音為依據的?!稘h語拼音方案》為了簡便,對個別字母的使用做了調整。比如,ie、ue 中的 e 實際應是 ê,即《注音字母》中的ㄝ,為了簡便,以 e 代之。注音時是簡便了,劃韻時卻增加了一層假面具。必須拋開假面具,按照其實際讀音劃韻。因此 ie、ue 不應與 e 同韻,而應自成一韻。如:皆jie 斜xie 決jue 靴xue
四、開 ai,uai 這個很明顯,它們有相同的韻腹(ai),自然押韻。如:災zai 才cai 懷huai
五、微 ei,ui ,我來把第二個韻母剖析一下,大家就會看得清楚了。原來韻母ui(未)實際上就是u_ei兩個復韻母的組合,由u—ei相拼成uei(未),為了書寫方便,把中間的e字省掉了。就成了ui,我們現在把中間的e不省去,大家就看得很清楚了。五微就成了ei,uei,大家再看一看,韻身相同了吧。如:圍wei 揮hui 追zhui
六、豪 ao,iao 它們有相同的韻腹ao,自然押韻。如:饒rao 交jiao 蕭xiao
七、尤 ou,iu 這個與五微的道理基本相同。原來韻母iu(又)實際上就是i-ou兩個復韻母的組合,由i-ou相拼成iou(又),為了書寫方便,把中間的o字省掉了。就成了iu,我們現在把中間的o不省去,大家就看得很清楚了。七尤就成了ou,iou,大家再看一看,韻身相同了吧。如:愁chou 舟zhou 牛niu
八、寒 an,ian,uan,üan 我們不看韻頭i、u、v,它們有相同的韻腹an,可見是押韻的。如:山shan 連lian 關guan 捐jvan。大家請注意,八、九、十、十一,這四個韻部最容易混淆,以后可能會在這四個韻部里面進行適當的調整。
九、文 en,in,un,ün 它們除了韻尾都有共同的n意外,主要是根據實際讀音劃分的。大家仔細看一看,第三個和第四個un,ün 讀音接近。再看看,en和un,u—en相拼,就可以得出與en相近的音(溫),省掉中間的e,就成了un,所以它們應該同在文部韻里。in韻母安排在九文里面,是出于讀音的接近。這個韻部很復雜,如:文wen 金jin 尊zun 君jvn ,大家細細看,“文wen”與“金jin”似乎不押韻。這個韻部也要慎重拈韻。
十、唐 ang,iang,uang 這三個很明顯,除了韻頭i和u意外,它們有共同的韻身,可見是押韻的。 如:喪sang 糧liang 雙shuang
十唐的uang和八寒的uan讀音有一些難辨,按照音韻學是有區別的,是我們地方讀音的差異造成的,寫詩押韻的時候有必要查對韻部表。
十一、庚 eng,ing,ong,iong 大家請注意:en、eng 不通押。古人多有 en、eng 通押現象,多見于詞。現在有的地方方言中,仍有 en、eng 不分的現象,en在九文里,eng十一庚里。這給拈韻造成了一些麻煩,以后可能會調整。如:僧seng 凝ning 宗zong 窮qiong ,大家細細看,“僧seng”與“凝ning”似乎不押韻,“凝ning”與“宗zong”也不押韻。大家注意拈韻。
十二、齊 i,er,ü 這幾個韻母主要是根據聲韻相近編輯的,這里主要講一下i韻母,除了zhi chi shi zi ci si ri 七個整體認讀音節以外,其它的聲母均可與i組合成齊韻。如:qi xi ji li yi ti di ni mi 等。如:奇qi 西xi 兒er 而er 驅qv 驢lv ,至于ü為何不與u在同一個韻部里,當然,編輯自有它的道理,但是也給拈韻造成麻煩。再者,“西xi”與“兒er”怎么也不押韻,大家要注意拈韻。
十三、支(-i)(零韻母) 這個很好掌握,整體認讀音節帶i韻母的一共有八個,只有yi不是在支韻里,其余的七個都是在支韻里,如:zhi chi shi zi ci si ri 。這個韻部很準確,大家放心使用。如:枝zhi 池chi 詩shi 姿zi 詞ci 思si 。不過要小心與十二齊i韻母混雜,因為寫新韻詩是不準借韻的。
十四、姑 u 這個好記住,只有u韻母一個,至于u和ü古代是通押的,新韻不行。雖然u和ü讀音接近,但u與齊韻的i,er,讀音相差甚遠,不能合在一個韻部。如果把u和ü合在一起,那i,er,與ü讀音接近,又怎么辦?以后可能會有所調節。如:蘆lu 孤gu 粗cu 。
七,與舊韻書的關系
平水韻的漢字讀音和現在的漢語拼音的確存在很大的差異。如;按現代說法韻母是“an”的平聲韻字在平水韻里就有七個韻部: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寒、一先、十三覃、十四鹽和十五咸。今天,我們已經找不出它們在讀音上有多大的差別,但是,一旦我們用平水韻寫詩時,混用了不同韻部的字,就是出韻,違反了格律的游戲規則,絕句不是絕句,律詩不是律詩。為了達到格律要求,只好在其中某一個韻部選擇韻字。使我們可選擇的韻字數量大大減少。給我們寫作古韻詩詞帶來了困難。
從上所述,充分證明了平時強調我們寫平水韻詩必須依照平水韻,寫新韻詩必須依照新韻十四部嚴格執行,不得古韻新韻混用的道理。
使用平水韻有五大難點:不能通押,古今讀音不同,古今字義不同,古今韻不能混用,朗誦古詩很困難等。所有這些都給朋友們寫詩帶來很大的困難。
知古倡今,雙軌并行;今不妨古,寬不礙嚴,創作舊體詩,提倡使用新韻,但不反對使用舊韻,如《平水韻》。但在同一首詩中,對于新舊韻的不同部分不得混用。為了便于讀者欣賞、便于編者審稿,使用新韻的詩作,應加以注明。
新韻比舊韻要簡單、寬泛,且容量大,這對于繁榮詩詞創作應該是有促進作用的。但這并不妨礙繼續使用舊韻,這就是“今不妨古”的原則。而且,即使使用新韻,也可以使用比《中華新韻》更嚴、更細的韻目,這就是“寬不礙嚴”的原則。 我們認為,聲韻改革是一件大事,不是一蹴而就的?!逗啽怼凡⒉皇鞘赖模ㄟ^一個階段的試行,還要進行修訂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