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第五講淺談古今聲韻 作者:蔡寶瑤
一、關于押韻
傳統詩詞屬于韻文中的一種體裁,韻文的最必要條件就是押韻。不同類型的詩詞押韻要求不一樣,但是最基本的、共同的寫作規范就是押韻。
韻是詩詞的基本要素之一。詩詞中所謂的韻,大致等于現代漢語中的韻母。
所謂押韻,是指把同韻部的兩個或更多的字放到指定的同一位置上,一般都放在句尾,又叫韻腳!
押韻的目的是為了聲韻的諧和。將同類的樂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復,這就構成了聲音的回環的美。
什么叫做聲韻? 漢語是屬于單音節發音的語言,即每個漢字只有一個音節的發音。在音韻學上,每個音節的發音由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謂之,后一部謂之
字為例,漢語拼音為“dōng” ㄉㄨㄥ); 其反切法注音為德紅切,反切法注音中前面的是東字的聲部,拼音為聲母“d”;而后面的表示東字的韻部,漢語拼音為“ong”。 反切法乃是以二字連讀而成一字之音,即取上字為聲母(子音)下字為韻母(母音)。緩讀之則為二音,急讀之即成一音。

韻是詩詞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在詩行中,一個字的平仄音可以稱為律,如果出現錯誤,就被稱為出律,一個字在韻腳處才叫詩韻,如果出現錯誤,就被稱為出韻。詩人在詩詞中用韻,就叫做押韻”,也叫“壓韻”、“葉韻”。從《詩經》到后代的詩詞,差不多沒有不押韻的。甚至連民歌都要押韻。在北方戲曲中,韻又叫轍,于是,押韻又稱為合轍。
古人押韻是按韻書的。古人所謂的“官韻”,就是朝廷頒布的韻書。這種韻書,在唐代,和口語是基本上一致的,按韻書壓韻也是很和諧的。宋代以后,由于語音的變化較大,詩人仍然按舊韻書壓韻,就不那么和諧了!今天如果我們寫舊體詩,并不一定要按古人的韻書,也可以按照新韻書,但是如果要學習舊體詩詞,還是要了解古代的韻書的,這樣,我們才不致誤認為古人寫詩不押韻!相對來講,古韻書比我們今天的韻書編輯得詳細、準確。
用古韻或用新韻寫詩,不論律、絕都必須一韻到底,,不得半途換韻;較長的排律允許使用兩個以上的韻,中間稱之為換韻。(排律換韻必須在頭一個韻使用兩個以上的韻腳后才能換韻,而換韻時在韻腳轉換之間要求相連的兩句押韻,之后再連續用此韻可隔句押韻)。
我們今天寫詩一律以平聲押韻,不押韻的句腳必須用仄聲。(也有少數以仄聲押韻的,其中五言詩居多,但格律詩以平聲押韻為正格;因古體詩允許仄聲押韻,不押韻的用平聲,所以仄聲押韻的絕句和律詩也稱“古絕”、“古律”);

、近體詩的四聲和平仄
我們要知道四聲,必須先知道聲調是怎樣構成的。所以這里先從聲調談起。
聲調是漢語的特點。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構成了漢語的聲調,而高低、升降則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話的聲調來說,共有四個聲調:陰平聲是一個高平調(不升不降叫平);陽平聲是一個中升調(不高不低叫中);上聲是一個低升調(有時是低平調);去聲是一個高降調。
古代的四聲高低升降的形狀是怎樣的。依照傳統的說法。平聲應該是一個中平調,上聲應該是一個升調,去聲應該是一個降調,入聲應該是一個短調。
在韻書中。平仄不同聲調的字不能算是同韻。在詩詞中。平仄不同聲調的字一般不能押韻。
我們特別應該注意的是:一字兩讀的情況,有時候,一個字有兩種意義(往往詞性也不同),同時也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讀音。例如“為”字,用作動詞的時候解作“做”如“為人要誠實”,就讀平聲(陽平);用作介詞的時候解作“因為”,“為了”,就讀去聲。無論古代漢語還是現代漢語,這種情況特別多.
在現代漢語四聲中,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
古代“平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分化為陰平及陽平,即所謂第一聲、第二聲。
古代“上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一部分變為去聲,一部分仍是上聲。上聲是現代漢語拼音的第三聲。注意: “上”字這里應該讀(shǎng)。這里不要讀(shàng)
古代“去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仍是去聲,即第四聲。
古代“入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已經不存在;變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里去了。
現代漢語四聲聲調表為:
陰平(第一聲)、陽平(第二聲)、上聲(第三聲)、去聲(第四聲)。
例如:媽
簡單說,在現代漢語四聲中,第一聲、第二聲是平聲;第三聲、第四聲是仄聲。

三、平水韻(舊韻)

古人寫律詩,是嚴格按韻書押韻的。韻書有詩韻和詞韻之分,詞韻比詩韻寬松。
詩韻共106個韻:平聲30韻,上聲29韻,去聲30韻,入聲17韻。詞韻則將詩韻合并成19部。
律詩一般只用平聲韻,古體詩則可用仄聲韻。我們現在只將平水韻平聲30韻展示如下:
上平聲15韻:
一東,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魚,七虞,八齊,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刪。
下平聲15韻:
一先,二蕭,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陽,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鹽,十五咸。
東冬等字都只是韻的代表字,他們只表示韻母的種類。至于東冬這兩個韻(以及其它相似的韻)讀音上有什么區別,現在我們不需要追究它。我們只需要知道:最初時候可能是有區別的,后來混而為一了,但是古代詩人們依照韻書,寫律詩時還不能把它們混用。但是在古體詩和詞里,可以把近似的韻(稱為鄰韻)合并使用。

四、哪些屬于鄰韻?
可以通押的韻目試列如下:
1.一東二冬  2.三江七陽  3.四支五微八齊十灰(半)  4.六魚七虞  5.九佳(半)十灰(半)  6.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  7.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刪一先  8.二蕭三肴四豪  9.五歌  10.九佳(半)六麻  11.八庚九青十蒸  12.十一尤  13.十二侵  14.十三覃(tán十四鹽十五咸
上面括號中注明“半”的,表明該韻目一半與這(些)韻目通押,另一半與別的韻目通押。
平聲三十韻中唯有五歌、十一尤、十二侵這三個韻部沒有鄰韻。
寫平水韻,無論律、絕都可以借韻,是在沒有辦法使用正韻的情況下借鄰韻的,不可故意借韻。只能為律、絕的頭或尾的押韻的句子借韻,不可在其它押韻的地方借韻,而且,為頭句借了韻,就不能再借韻了,若頭句沒有借韻,最末尾句可以借韻(只能借一次)。請注意,格律絕詩,是指的三腳韻,不是指的兩腳韻。
寫平水韻的人,可以附帶“襯韻”,但不可“通押”。因為“通押”目前尚未提倡,就前輩們的“通押”詩也為數甚少,還是要一韻到底。如果有人想“通押”,建議就直接寫新韻詩,因為新韻詩與之平水韻的“通押”基本相似,不必要引起無謂的紛爭。
寫新韻詩不存在借鄰韻,借了就是出韻詩。其原因是古韻的韻部劃分得很詳細,每個韻部里面的字數很少,在實際寫作的時候不方便用詞,才借用鄰韻的,而新韻卻相反,平聲韻只有十四韻部,用韻很寬,應該借的韻字都幫你借好了,所以,不存在再借韻了。

五、寫平水韻最容易發生的一個錯誤
寫平水韻的時候一定要掂量一下你所用的韻字,是否與今天的普通話讀音接近,如果不接近,千萬不要用。平水韻的讀音是古人的讀音,時過境遷,有一些韻字讀音變了,而你寫的詩是給今天的人去朗誦的,不是給古人去朗誦的,你只要知道古人是把這個韻字編輯在某一個韻部里就行了。但不要著意按照古韻書去套,如果你生搬硬套,寫出來的詩怎么讀也不上口,別人就會笑你是書呆子,我寫過這樣一首詩;
七絕 抹布(平水韻)
出世原來秀色存,(十三元)
蜷身角落默無言。(十三元)
只因吸取油脂物,
蒙受終身不白冤。(十三元)
這首詩的第一個韻腳“存”古代讀什么音尚不知,現代人讀起來第一個韻腳“存”(cun)與“言”、“冤”這兩個韻腳字的確沒有韻味,但在古代是押韻的。所以第一個韻腳有必要修改,如不修改,就只有后兩個韻腳有韻味了。但若“存”字在第二個韻腳處,就更沒有韻味了。我用新韻修改了一下,但也可以用平水韻修改,詩例如下:
七絕 抹布(新韻)
出世原來色澤鮮,(八寒)
蜷身角落默無言。(八寒)
只因吸取油脂物,
蒙受終身不白冤。(八寒)
平水韻里有少數字是眾所周知的,還是可以用,如“斜xie”字,古音讀(xia),與“霞”字同音,“衣yi”字,古代讀(wei),與“威”字同音。但有一些韻字古人讀什么音,今天很少有人知道,就不要用,如“存”(cun)字,和“言”、“冤”在一個韻部里,古人讀什么音尚不知道?!鞍住弊郑湃俗x(bo),仄聲,寫在詩里面,沒有出格,按照普通話讀“白bái”,平聲,朗誦的時候就出格了,我想,這個問題一定會不了了之。,是不是一個缺點,也沒有人去追究。
關于寫平水韻用韻字的問題,這里就出現了一個矛盾,韻表里的生僻字不能押韻,與普通話讀音相差大的韻字不能入韻,且不是大大地浪費了韻字的資源?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在八幾年出版了平聲韻新韻十八部,三年前又修訂出版了平聲韻新韻十四部。現在,我們所用的新韻也不理想,出現了許多不壓韻的字在同一個韻部里,有待修正、完善。(新韻有哪些地方不押韻稍后再講)

六,中華新韻的制定與認識
1,韻部劃分的標準
同身同韻用《漢語拼音》注音,韻母可分為韻頭、韻腹、韻尾三個部分。韻母中開頭的i、u、ü,稱為韻頭;韻頭后面的元音部分稱為韻腹,如韻母uang、ia中的(a)是韻母發音的主部;韻腹后面的輔音部分,即n、ng,稱為韻尾,。韻腹和韻尾合稱韻身。 有的韻母沒有韻頭,只有韻身,如(an、ou、eng)。有的韻母沒有韻尾,韻腹即是韻身,如(a、o、e)。
顯然,韻身相同的字,發音取同一收勢,讀起來是和諧統一的,因而是押韻的。 所謂“同身同韻”,即是將韻身相同的字,歸于同一韻部。這樣就使音韻劃分有了明確的可操作的標準和尺度,從而使其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
2,韻部劃分的依據
以普通話為讀音的依據,以《新華字典》的注音為讀音的依據。將漢語拼音的35個韻母,劃分為14個韻部:麻波皆開微豪尤,寒文唐庚支齊姑。為了便于記憶,可用兩句七言韻語來代表14個韻部:中華詩國開新歲,又譜江濤寫玉篇。
(中zhong庚韻)(華hua麻韻)(詩shi支韻)(國guo波韻)(開kai開韻)(新xin文韻)(歲sui微韻),(又you尤韻)(譜pu姑韻)(江jiang唐韻)(濤tao豪韻)(寫xie皆韻)(玉yv齊韻)(篇pian寒韻)。
4,中華新韻(十四韻)韻部表
一、麻 a,ia,ua  二、波 o,e,uo  三、皆 ie,üe  四、開 ai,uai  五、微 ei,ui 六、豪 ao,iao  七、尤 ou,iu  八、寒 an,ian,uan,üan 九、 文 en,in,un,ün  十、唐 ang,iang,uang 十一、庚 eng,ing,ong,iong  十二、齊 i,er,ü  十三、支(-i)(零韻母) 十四、姑 u
5,將十四個韻部一一舉例
一麻:蛙wa 沙sha 家jia 霞xia 花hua
二波:波bo 婆po 車che 蛇she 螺luo
三皆:皆jie 斜xie 決jue 靴xue
四開:災zai 才cai 懷huai
五微:圍wei 揮hui 追zhui
六豪:饒rao 交jiao 蕭xiao
七尤:愁chou 舟zhou 牛niu
八寒:山shan 連lian 關guan 捐jvan
九文:文wen 金jin 尊zun  君jvn
十唐: 喪sang  糧liang  雙shuang
十一庚:僧seng 凝ning 宗zong 窮qiong
十二齊: 奇qi 西xi 兒er 而er 驅qv 驢lv
十三支:枝zhi 池chi 詩shi 姿zi 詞ci 思si
十四姑:蘆lu 孤gu 粗cu
6,韻部為什么要這樣編輯,有沒有錯誤的地方,我現在繼續為大家一一剖析:
一、麻:a,ia,ua  第一個只有韻身a,第二個和第三個分別多了個韻頭i和u,韻頭后面的元音部分a稱為韻腹,它是韻母發音的主部,且三個韻母都有共同的韻腹a,可見它們是同聲同韻,自然押韻。如蛙wa 沙sha 家jia 霞xia 花hua,
二、波 o,e,uo   這三個韻母與不同的聲母相拼時,造成了讀音的差別。有一些字是押韻的,有一些字怎么也不押韻。如:波bo 婆po 車che 遮zhe 蛇she 螺luo 錯cuo,大家注意看,婆po 蛇she 螺luo是押韻的,波bo和車che是押韻的,但是,“波bo ”與“蛇she ”;不押韻了,“婆po”與“車che”也不押韻了;大家要慎重拈韻。
三、皆 ie,üe  i和v是韻頭,韻身是e,可見它們是同身同韻。為什么二波的韻母e不在三皆的韻部里呢?ie、ue 的韻身不是 e,而是 ê。 我們所說的“同身同韻”的標準,是以字的實際讀音為依據的?!稘h語拼音方案》為了簡便,對個別字母的使用做了調整。比如,ie、ue 中的 e 實際應是 ê,即《注音字母》中的ㄝ,為了簡便,以 e 代之。注音時是簡便了,劃韻時卻增加了一層假面具。必須拋開假面具,按照其實際讀音劃韻。因此 ie、ue 不應與 e 同韻,而應自成一韻。如:皆jie 斜xie 決jue 靴xue
四、開 ai,uai  這個很明顯,它們有相同的韻腹(ai),自然押韻。如:災zai 才cai 懷huai
五、微 ei,ui ,我來把第二個韻母剖析一下,大家就會看得清楚了。原來韻母ui(未)實際上就是u_ei兩個復韻母的組合,由u—ei相拼成uei(未),為了書寫方便,把中間的e字省掉了。就成了ui,我們現在把中間的e不省去,大家就看得很清楚了。五微就成了ei,uei,大家再看一看,韻身相同了吧。如:圍wei 揮hui 追zhui
六、豪 ao,iao  它們有相同的韻腹ao,自然押韻。如:饒rao 交jiao 蕭xiao
七、尤 ou,iu  這個與五微的道理基本相同。原來韻母iu(又)實際上就是i-ou兩個復韻母的組合,由i-ou相拼成iou(又),為了書寫方便,把中間的o字省掉了。就成了iu,我們現在把中間的o不省去,大家就看得很清楚了。七尤就成了ou,iou,大家再看一看,韻身相同了吧。如:愁chou 舟zhou 牛niu
八、寒 an,ian,uan,üan   我們不看韻頭i、u、v,它們有相同的韻腹an,可見是押韻的。如:山shan 連lian 關guan 捐jvan。大家請注意,八、九、十、十一,這四個韻部最容易混淆,以后可能會在這四個韻部里面進行適當的調整。
九、文 en,in,un,ün  它們除了韻尾都有共同的n意外,主要是根據實際讀音劃分的。大家仔細看一看,第三個和第四個un,ün 讀音接近。再看看,en和un,u—en相拼,就可以得出與en相近的音(溫),省掉中間的e,就成了un,所以它們應該同在文部韻里。in韻母安排在九文里面,是出于讀音的接近。這個韻部很復雜,如:文wen 金jin 尊zun 君jvn ,大家細細看,“文wen”與“金jin”似乎不押韻。這個韻部也要慎重拈韻。
十、唐 ang,iang,uang  這三個很明顯,除了韻頭i和u意外,它們有共同的韻身,可見是押韻的。 如:喪sang  糧liang  雙shuang
十唐的uang和八寒的uan讀音有一些難辨,按照音韻學是有區別的,是我們地方讀音的差異造成的,寫詩押韻的時候有必要查對韻部表。
十一、庚 eng,ing,ong,iong 大家請注意:en、eng 不通押。古人多有 en、eng 通押現象,多見于詞。現在有的地方方言中,仍有 en、eng 不分的現象,en在九文里,eng十一庚里。這給拈韻造成了一些麻煩,以后可能會調整。如:僧seng 凝ning 宗zong 窮qiong ,大家細細看,“僧seng”與“凝ning”似乎不押韻,“凝ning”與“宗zong”也不押韻。大家注意拈韻。
十二、齊 i,er,ü  這幾個韻母主要是根據聲韻相近編輯的,這里主要講一下i韻母,除了zhi chi shi zi ci si ri 七個整體認讀音節以外,其它的聲母均可與i組合成齊韻。如:qi xi ji li yi ti di ni mi 等。如:奇qi 西xi 兒er 而er 驅qv 驢lv ,至于ü為何不與u在同一個韻部里,當然,編輯自有它的道理,但是也給拈韻造成麻煩。再者,“西xi”與“兒er”怎么也不押韻,大家要注意拈韻。
十三、支(-i)(零韻母) 這個很好掌握,整體認讀音節帶i韻母的一共有八個,只有yi不是在支韻里,其余的七個都是在支韻里,如:zhi chi shi zi ci si ri 。這個韻部很準確,大家放心使用。如:枝zhi 池chi 詩shi 姿zi 詞ci 思si 。不過要小心與十二齊i韻母混雜,因為寫新韻詩是不準借韻的。
十四、姑 u  這個好記住,只有u韻母一個,至于u和ü古代是通押的,新韻不行。雖然u和ü讀音接近,但u與齊韻的i,er,讀音相差甚遠,不能合在一個韻部。如果把u和ü合在一起,那i,er,與ü讀音接近,又怎么辦?以后可能會有所調節。如:蘆lu 孤gu 粗cu 。

七,與舊韻書的關系
平水韻的漢字讀音和現在的漢語拼音的確存在很大的差異。如;按現代說法韻母是“an”的平聲韻字在平水韻里就有七個韻部: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寒、一先、十三覃、十四鹽和十五咸。今天,我們已經找不出它們在讀音上有多大的差別,但是,一旦我們用平水韻寫詩時,混用了不同韻部的字,就是出韻,違反了格律的游戲規則,絕句不是絕句,律詩不是律詩。為了達到格律要求,只好在其中某一個韻部選擇韻字。使我們可選擇的韻字數量大大減少。給我們寫作古韻詩詞帶來了困難。
從上所述,充分證明了平時強調我們寫平水韻詩必須依照平水韻,寫新韻詩必須依照新韻十四部嚴格執行,不得古韻新韻混用的道理。
使用平水韻有五大難點:不能通押,古今讀音不同,古今字義不同,古今韻不能混用,朗誦古詩很困難等。所有這些都給朋友們寫詩帶來很大的困難。
知古倡今,雙軌并行;今不妨古,寬不礙嚴,創作舊體詩,提倡使用新韻,但不反對使用舊韻,如《平水韻》。但在同一首詩中,對于新舊韻的不同部分不得混用。為了便于讀者欣賞、便于編者審稿,使用新韻的詩作,應加以注明。
    新韻比舊韻要簡單、寬泛,且容量大,這對于繁榮詩詞創作應該是有促進作用的。但這并不妨礙繼續使用舊韻,這就是“今不妨古”的原則。而且,即使使用新韻,也可以使用比《中華新韻》更嚴、更細的韻目,這就是“寬不礙嚴”的原則。 我們認為,聲韻改革是一件大事,不是一蹴而就的?!逗啽怼凡⒉皇鞘赖模ㄟ^一個階段的試行,還要進行修訂和完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淺談平水韻與中華新韻
聲韻概要
凝煉三期詩班初級班第三講格律詩的韻律
【詩詞曲創作漫談】附錄三、中華新韻譜
一豐講稿:調平仄,知入聲
中華新韻及韻部表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化县| 鄂伦春自治旗| 淳化县| 社会| 禹州市| 改则县| 鹿邑县| 屏南县| 岚皋县| 绥芬河市| 息烽县| 太仆寺旗| 社旗县| 楚雄市| 沭阳县| 绥宁县| 伊宁市| 凌云县| 时尚| 莒南县| 库尔勒市| 阜宁县| 呼玛县| 湖北省| 三原县| 泸定县| 石柱| 临城县| 哈尔滨市| 天津市| 金乡县| 南川市| 普兰县| 孝昌县| 兴国县| 准格尔旗| 张家港市| 阳泉市| 天祝| 新平| 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