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看網、《現(xiàn)代教育教研》2017年11期
摘要:新課程標準向教師提出了基礎教育下全面素質教育的實質性內容和具體要求: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目前小組合作學習已被老師普遍的接納和運用,但是在運用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常見的幾種問題,本文就這些常見問題和問題消除的策略作了初步的研究。
關鍵詞:中學語文 合作學習 實施策略
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可見,合作學習已成為《課程標準》提倡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大要求。目前小組合作學習已被老師普遍的接納,并且有意識地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去,也切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但是我在平時的教學及聽課中發(fā)現(xiàn),目前的小組學習或多或少地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就這些常見問題和問題消除的策略作了初步的探究。
一、中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內涵及意義研討
語文課堂教學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實現(xiàn)語文課程目標的重要途徑。
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以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以小組成員合作性活動為主體,系統(tǒng)利用教學中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互動,充分發(fā)揮學生互助、互賴、互惠品質,促進學生動態(tài)且有效學習,并以團體的學習成績作為評價標準,以期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教學組織形式。 小組合作學習優(yōu)化策略:策略 ——《辭海》中解釋為計策和謀略。小組合作學習策略就是在教學中為使小組成員積極探究、互動合作、交流碰撞、達成共識而采取的一系列方式、方法、計策的總和。小組合作學習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構建互補、互助、有效的學習小組;2、調控合作學習的時間和空間;3、抓住合作學習的契機;4、調整學生學習態(tài)勢,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5、在合作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技巧。研究“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有效地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質量,同時也有利于改進教師的教學。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通過學生之間相互協(xié)助、師生之間共同探討學習知識的學習方法,它改變了學生以往單調、枯燥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從而增進了同學間的感情交流,改善了人際關系,也有利于學生發(fā)揮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同時,由于學生的學習方式的改變,教師的教學方法也相應發(fā)生了改變,這就使得教師在吸收新知,課堂教學的設計上均會投入相當多的心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從而真正實現(xiàn)師生共同成長的目標。教師也由于小組互動的機會能多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方式,并能以學生的角度來提出問題,思考問題,進而縮短了師生在課堂上的距離。
二、中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中出現(xiàn)的常見問題
1、未建立合作學習機制,組內自由松散。其主要表現(xiàn):組長由教師臨時指定,未明確組長的職責,也未明確組員的分工與職責。合作學習時,組長、組員不知所措。
2、學生不知合作之法,缺乏合作之能。其主要表現(xiàn):有的一說合作,組員便七嘴八舌,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不知用什么方式進行合作學習;有的不能耐心等別人把話說完便插嘴,搶著說;有的不能相互督促、糾錯、補充;有的在匯報合作學習成果時,仍是個人意見,合作學習流于形式,難以完成合作學習任務。
3、重形式輕有效價值。其主要表現(xiàn):有的教師認為把課桌擺成馬蹄行,不管學習內容有無合作學習的必要,讓組員相互說一說,議一議,就是合作學習;有的合作學習未建立在組員充分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組員無法交流互動;有的合作學習時間極短,合作不充分,不能完成合作任務;有的在學生合作學習時,教師在講臺上等待,或做自己的事,或走下講臺虛晃一下,又回到講臺,合作學習只是一種擺設,花架子。
4、未建立評價體系,三重三輕突出。其主要表現(xiàn):重個體評價輕小組評價;重學習成果評價輕合作意識、合作方法、合作技能評價;重課堂隨機評價輕定期評價等。
三、中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常見問題消除策略
1、健全機制明分工,角色輪換定期擔。
健全合作學習機制,明確小組成員的角色與職責是有效合作的基礎。其操作要求是:
①制定組長產生的辦法。如推選法、競選法、特殊指派法。
②確定組內角色(崗位),制定角色的職責,明確分工。如:
組長:主持小組的學習,協(xié)調學習進程,督促組員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記錄員:記錄小組學習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與形成的學習成果。
資料員:負責學習資料的搜集與整理。
首席發(fā)言人:代表小組匯報交流學習成果。
③制定角色輪換擔任制度。如:規(guī)定角色輪換的期限——一周或兩周,實行組員角色輪換,讓每個組員都能從不同的位置上得到體驗、鍛煉與提高,以增強組員間互動的有效性。
2、導法悟法學合作,掌握技能會合作。
掌握合作之法與合作之能是有效合作的保證。其操作要求如下:
教師的示范點撥與學生的領悟自得相結合,讓學生構建合作學習之法。如:自學奠基法。自學文本想一想,自己動手做一做,不懂請教問一問,與人討論議一議。
同伙教學法。組員個體互教互學。
輔導個體法。小組群體幫助組員個體。
游戲競賽法。小組以游戲競賽的方式開展合作學習。
討論共學法。小組以討論共同學習的方式開展合作學習。
切塊拼接法。小組先把學習任務分解到組員完成,再將組員所完成的任務拼接合成。
組際交流法。首席發(fā)言人的發(fā)言未能充分表達小組意見時,其他組員應積極補充。
3、把握教材重學情,選準目標求實效。
選準合作點,講求實效是有效合作的核心。其操作要求是:
①合作點明確適當具有探索性、開放性、挑戰(zhàn)性。
②挖掘教材,選準合作點,設計好預案。從教材看,教師應在課文的重點處、“矛盾”處、空白處、思維求異處挖掘合作點,設計好預案。因為有的課文在文字上看起來似乎自相矛盾,其實是作者獨具匠心的點睛之筆,學生囿于認識范圍、閱歷的局限,有時未能理解作者的匠心。如《小石潭記》一文,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優(yōu)這樣寫豈不矛盾?教師備課時可抓住這一“矛盾”設計預案,引導學生合作學習。
4、研究評價建體系,激活內因促發(fā)展
建立評價體系,積極評價,是激活內因,促進合作學習成功發(fā)展的關鍵。其操作要求是:
①研究、構建合作學習的評價體系。如:可按以下量標實施評價。
〔1〕小組成員分工明確,各負其責,有較強的責任心。
〔2〕組長組織協(xié)調能力較強,能有效地組織小組開展學習活動。
〔3〕小組成員合作意識明顯提高,形成了和諧互動關系。
〔4〕小組能根據學習內容采取恰當?shù)姆椒ㄩ_展合作學習。
〔5〕小組成員參與合作學習的興趣濃,求知欲強,思維活躍,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
②做到三個結合——課堂隨機評價與定期評價相結合;小組自我評價與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小組成員自評與互評相結合。合作學習中的問題與策略研究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實施,使學生掌握了合作方法,合作能力明顯增強,語文素養(yǎng)明顯提高。學生不僅在課堂聽講和交流中尊重別人,注意傾聽,善于思考,而且表達能力也增強了——說話、習作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促進了每個人的發(fā)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為學生將來成為社會高素質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初中的學生接受能力強,吸納量很大,教師想要提高語文寫作教學水平就要學會與學生感同身受,讓學生幾個人成為一組開展作文學習也是一種策略,讓學生在自己的圈子里思考創(chuàng)新,也是提升教學水平的途徑,更是取得高分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