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類”非選擇題的解題技巧例析
例:(遂寧市高中四校聯考試卷)
材料三 我國與發達國家資源利用情況對比
| 原材料消耗(%) | 能源利用率(%) | ||
鋼材 | 水泥 | 木材 | ||
發達國家 | 100 | 100 | 100 | 50-84 |
中國 | 600-900 | 3100-7100 | 500-600 | 30 |
注: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我國為30%,發達國家為60%。
材料四 我國三大產業和三大需求對GDP的貢獻率
年份 | 第一產業 | 第二產業 | 第三產業 | 投資 | 消費 | 出口 |
2002年 | 4.5% | 49.8% | 45.7% | 50.1% | 50% | 10.1% |
2006年 | 5.9% | 55.5% | 38.6% | 40.7% | 38.9% | 20.4% |
2007年 | 11.7% | 49.2% | 39.1% | 37.7% | 38.6% | 23.7% |
注:一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依靠三大產業協調帶動和三大需求協調拉動。
材料五 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調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8)材料三、四反映了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哪些問題?材料五與材料三、四有何內在聯系? (8分)
(9)出口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但近年來由于人民幣升值和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使我國企業“走出去”異常艱難,對此你有何建議? (12分)
參考答案:
(8) ①材料三反映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資源消耗率高、能源利用率低、科技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低。說明我國經濟仍然是粗放型發展方式。(3分)
②材料四反映近年來我國第三產業、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呈總體下降之勢,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和投資、出口拉動,說明我國經濟結構不合理。(3分)
③正由于我國經濟發展存在多問題,因而需要通過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來解決。(2分)
(9)①國家應采取一系列措施刺激消費,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3分)
②在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原則的基礎上實施走出去戰略;面向國際市場不斷優化出口商品結構。(3分)
③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科技水平,掌握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2分)
④重視產品和服務質量,創立國際知名品牌。(2分)
⑤善于運用國際貿易規則和當地法律法規,積極應對國際貿易爭端。(2分)
例題分析:
圖表類非選擇題是高考政治試題中常見的一種題型,掌握這類試題的特點和解題方法,對于考生提高能力,進而提高高考成績有重要意義。從上述例題不難看出,圖表類非選擇題有其自身的特點,抓住了這些特點,完全可以找出解題的技巧和方法。
圖表類非選擇題的特點是:
圖表一般由“標題”、“圖表”(圖表的形式常見的有表格、坐標、柱狀圖、曲線圖)、“注”三部分組成。設問通常是由2~3個小問組成。常見的設問方式有:
1、表1、表2分別(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或問題);
2、表1、表2有何內在聯系;
3、請你談談對圖表所反映現象的認識,或如何解決材料中反映的問題。
圖表類非選擇題的解題技巧是:
審題要先審設問,后審材料(圖表),這樣可以增強閱讀材料的目的性、針對性。審題就是獲取和解讀信息。
審設問要注意:
1、宏觀把握設問之間的關系。設問之間的關系:一種是遞進關系,層層深入,其基本順序是“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一種是并列關系,每一小問圍繞中心相對獨立。以前一種題型較為常見。
2、微觀具體分析設問要求。
第一問:一般問的是圖表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或問題,這時要特別注意看清題目問的是圖表“分別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還是“共同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答案不僅要寫出圖表反映的表面現象(即將圖表語言轉換成文字語言,實現有定量到定性的轉換),還應指出這一現象所包含的深層次信息、隱藏的信息及本質性問題。
第二問:一般問的是表1和表2有何聯系,這些聯系以“原因和結果的關系”最為常見。
第三問:一般要求結合圖表、文字談認識。一般做認識類題目的解題思路是:“是什么”、“為什么”、“有什么意義或有什么后果”、“怎么辦”。在答題時要注意將材料和教材觀點結合起來,不要只答材料而忽視教材觀點,也不要只答教材觀點而忽視材料。
審圖表要注意:
1、讀圖表的標題。圖表的標題反映了圖表的主題或中心,往往會用在答案中。
2、讀表格內的項目和數據等內容,這是組織答案的主要依據。關鍵是能從橫向或縱向對比中發現問題,看出變化,找出差距。一般說來,縱向對比用來說明某一內容在不同年份發生的變化(如增長或減少),橫向比較有時是說明兩者的差距,有時是說明不同內容的變化。
3、讀“注”。“注”往往是對圖表的解釋或補充說明,它使圖表的含義得到更全面深刻的表述,往往對答題有較大的影響。解釋性的“注”是對圖表中的信息進行分析、判斷的依據;補充性的“注”則是組織答案不可缺少的依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