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發《教學與研究》2019年2月
轉變教育觀念,讓初中化學教學處處綻放“美”
湖北省咸豐縣唐崖鎮民族中學 楊元亮 郵編:445606
【摘要】現在的學生個體基本需要得到滿足的前提下,初中生產生現代人常見的空虛、無聊、寂寞等心理疾病。特別是現代初中生所表現出的破壞力是前所未有。如何加強初中化學教學中的美育,就成了初中化學教師的一大課題。初中化學教師要明確學校美育的任務,加強自身的教育美育培養,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育美”、“鑒賞美”、“創造美”、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從而有效地幫助初中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健全初中生審美心理結構,塑造健康完美的人格。
【關鍵詞】初中化學 美育教育 鑒賞美 創造美
現在的學生個體基本需要得到滿足的前提下,初中生產生現代人常見的空虛、無聊、寂寞等心理疾病。特別是現代初中生所表現出的破壞力是前所未有。面對這一切,如何才能更好地鞏固初中生美育這塊陣地,并使它獲得應有的發展?很顯然,如果一味地沿襲舊的方式,坐而論道,那將很難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加強初中美育教育是勢在必然。下面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1.教師要明確學校美育的任務
培養和提高學生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在學校教育中主要不是要培養藝術家。學校美育的根本任務是要使學生具有發現和創造美好生活的基本能力,從而努力追求高品位的生活、高境界的人生。這一點不僅是學生個體生活幸福的需要,也是現代社會發展向教育提出的時代要求。現代社會的特征之一就是物質財富的空前增長、閑暇時間的空前充足。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一特征將日益強化。按照心理學家馬斯洛的觀點,人類個體在基本需要得到滿足的前提下,真、善、美等追求將成為主導性的心理需要。忽視這一超越性需要,就會產生現代人所常見的空虛、無聊、寂寞等心理疾病。所以美育的重要任務之一應當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2.加強培養初中化學教師的教育美
化學教師充分創造化學教學的形式美,同時努力發掘化學教學中所有美的要素作為美育的資源。這表現在:
2.1 化學教師努力要塑造美的講臺形象和人格美,努力將自身的師表之美作為教育手段。
2.2 努力發現學生體現美、創造美的形式,讓學生的成長作為他們自身成長的動力。
2.3 化學教師要體現化學的科學美,科學美可以使學生體會到人類的智慧之美及其表現的偉大的人類主體的本質力量。發掘并展示科學美不僅是美育的需要,而且對化學教學本身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3.培養和提高學生感受化學美的能力
感受美是審美活動的起點,由于千百萬年以來人類整體社會審美活動實踐在心理結構上的積淀,人類個體身上天然就稟賦了某種美感能力。這一天然的感受能力具有原初特性,教師要以此為基礎、愛護、發展個體的審美感受力。我從以下幾方面加以發展學生的審美感受力:
3.1 從正面感受化學美
3.1.1 實驗裝置美:例如我在講授“水的凈化”時,整套裝置橫平豎直,錯落有致,和諧美觀,而其中的各個裝置中的實驗現象又各不相同,引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并激起了他們的強烈的創新欲望。
3.1.2 實驗操作美:過濾器就好比一個奇妙的篩子,讓渾濁的液體變澄清;帶活塞的滴液漏斗和啟普發生器仿佛是一位胸有成竹的指揮官,通過對導管活塞的開或關,隨時控制著反應的發生或停止。
3.1.3 實驗現象美:實驗中,最讓人驚嘆難忘的是實驗現象美,如有驚無險的氫氧點燃爆炸、美麗的鋁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的銅樹、火星四射的鐵在純氧中燃燒等一系列實驗現象如夢如幻,魅力無窮, 常引得學生不由自主地伸長脖子,屏息觀察,在驚嘆之余,更激發起了他們認識美、感受美、創造美的欲望。
3.2 培養和提高學生鑒賞美的能力:
3.2.1 正反對比,培養學生的鑒賞美能力。如:在講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第三小節保護空氣時,我下載一些視頻,一段展現蔚藍的天空,小鳥在自由的飛翔,有清清的流水,各種植物長得非常的茂盛。另一段展現,灰色的天空,沒有小鳥飛翔,污濁的流水,各處冒煙的工廠,枯萎的植物。在講第三單元課題4愛護水資源時,播放了一段錄像,展現沒有污染的太湖的景象;另一段展現污染后的太湖的景象。看到這里,不用多費口舌,美與丑學生已一目了然。這種強烈的視覺對比,訴諸學生的直觀感受,很容易為學生所接受,并產生深刻的感受,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環境被破壞后的丑惡,從而自覺地去保護美的環境,達到審美認識的深化。
3.2.2 相對對比,培養學生的鑒賞美能力。如:講空氣的成分介紹“惰性氣體(稀有氣體)”的“惰性”時,過去人們認為這些氣體不跟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發現有些惰性氣體在一定的條件下也能與某些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其他物質,惰性氣體在通電時能發出不同的顏色的光,可以做成霓虹燈放射出絢麗的色彩,平淡無奇的硝酸鹽可使節日焰火萬紫千紅,體現了化學的奇異美。通過對比,可以讓學生正確地鑒別美的內容。
學生鑒賞美能力培養十分重要,一是因為只有具有鑒賞美能力才能談得上創造美。二是具有鑒賞美能力可以為學生的生活帶來情趣與活力。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2.3 培養和提高學生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1)化學教師的形象美是指教師應該力求既突出重點和難點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又可以富于啟發的提問和演示,通過準確而生動的語言,簡潔而有序的板書,親切而自然的風度神情,優雅而大方的衣著舉止,用極感人的形式傳達教學內容,使學生既得到知識又得到美感享受。教師就在這種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即寓美育于教學之中。
(2)教師應該力創生動活潑的學習情景,讓學生多一些動手的機會,來表現自己的美:如多做一些學生實驗,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體驗實驗操作的美,展現自己的實驗現象美;讓學生討論一些化學問題,來體現自己的語言美;多設計一些課外小實驗,讓學生自己去設計,體驗過程,提高他們的創造能力。
3.2.4 培養和提高學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挖掘教材和化學史中的美育因素,激發學生的情感,啟迪他們的心智,培養學生美的心靈。
愛國主義是一種偉大而崇高的情感,是一個國家的人民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深厚感情,表現為對祖國前途命運的關注,對事業的忠誠以及對祖國繁榮富強的無私奉獻精神。我們通過教學活動應真正使學生樹立“懷愛國之情,立報國之志,學建國之才,有效國之行”的高貴品質。例如,講授鹽的知識時,向學生介紹中國是原鹽品種最多的國家,海鹽、井鹽、池鹽(湖鹽)、巖鹽(礦鹽、石鹽)四大品種俱全。自貢是我省的主要食鹽產地,出產優質井鹽等等。使學生認識到我國不僅幅員遼闊,而且物產豐富,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之心。講授純堿時,可結合教材介紹我國著名科學家侯德榜先生的制堿經歷,從而激發學生的報國之志。
綜上所述,化學教學對初中美育、培養提高學生的審美感受力、審美鑒別力、審美欣賞力和審美創造力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從而更有效地幫助初中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健全中學生審美心理結構,塑造健康完美的人格。
參考文獻:
[1] 勞凱聲.教育學.南開大學出版社,2011.12
[2] 柳斌.教學方法與藝術案例全書. 長城出版社,2011.5
上一封 下一封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