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等政策文件從國家層面強調堅持中西醫并重,充分發揮中醫藥在重大疾病治療中的協同作用,既是對中醫藥上升為國家戰略現實意義的全面肯定,也是對城市三級醫院功能定位的強化。
“中醫水平站在前沿,現代醫學跟蹤得上,為患者提供最佳診療方案。”這樣的辦院理念放在此時,恰如其分。而這一準則是20多年前由一所中醫院提出,其前瞻性和改革魄力不禁讓人嘆服。信守這一宗旨,穩居全國中醫院榜首的廣東省中醫院,成為布局中西醫協同發展的探路先鋒。
急危重癥治療原本是西醫的“主戰場”,廣東省中醫院大膽地啟用中醫經典科,讓中醫藥在急危重癥中的作用充分施展。中醫經典科與急診科、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CU)貫通后,形成中西醫協同救治的“鐵三角”,凡分流入內的患者,人人都能接受最高水平的中西醫聯合救治。
有位高齡孕婦,持續1個月高燒不退,醫院對其病情評估后,緊急轉入ICU。患者血液中白細胞數量急劇飆升,全身腫脹無法動彈,對藥物還呈現明顯的過敏反應。參與會診的副院長張忠德辨病后,迅速為患者開出藥方,囑咐藥房煎煮湯劑讓患者服用。4服湯藥就讓患者高燒減退,白細胞指數降至2萬;7服下去,白細胞指數恢復正常,患者周身病癥祛除。病情穩定后,患者轉入中醫經典科繼續治療。
患者病情的快速好轉,令醫生們大呼暢快。而對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ICU主任韓云來說,他親歷了太多這樣的“奇跡”。“突出中醫藥在救治中的環節優勢和階段優勢,選擇關鍵救治節點介入、關注疾病并發癥,是中醫藥參與ICU搶救中的重要一步。”韓云說,科室一直秉持著這樣的理念。
呼吸機日均費用約5000元,然而呼吸衰竭患者一旦上機就很難離開。對此,ICU、中醫經典科的醫生們根據國醫大師晁恩祥的“調補肺腎”法,結合針灸、湯藥,逐漸形成了一套中醫療法,幫助患者在綜合治療時期提早脫離呼吸機,節省大量費用,療法推廣到各科室,受到了一致好評。
“中醫藥要發揮優勢,但不是包打天下。”急診科的醫生對急救工作有著客觀的定位。他們認為,取中西醫治療方法之所長,使急危重癥的治療方式更趨合理,療效更好、起效更快,才是中西醫結合的特色急救方式。
“不論中醫、西醫,誰效果更好就用誰。”已成為急診科、中醫經典科、ICU共同沿用的治療依據,也為運行中西醫協同救治“鐵三角”掃除了門戶之見。
廣東省中醫院一路領先,離不開名譽院長呂玉波的“不破不立”之舉。在他的倡議下,醫院開創全國首個中醫經典科,專攻急危重癥、疑難雜癥,被譽為“中醫ICU”,讓中醫主導治療急危重癥患者,允許中藥劑量適度放寬, 大膽探索“毒性”中藥的靈活運用。很多不敢逾越的藩籬由此被破除。
2014年,廣東遭遇嚴峻的登革熱疫情,40例登革熱重癥感染者被收入中醫經典科。首次集中應對大量急性傳染病患者,醫護人員心里也沒把握。師從名中醫李可的科室主任顏芳提議“用經方純中醫治療”,科室運用《傷寒雜病論》六經辨證體系,用經方應對急性傳染病,順利控制病情,所有患者痊愈出院。
6年間,中醫經典科收治患者5000多人次,其中,危重患者收治率65.5%,搶救成功率97.7%,純中醫治療率91.32%。目前,科室正在開展附子、細辛等藥物的大樣本項目研究,探究大劑量藥物配伍用方的安全性,還與急診、ICU一同建立協定處方,開展純中醫治療肺炎的臨床研究。
醫院在全國范圍內率先成立胸痛中心,開展中醫治療心血管病研究。重癥醫學科主任張敏州團隊在對大量急性心梗、冠心病等患者病例進行樣本統計分析后,臨床證實中西醫結合治療可降低發病后的死亡率,同時證實中醫在治療心血管疾病中確有特色。
“要讓青年醫生們看到中醫藥參與急危重癥救治的療效,學會運用中醫臨床思維方法進行診治,掌握用藥精髓。”正如張忠德所說,要通過一系列重大疾病的救治成果,增強中醫人的自信。
“都說中醫起效慢,但在西醫進入中國之前,中醫藥獨立面對了大量急危重疾病的問題,積累了豐富的理論和臨床經驗,而且現代大量臨床實踐證明,中醫藥治療急危重癥獨具優勢。因此,挖掘整理這些精髓,用中西醫融合的方式闖出一條救治急危重癥的新路,是我們的歷史使命。”時至今日,副院長楊志敏欣喜地看到,醫護人員對中醫越來越有信心,在患者心中,中醫已慢慢摘去“慢郎中”的帽子。
近年,為強化中西醫結合創新研究平臺建設,醫院聘請包括陳可冀、王永炎、路志正等兩院院士、國醫大師在內的一大批全國知名專家擔任學術顧問,落戶中國中醫科學院廣東分院,與上海分子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生物芯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立合作關系,共建中醫藥特色的生物資源中心。此外,還與美國、澳大利亞、瑞典等國家頂尖科研機構合作參與中醫藥科技創新,合力開展中醫藥循證醫學研究,致力于打造具有自主科技創新能力的研究型醫院。
開展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聯合攻關,迫切需要科技創新驅動,更少不了中醫藥經典傳承。深挖名老中醫學術思想,總結民間單方驗方。張敏州、韓云、顏芳正在做的,就是歸納整理中醫治療急重癥的療法,探索更多中西醫協同救治的臨床路徑。
張忠德說,讓中西醫協同救治“鐵三角”發揮效能,就要對傳統中醫經典、方法不斷挖掘,與現代技術緊密結合,將中醫藥精髓融入臨床方案中,從而為病人提供“最佳診療方案”。
文:中國中醫藥報記者魏敏
圖:吳遠團提供
新媒體編輯:劉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