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我被學校兩位副校長約去喝茶吃飯,原來這是“鴻門宴”,讓我最后一年留任初三,接任4班班主任。這個班是全校出名的“魔鬼”班,班中學生上課要么睡覺,要么吵鬧,與老師頂撞,課后打架,整個班級毫無正氣,作業只交一半都不到。各科成績除數學倒數第二外,其余都是倒數第一,班平均分與年級最高分差62分。半個多學期以來無人愿意當班主任,只好把班級放在年級部旁邊,有分管校長和年級主任一起管理。
我相信“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本著“有人擔當我服從,無人擔當我擔當”的原則。有《道德經》的智慧和力量,有任課老師的幫助和合力,有老天的加持和助力,我有信心和底氣在學生中傳播道德文化,清除他們思想中的垃圾,亮化他們的天性,把精力用在正道上,用在學習上,提高成績。
樹柱子
8月27號,我約了班中學習成績較好、有正能量的7位組長來校開會。首先,確定了他們在班級中的地位——柱子,班級管理是小組合作制的,班級41位同學分成7個小組,讓他們擔任每個小組的組長,全面負責每個組的學習、紀律、衛生等工作。然后,根據學習成績、課上課后的表現讓組長挑選組員,表現好的搶著要,但表現不好的誰都不想要。我對他們說:“大海匯聚的水有大河水、小河水,也有小臭水溝的水。如果大海很挑剔,不愿意要小的、臟的河流,它能成為大海嗎?你們是班級的柱子,每個組的靈魂,但更要有大海的胸懷。”就這樣,很順利地調整好了組員,信心滿滿地迎接新的一學期。
樹信心
9月1號,正式上課的前一天,開了學生大會和家長會。會上,沒像以前那樣說教一二三,家長職責一二三。而先讓他們看了《永不放棄》的勵志短片。短片中的布洛克成功了,他背著一個160磅的人走完了全場,超越了自己以往的所有記錄,那是由于優秀教練激發出布洛克內心的潛能,以及布洛克的自信和堅持,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相信教練,最后他成功了,并超越了自己和所有隊友的記錄,他讓所有人驚嘆。
學生們很感動,于是我就對學生說:“以前你們沒目標,渾渾噩噩的過著每天,所以我們比別人差了很多,但只要我們確立目標,并為之堅持努力,每個人都有無限的潛能。所以每位學生寫好第一篇日志‘愿景目標+熱情努力+神性品質’。”家長們看完后也很受鼓舞,讓家長群群主把群名改為“潛能無限”,并鼓勵家長要像那位教練那樣用心地陪伴孩子,不斷地給孩子打氣加油,為激發孩子的無限潛能而一起努力。
一日三靜心
整個班級之所以很“出名”,主要是因為學生思想雜念太多,戾氣很重,無論是課上還是課后,無法身靜,更不用說心靜了。所以,從開學第一天起,我就每天進行三次靜心練習。
早上的靜心:從7點開始進行十分鐘的經典誦讀,讀5篇《道德經》原文、譯文和悟道心得,讓古圣先賢的諄諄教誨潤澤他們的心靈,從內心去悟道、去覺知、去改掉不良習性。
中午的靜心:當我提出我們班需要單獨靜心午餐時,學校領導非常支持和配合,給了我們一間教師餐廳,把飯菜裝在有蓋子的不銹鋼餐盒里,這樣就不會冷掉。學生進入餐廳后,先讀餐前報恩詞“一報天地養育恩,二報國家護佑恩,三報父母生養恩,四報大眾支持恩,感恩,請靜心用餐。”我每天陪餐,用不言之教去影響他們,做到靜心和光盤。
放學前的靜心:后面的黑板報上用紅色畫了一個大“愛”心,里面寫了22個神性品質,每天放學前,先讓他們讀三遍這些神性品質,然后讓他們自省,并花5、6分鐘記錄在本子上,形成日志,這就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兩個星期來,已初見成效,上課安靜了,且沒人睡覺,更多的人在做作業了,在聽講了,在學習了,改變自己,必定潛能無限。校長對德育處主任說:“讓高老師把這種智慧和方法記錄下來,你要好好傳承下來。”這就是一名道德經學用者的愿望,傳播道德文化,學習愛,實踐愛,成為愛,讓更多的人從中受益。
作者:高亞玉(作者授權代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