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國手聶衛平發現患直腸癌時已到晚期,只能先進?蟹帕啤⒒頻仍ご恚漲安漚郵馨┰釙諧質酢4蟪Π┑姆⒉「叻迥炅潿問?50--60歲,已成為中老年人的健康殺手。
結、直腸癌俗稱大腸癌,是近年來發病率快速增加的癌癥,已經成為男性第三位、女性第二位的高發惡性腫瘤。不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是大腸癌發病的主要原因,攝入過多的含有高熱量、高脂肪和高蛋白的食物,而纖維素等明顯缺乏,會大大增加大腸癌的發病率。這是因為消化、吸收高蛋白及高脂肪食物會增加膽汁分泌,大量膽汁在細菌作用下分解成二級膽酸,二級膽酸長期作用于腸黏膜誘發癌變。結腸、直腸是運送食物殘渣、存留糞便的主要器官。食物殘渣中常有大量有害物質,很少吃粗糧、蔬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就不利于腸道廢物排出。廢物在腸道內滯留時間過長,其中的毒素會刺激腸黏膜,增加癌變的風險。由于大腸癌早期的癥狀不明顯,不易察覺,再加上不少人對于輕微癥狀沒有重視,預防腫瘤意識淡薄,致使確診?貝蟛糠只頰咭鹽小⑼砥凇?
中老年人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識。大量數據表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可以大大降低大腸癌的危害,提高遠期生存率。大腸癌具有以下非特異性癥狀:
便血 是大腸癌最常見的癥狀,多為紅色或暗紅色黏液便或黏液膿血便,大便形狀變細。
大便習慣改變 近段時間便意頻繁,經常伴有腹瀉或便秘,排便不暢,且有里急后重等癥狀,按照常規治療兩周以上仍無效。
腹痛 排便時腹痛,是由于大腸癌導致黏膜糜爛,繼發感染,相應的腸段蠕動增加和痙攣引起腹痛,
腹部包塊 腫瘤生長較大時才會出現腹部腫塊。
如果發現大便習慣改變,經常伴有腹瀉或便秘,排便不暢,便中帶血或黏液,腹痛,伴有原因不明的貧血或體重下降等癥狀時,應及時求醫,不可延誤早期發現大腸癌的機會。常用的大腸癌檢查方法有糞便隱血檢查、內鏡檢查、影像學檢查等。腸鏡是發現大腸癌最有效的辦法,最好及早進行腸鏡檢查,同時對直腸息肉等癌前病變或部分早期腸癌鏡下切除。早期腸癌根治手術后的五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可以得到最好的效果。血清癌胚抗原(CEA)特異性很高,有助于觀察大腸癌患者癌腫的消長。癌癥患者術前CEA升高,術后應下降,若術后CEA水平不下降,或者先降后升,應進行全面身體檢查。 (周志軍文陳海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