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個四季豆
喝個豆漿
還中毒了
寶寶很不開心
俗話說“病從口入”
預防食物中毒的關鍵
在于把牢餐飲關
搞好飲食衛生
盡管平時生活中
我們很注意
但意外總存在
一些我們以為是正確的小常識
也會存在誘發食物中毒的危險
所以
一定要充實自己
避免中招!
食物中毒是指攝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質當作食品攝入后出現的非傳染性的急性、亞急性疾病。主要具有病人近期內都食用過同樣食物,未食用者不發病,一般表現為急性胃腸炎癥狀,無傳染性等特點。常見以下幾類:
1細菌性食物中毒
是指人們食用被細菌或細菌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最常見,容易被細菌污染的食物如燒、鹵肉類;涼菜;剩余飯菜等。
2化學性食物中毒
是指人們食用被有毒有害化學品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見的有“瘦肉精”食物中毒、有機磷農藥食物中毒、亞硝酸鹽食物中毒等。
3有毒動植物性食物中毒
常見的有河豚魚中毒、高組胺魚類中毒、四季豆中毒、豆漿中毒、發芽馬鈴薯中毒、毒蘑菇中毒等。
1
注意挑選和鑒別食物不要采購和食用有毒的食物,如:河豚魚、毒蘑菇、發芽土豆等。
2
避免生食品與熟食品接觸,不能用切生食品的刀具、砧板再切熟食品。生、熟食物要分開存放。
3
飯前、便后要洗手。
4
避免昆蟲、鼠類和其他動物接觸食品。
5
到飯店就餐時要選擇有《食品衛生許可證》的餐飲單位,不在無證排檔就餐。
6
不要到無證攤販處買食品,不買無商標或無出廠日期、無生產單位、無保質期等標簽的罐頭食品和其他包裝食品。
7
按照低溫冷藏的要求儲存食物,控制微生物的繁殖。
8
瓜果、蔬菜生吃時要洗凈、消毒。
9
肉類食物要煮熟,防止外熟內生,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
10
不要隨便采捕食用不熟悉,不認識的動物、植物(野蘑菇、野果、野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