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俞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常用腧穴之一,膀胱俞穴穴位的位置在骶正中嵴(第2骶椎棘突下)旁開1.5寸。常用于治療坐骨神經痛、膀胱炎、痢疾等。膀胱俞穴作為膀胱的背俞穴,就像是膀胱的排污口一樣。膀胱氣化功能出現異常,導致小便不利,在膀胱俞穴上就會有所反映。反過來,通過刺激膀胱俞穴,就可以調節膀胱的功能,從而改善小便不利的情況。
最快找膀胱俞穴的準確位置
1.坐位,從骨盆后面髂嵴最高點向內下方骶角兩側循摸可觸及一高骨突起(髂后上棘),與之平行的髂骨正中突起處即第2骶椎棘突,引一垂線,再從肩胛骨肉側緣引一垂線,兩條垂線之間距離的中點處,按壓有酸脹感。
2.定位該穴道時常采取俯臥的姿勢,此穴位于身體骶部,第二仙椎左右二指寬處,與第二骶后孔齊平。
膀胱俞的按摩方法
刺法:直刺0.8~1.2寸。不宜深刺;針刺時,局部有酸脹感。
灸法:艾炷灸5~7壯,艾條灸5~10分鐘。
按摩法:雙手叉腰,以拇指指腹加以按壓。
膀胱俞穴的作用
清熱利濕,通淋止痛。膀胱俞可增強膀胱功能,主要用于泌尿方面的疾病,可疏通膀胱、提高膀胱功能。膀胱俞對于小便困難、尿頻、尿失禁、腹瀉、便秘、腰酸背痛、手腳冰冷等癥狀也有不錯的療效。其還可排除多余
水分,消除腿部水腫。
【穴位解剖】在骶棘肌起部和臀大肌起部之間;有骶外側動、靜脈后支;布有臀中皮神經分支。
膀胱俞穴解析
膀胱腑中的寒濕水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名解:膀胱,膀胱腑也。俞,輸也。該穴名意指膀胱腑中的寒濕水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運行規律:大部分寒濕水氣冷降歸于地部,小部分吸熱后循膀胱經上行。
功能作用:外膀胱腑之熱。
治法:寒則先瀉后補或補之灸之,熱則瀉之。
膀胱俞穴配合穴位治療
1.配
中極、
陰陵泉,用于小便不利。
2.配天樞、
石關,用于腹脹,便秘。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