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墓目前因為各種原因始終沒辦法進行正式挖掘,主要還是秦始皇陵墓占地面積實在太大了,而且完全不知道地底下的東西是否保存完好,如果盲目動工很有可能帶來巨額損失。不過關于秦始皇陵墓的秘密非常之多,因為秦始皇本來就是歷史上少有比較喜歡不惜一切代價動用大工程的皇帝,光是看兵馬俑這架勢就已經把我們給驚住了。說不定在皇陵中有更加壯觀的東西,下面就為大家講講關于秦始皇陵墓的三大未解之謎,一起來看看吧。
秦王朝作為中華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在國人心中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而大秦王朝的皇帝-秦始皇,更是作為始皇帝更是有著無上的意義,秦王朝雖然只傳承了兩代之短,但是大秦王朝留給后人的未解之謎卻是頗多。履至尊而制六合,破碎天下完成了中華的第一次大一統,對歷史有著非凡的意義。今天我們在這里聊一聊秦王朝遺留給我們的未解之謎。
一、傳國玉璽。“完璧歸趙”作為一段歷史佳話,當秦王嬴政破六合大一統,而獲至寶。由丞相李斯將和氏璧雕為玉璽,上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在歷史上傳國玉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有了傳國玉璽,這個皇帝的位子才算是得到了上天的承認。但是自秦始皇之后,傳國玉璽的去處成了一個謎題。傳國玉璽身為寶物可以抵擋很高的溫度,燒毀是不可能的。現在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傳國玉璽被陪葬在了秦陵,當秦陵地宮發掘之時,也必是傳國玉璽的重見天日之時。
二、秦國十二銅人。當年秦王“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可是在秦王朝滅亡之后,這十二個銅人也不見了蹤影。有一個說法是,楚漢之爭,項羽入主咸陽,在焚燒阿房宮之時,也將十二個銅人燒毀了。但是這個說法并沒有得到大眾的認可。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到了漢朝王莽篡政之后,為了解決錢荒,將十二個銅人銷毀之后鑄成了銅錢。但是大眾對于這個說法也不怎么看好,大家更喜歡的一個說法就是,這十二個銅人陪著始皇帝一個深埋地宮,等著重見天日的一天。
三、華夏九鼎。大禹治水鼎九州,大禹當年為了治理洪水,分鑄九鼎拱衛華夏,一鼎代表一州,華夏古九州在巨鼎的拱衛下國泰民安。九鼎作為華夏的國寶,也深得始皇帝的喜愛。《史記》記載秦穆公將九鼎掠到秦國都城,肯定最后落到了始皇帝的手中,杜牧在詩中寫道“始皇東游出周鼎”。但是自秦始皇之后,九鼎在華夏的歷史上就毫無蹤跡可尋了,但是可以想到的是,始皇一直很喜歡九鼎,那么九鼎陪葬秦陵的可能是很大的。
我們可以想到的是,在秦陵地宮發掘的時候,絕對是轟動世界的時刻,也是很多寶藏重見天日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