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奶奶的故事第766
春節飲酒血壓升
要用天麻鉤藤飲
作者:曾樂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第766
春節飲酒血壓升
要用天麻鉤藤飲
作者:曾樂
陽光暖心
曾老師,你好!我才三十多歲,男,原來血壓偏高,人也有點兒偏胖,但沒有什么癥狀,春節期間,因為吃吃喝喝,尋歡作樂,喝酒抽煙打麻將,生活極不規律之后,開始頭暈、目眩、睡眠不安、易怒煩躁,血壓居高不下,服用西藥雖然血壓有所下降,但頭暈目眩、睡眠不安、易怒煩躁的癥狀,并沒有任何改善,請問有什么好的方子可以用一下嗎?謝謝老師,祝老師和曾奶奶節日快樂,萬事如意!
今天,在網上看到一則介紹降血壓的名方——天麻鉤藤飲,雖然文章的語氣有點夸張,但我將此方讓奶奶看過后,奶奶說,此方平肝息風降血壓,應該效果可靠,凡是因肝陽上亢頭暈頭風的高血壓又不想長期服用西藥的患者,可以在當地中醫的指導下,根據患者個體情況,對方子進行增減調整,試用一下。
我將在本節的下半部分,節選原文中的部分介紹,將此方推薦給有此類型的高血壓患者,讓它造福世人。奶奶說,好友陽光暖心也可以在當地中醫生的指導之下,試用一下此方。
我們還是先看互動。
清靜
曾樂老師好:家中老母親去年夏天面癱,經治療基本恢復,患側還是可以看出來。從那以后,常念叨眼睛不舒服,覺得磨得慌,有物蒙著,怕光亮,視物模糊,在光暗處或閉著眼睛舒服些。老人性格不開朗,愛胡思亂想,有點肝郁,至于我懷疑她的面癱與肝郁有關系,肝郁化火外受風邪。(我不懂中醫,瞎想的)面癱后的半年里我發現她的眼睛有時發紅。曾吃過杞菊地黃丸一個月,沒什么效果。眼睛這個問題困擾著老人,一天要念叨好幾次。懇求曾樂老師問問奶奶,有沒有什么辦法。萬分感謝!
2019-02-22 20:58:39
你的回復
每次5克桑葉開水沖泡洗眼睛。或是用決明子煮水洗眼。
徐曉華
曾老師,感謝您的介紹,我和女兒服用養本組合,治好了我的慢性腹瀉和濕疹,也治好了我女兒的便秘和濕疹,真的非常感謝您!感謝楊教授團隊提供如此好的產品。
但我不明白,養本組合本來是調理脾胃功能的,為什么我們各三個組合、服用四個組合之后,我和女兒的濕疹,都跟著也好了呢?此期間,我們沒有使用任何其它的治療方法。請問曾老師,是不是跟服用養本組合有關?我們這個濕疹可是有些年頭了,也沒少治,但就是沒有斷根,這次治好已經有幾個月了,沒有再復發,真的是奇跡。
你的回復
中醫認為脾健皮膚好,肺健皮膚亮,養本組合養胃健脾,不但可以調理腸胃功能,消除便秘腹瀉,還可以有效消除濕疹等由濕重導致的皮膚病,但這也有個體差異,說明你和你女兒,都對養本組合敏感,吸收好,所以才有如此好的效果,祝賀你!從中醫角度看,這也不是什么奇跡,這是有中醫醫理基礎的,你為了養脾胃,治好了濕疹,才是意外收獲,所以可以叫做驚喜。
光明
我有嚴重的季節性皮膚過敏,皮膚癢得夜裡要醒過來幾次,最長的一次持續了半年,沒有一處皮膚幸免。請問您有什麼方子?多謝,我在美國,買中藥不像國內那樣便利。
你的回復
皮膚瘙癢者多為濕氣重,如果是濕熱,則可以用鮮桑樹枝每次3斤(1500克)煮水清洗。如果是濕寒,可以用艾葉煮水清洗。但這只是治標,控制病情,若想治本,則要調理脾胃,除濕,可以服用玉容粉或是養本組合,堅持服用,必有成效。
此生若相依
曾老師您好,我家孩子今年5歲,出生6個月內好像就手腳脫皮,還散發一種吃過食物的味道,孩子脾胃不好,手腳一直脫皮發癢,去年找名醫也看吃過中藥半年,也沒有明顯的效果,能咨詢下您嗎,萬分感謝,
你的回復
孩子可以每天食用健脾除濕的鐵棍山藥粉, 應該會好,試一試吧,鐵棍山藥粉楊教授處的質量非常好,有保證。從你的微信頭像看到,你們使用了捏脊療法,很好,這個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免疫力,加強體質。
下面就是這個天麻鉤藤飲的相關介紹。
處方:天麻9克,鉤藤12克,生決明18克,山梔9克,黃芩9克,川牛膝12克,杜仲9克,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夜交藤9克,朱茯神9克。
上述藥物水煎服,每日一劑,分2到3次服用即可。
此方在《中醫內科雜病證治新義》(1958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里面有明確記載。
高血壓患者,有不少屬于肝陽上亢型。這種類型的高血壓,至少占了所有患者的百分之五十左右。它的特點,就是在高血壓的同時,伴有頭暈、目眩、睡眠不安、易怒煩躁、舌紅苔黃等現象。看臉色,這類人往往發紅。 這類高血壓患者,用天麻鉤藤飲,是十分對路的。因為此類患者的根本問題在于本虛標實。所謂標實,指的就是眩暈、頭痛、血壓高企等現象明顯。所謂本虛,指的就是患者往往有肝腎虧虛的問題。正因為肝腎虧虛,腎精不足,所以才有肝風內動而引發眩暈頭痛的問題出現,因此在調治的時候,能不能既息肝風以治標,又補肝腎以治本,是個關鍵問題。
恰好,這天麻鉤藤飲能幫助我們實現愿望。
我們來看一下中醫的藥理分析,前兩味藥,天麻和鉤藤是息肝風的要藥。天麻,性味甘,平,入肝經,功在平肝息風止痙。《綱目》說得好:“天麻,乃肝經氣分之藥。《素問》云,諸風掉眩,皆屬于木。故天麻入厥陰之經而治諸病”。這是天麻熄肝風的有力注腳。還有那鉤藤,性味甘,涼,入肝、心包經,功在清熱平肝,息風定驚。《本草新編》就說:“鉤藤,去風甚速,有風癥者必宜用之”。可見,這天麻和鉤藤聯用,首先讓體內四起的肝風平息一半。
接下來還沒完。方子中還有一隊人馬來輔助天麻和鉤藤進行調肝。這就是生決明、山梔、黃芩。生決明,是平肝陽的良藥。山梔,性味苦,寒,入心、肺、三焦經,可以清熱散瘀除煩。黃芩,性味苦寒,入肺、膽、脾、大腸、小腸經,功在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這三味藥在這里,有平肝陽和清熱去火的功能。肝陽上亢和肝經瘀熱的問題得到緩解,肝風想要再“刮”起來,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所以說,上述幾味藥,實現的是治標的理念。
接下來,要治本,就是補肝腎。
用什么?
用川牛膝、益母草、桑寄生和杜仲四味藥。
先看川牛膝,性味苦、酸,平,入肝、腎經,功在補肝腎,強筋骨,逐瘀通經,引血下行。《本草經疏》就說:“牛膝,走而能補,性善下行,故入肝腎”。除了補肝腎之外,它可以引火下行,令“上實下虛”得以有效緩解。所以從這個角度說,牛膝也有治標的用意在。益母草性味苦、辛,微寒,入肝、心包經,功在活血。它配合牛膝,可以更好的通經活絡,滋補肝腎。
好。這些都是準備工作。接下來有兩位明星出場,來完成對肝腎的補益之功。這就是桑寄生和杜仲。這桑寄生性味苦、甘,平,入肝、腎經,功在補肝腎,填精血,強筋骨,祛風濕,安胎元。《本草求真》說:“桑寄生,補腎補血要劑”。研究發現,桑寄生的確具有降壓功能。還有那杜仲,性味甘,溫,入肝、腎經,功在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神農本草經》認為它可以“補中益精氣”。兩者大補腎精,而且都具有明確的降壓作用,所以用在這里十分貼切。
最后,此方用夜交藤和茯神來寧心,實現對患者病癥的全方位控制和改善。
所以,這天麻鉤藤飲,以治標為主,輔以治本之策,實現標本兼治的目的,讓高血壓證屬肝陽上亢、肝風內動、肝腎虧虛的患者得到完整的科學的調理。有報道顯示,臨床曾經用天麻鉤藤飲和鈣離子拮抗劑對證屬肝陽上亢的患者進行對照治療,發現單純用天麻鉤藤飲的治療效果,和對照組不相上下。而且就患者的自我感受而言,天麻鉤藤飲的治療效果略好于西藥。這足可見中醫中藥對治療高血壓的貢獻。此方相關內容,節選自烏梅的博客,特此致謝。
友情提醒一下,其一,好友們如果想借鑒應用,要請中醫師辯證指導,隨癥加減,以求最佳之療效;其二,晚上按時睡覺,不要熬夜,飲酒要適量,適可而止;其三,規律生活,適量運動,每餐半飽,多吃蔬菜,保持心靜,都是非常重要的,都是良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