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界把1980年至1981年間三星堆遺址第二期起,連續幾期文化遺存稱為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位于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鎮(2019年成立)。三星堆其實在1933年就開始發掘。
從文物樣式和種類的各方面分析,考古專家認為三星堆文化可能是中原夏朝文化與三峽地區土著文化聯盟,進入成都平原征服當地原有文化后形成的。
三星堆考古前期只是把他當做中原文化圈的一部分,后期通過大量新發現認識到,三星堆文化是一個擁有青銅器、城市、文字符號和大型禮儀建筑的燦爛的相對獨立的古蜀文明。
三星堆文化遺址距今約5000-3000年
古蜀國大概歷經五個時期,前三個時期屬于傳說時期,相當于中原王朝的三皇五帝,無從考證。漢朝揚雄《蜀王本紀》寫到:「蜀王之先 名蠶叢,后代名曰 柏濩(bó huò),后者名(魚)鳧,此三代各數百歲,皆神化不死。」
第四個時期是杜宇時期,開朝君主杜宇就是書中我們經常看到的典故--杜鵑啼哭的蜀帝,此代開始中原文獻中能找到較為詳細的記載。
第五個時期是開明時期,到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滅巴蜀,古蜀國徹底消失滅亡,殘余蜀人或融合或消滅或出走西南地區甚至到東南半島。
古蜀國歷代國王表:(距今5000~2316年)
1.蠶叢時期-無從考證
2.柏濩時期-無從考證
3.魚鳧時期-無從考證
4.杜宇時期:西周王室前1047年冊封-前666年滅亡
5.開明時期:鱉靈到子安歷經12代,前666年-前316年,后被秦惠王所滅。
對應中原朝代表:(先秦)
炎黃、神農、蚩尤、顓頊、帝嚳、帝摯時期:
公元前約5000年-2350年
堯:公元前約2350年-2320年
舜:公元前約2120年-2100年
夏禹:公元前約2070年-1600年
商湯:公元前約1600年-1046年
西周:公元前約1046年-771年
下面我們再來說下三星堆出土文物的特點。
1.青銅頭像、面具及面像,都有著相同的特點:面容削瘦,刀眉栗眼,蒜頭鼻,闊口,耳廓豐厚,表情凝重、威嚴、肅然。這種臉型在四川和重慶人群中我有見到過,某種角度來說,現代川渝族群中應該是繼承或混有古蜀人的血統,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猜測。
2.玉器特點:三星堆一號坑和二號坑出土的玉器,多為祭祀所用,制作精美,綜合運用了鏤(lòu)刻、線刻、管鉆、打磨拋光等多種工藝,和中原地區出土的玉器制作樣式非常相近。
3.圖騰崇拜:與北方民族龍圖騰崇拜不同,南方的民族喜歡崇拜鳥類動物,比如楚國人的鳳凰。古蜀人崇拜的也是一種鳥:太陽神鳥。
4.戰爭與祭祀。《左傳》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從三星堆出土的青銅武器和玉制武器來看,祭祀和戰爭可不單是中原地區的大事,在蜀地先民眼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個人猜測,古蜀人的主要戰爭對象可能是來自青藏高原的藏羌先民。
5.大量海貝、象牙、老虎象形器物的出土,從某種程度來說,古蜀文明并非僅限在“封閉”的成都平原獨立發展,除了受北部夏商周中原王朝的影響外,個人認為,古蜀人和東部的荊楚文明、西南的古滇文明應該也有很大的交流。
以上僅為個人所學知識、所知材料判斷分析出的結果,如有異議,可在評論區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