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混跡于投資圈的界公子不得不接受一個慚愧的現實:我老了!在和那些60后70后大叔們聊到創業投資時,談及90后創業者便閃爍出欲望的光芒。“我們現在只投88后”一位投資人的這句話讓一度打算創業的界公子心情跌到底谷,不服老不行啊!
的確,這是屬于一個90后的世界。君不見馬佳佳串紅大江南北;劉克楠顛覆了人們對傳統快銷的認知;尹桑撬動了十幾年不變的KTV模式;武星宇“不務正業”搞起了教育......和前幾代創業者相比,90后有著更具顛覆的心態,更出其不意的想法,更唯我獨尊的自信。界公子不能返老還童,能做的只有八出那些讓投資人兩眼放光的90后們,讓他們都出來曬一曬。
投資人總會克制,但90后就是放肆。
馬佳佳:我不是炮否的代言人,我玩的是跨界
90后創業典范,最年輕的90后美女CEO,是不是美女,仁者見仁,年輕是毋庸置疑的。
本名張孟寧,2008年云南省高考語文狀元,2012年6月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以上經歷扒自百度百科,真實與否待考)。畢業當天在學校附近開了一家創意情趣用品店powerful,一舉成名,而真正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馬佳佳的跨界能力。
參加過江蘇衛視《非誠勿擾》,為第323期11號女嘉賓,也上過《一站到底》、《我們約會吧》等節目,在娛樂圈小露頭角。2013年底,在中歐商學院分享《一個情趣用品店的互聯思維》,各種毀三觀,在商界揚名;2014年2月15日,受邀萬科演講,放言“房地產遲早被顛覆,90后壓根就不買房”,一舉拿下房地產界。6月27日,出任時尚傳媒集團旗下《時尚COSMO》新媒體總編輯,輕松拿下媒體圈。不得不說,馬佳佳是個跨界營銷的天才。
馬佳佳還長期在微博、微信上進行性教育答疑,寫過搭訕大法,熱衷于調戲粉絲。言辭犀利,有幽默感,熱衷于自毀形象。以女神形象出現,但深諳屌絲心理,在互聯網上擁有大批忠實擁護者。
炮否科技合伙人馬威說,馬佳佳找準了自己的角色,她性格是外向的張揚,她不擅長策劃,卻善于表現自己,她最擅長的是搞笑——佳佳是個好演員。
劉克楠:用雷軍的思維做周鴻祎的事兒
因出身小米,大象的一切都刻上了小米的影子。先看產品宣傳,“香料來自厄瓜多爾,潤滑劑來自荷蘭,代工廠位于擁有全世界最好橡膠的馬來西亞,安全套成品被運往天津一家替蘋果負責外包裝盒的廠商組裝成盒”。
再看“大象盒子”,黑與綠的外形搭配,瞬間讓人想起了另一款互聯網極客產品——印象筆記。整個盒子除了印滿設計感十足的符文外,正面沒有任何產品說明,只一句“2014,再不用就該胖了”,讓人不明覺厲。團隊里有3個是小米前同事,泰山資本百萬美金級的天使投資也是經由雷軍創立的順為基金牽線搭橋。
劉克楠的名句“我賣的不是安全套,而是安全。就這一點來說,和周鴻祎做的是同一件事”。
尹桑:用“一起唱”撬動KTV十年未變之局
大二輟學、21歲已創辦了兩家公司的尹桑,海歸回國后在2012年創立了KTV 團購App“一起唱”。尹桑此前在美國賓利學院讀書,學習的專業就是“Entrepreneurship”,輟學創業后。在大學創辦過兩個公司因為運營得很好,最終都實現了出售套現。
“一起唱”是一款基于O2O的集K歌預訂、社交、互動娛樂、娛樂后市場服務為一體的APP應用。從尹桑的意圖上看,“一起唱”試圖撬動KTV產業十余年的未變之局。尹桑也聲稱,要搶在王興之前撼動這百億市場。因被業界看好,一起唱已于2013年和2014年初獲得A與A+輪共數千萬的融資。
最初的“一起唱”從南京起步,覆蓋南京絕大多數市場后尹桑將總部遷到上海,南京成為分部,再延伸至北京市場。據不完全統計,“一起唱”擁有南京97家合作KTV,商戶量達90%以上,上海與北京的商戶量分別達93%及84%以上。
尹桑至今仍有著年輕人的稚氣,稚氣背后卻透露著創業者的果敢與理性邏輯,”一起唱”初創時,他帶著平均年齡28歲的團隊跑遍南京的KTV場所,分析市場來獨到中肯,他看中了KTV產業十余年未變的局面,也懼怕王興等真正懂等營銷公司進來分食市場。
90 后的年青人正在拋棄KTV正如美國年青人正在遠離facebook而去一樣。KTV產業沒落的跡象正在顯現:點歌系統更新周期長、更新成本高,用戶體驗差,而尹桑正在試圖從社交化、智能化及KTV的上下游產業鏈中去改變它。
在聊網張林軒:拉攏人才像追姑娘
俗話說,“事不過三”,但92年出生的張林軒似乎總與“三”較勁兒,讀書的地方換了三回:在北京念的小學,去加拿大讀的初中,后來又跑去美國念了高中。 連創業也干了三次,瞧,他一手搭建起的在線英語教學平臺“在聊網”已經是他第三次在創業項目上“大展拳腳”了。
人小鬼大,張林軒年少卻懂得事故,甚為了解中國創業環境的“行情”,對于創業路上的“用人之道”他頗有經驗,他稱:“人”是創業路上的核心競爭力,“團隊”是你的最大籌碼。在拉攏人才方面,一定要像談戀愛追姑娘(或男孩)一樣干勁兒十足!
創業之路很“苦逼”也很現實,張林軒說他曾經和三個人揮淚拜過把兄弟,但現在三個人都離開公司了,創業要給幫助你的人看到成長或者發財的希望。
雖然張林軒是個90后的年輕小伙兒,但對于成功和機遇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認為: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獨特的機遇和情況,有時最能幫你看清道路的不是已經遙遙領先或者到達終點的人,而是快你幾步的人。
追夢網杜夢杰:專注年輕人的眾籌
2011年創辦眾籌平臺追夢網之前,杜夢杰已在大三那年休學一年,從而完成了一次重要的人生旅行,2010年杜夢杰懷揣眾籌募得的6萬余元,成功實現了從印度、尼泊爾、巴林、阿聯酋到阿富汗的游學夢想。
作為90后創業者范例,杜夢杰有著典型的時代特征,喜歡在微信曬心情與自拍,也有敢想敢做類似游學七國的舉動.當時代潮流來臨時,又能抓住前沿機遇.
眾籌的始祖kickstarter于2009年在美國成立,到2011年國內第一批追隨者包括點名時間、追夢網、天使匯才開始出現。追夢網在幾番摸索之后才形成目前的定位, 即關注“年輕人文化創意消費眾籌平臺”,而在此前杜夢杰及其團隊曾試驗過農業、金融保險等領域的眾籌,發現并非其擅長,也并非與其規劃相符,才逐漸明朗其目標與定位。
追夢網在當下眾籌領域擁有在年輕人群體中數一數二的影響力與號召力,已取得許多年輕人的擁簇。據推測,2013年追夢網獲得過一筆不小的融資,但杜夢杰并未對外界透露其具體數額。2014年以來,追夢網團隊持續擴充,預示著這一以90后為主的團隊野心正在擴張。